传统&传世 | 中轴线上的第五立面

传统&传世 | 中轴线上的第五立面
2022年08月06日 12:00 媒体滚动

从空中俯瞰北京城时,你会发现:在一片灰色的屋顶之中,一条金色的轴线跃然而出,这就是北京城的四合院和中轴线上的宫殿建筑群的屋顶。中国传统建筑以木结构为主,一般分为台基、屋身和屋顶三部分。屋顶占到整个建筑高度的1/3-1/2,上部巍然高耸,檐部如翼轻展。屋顶是礼制思想中“尊卑有序”的重要表达,体现了鲜明的等级制度。屋顶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符号,也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特征。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屋顶就像是建筑的冠冕,它既能遮风挡雨,在古代还是地位的象征。

清乾隆《万国来朝图》局部

屋顶形式

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形式多样,一般分为:庑*[wŭ]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等,也形成了“庑殿>歇山>悬山>硬山>攒尖”从高到低的等级秩序。从汉代画像砖上可以看出:当时主要使用庑殿顶和悬山顶。庑殿顶、歇山顶一般用在等级较高的宫殿、王府、寺庙等建筑中,悬山顶、硬山顶一般用在等级较低的民居中,攒尖顶一般用于园林中。除了这几种屋顶之外,还有卷棚顶、盝*[lù]顶、单坡顶等。

屋顶除了样式不同以外,还有层数的不同。层数越多,等级越高。一般来说三重檐>两重檐>单层檐。如天坛祈年殿就用了三重檐,表现了“天”的崇高地位。紫禁城中的很多殿宇用两重檐来凸显皇家地位的显赫。中轴线上主要建筑的屋顶形式有:重檐庑殿、重檐歇山、单檐歇山及四角攒尖顶。最重要的宫殿及大门用重檐庑殿顶,如:太和殿、乾清宫、坤宁宫、午门、神武门;稍微低一级的宫殿及大门用重檐歇山顶,如:保和殿、天安门、端门、太和门;中轴线上最主要建筑中没有使用单檐庑殿顶的;使用单檐歇山顶的有:大清门、乾清门、坤宁门;中和殿和交泰殿使用的是四角攒尖顶。

庑殿顶 庑殿顶共有五条脊,又称五脊殿,一条正脊,四条斜脊,形成四个坡面,也因此又被称为四阿顶。前后坡相交于正脊,两侧坡面则汇于正脊两端,与前后坡相交,形成斜脊。这种屋顶形式是最高级的,常用于宫殿、寺庙等官式建筑。我国现存唐代木构建筑――山西省五台山的佛光寺东大殿即为庑殿顶,建于唐大中十一年(857年)。

重檐庑殿顶

唐《营缮令》记录:“宫殿皆四阿,施鸱*[chī]尾。诸王公以下,皆不得起楼阁,临视人家……”宋《天圣营缮令》规定:“太庙及宫殿四阿,施鸱尾,社门、观、寺、神、祠亦如之。”从这些文献中,可以看出:只有皇室宫殿、陵寝、寺庙等官式建筑可以采用带有鸱尾的庑殿顶。

紫禁城中轴线上的重要建筑均采用重檐庑殿顶。太和殿是中轴线上等级最高的建筑,乾清宫是皇帝生活起居、处理日常朝政的地方,坤宁宫是皇后的寝宫,后来作为皇帝大婚的洞房,还是满族萨满教的祭祀神堂,所以在建筑型制上这些宫殿都是等级极高的。午门是紫禁城的南大门,神武门是紫禁城的北大门,这两座门也是中轴线上规制最高的大门。

太和殿和乾清宫都采用重檐庑殿顶

紫禁城内也有一些单檐庑殿顶,如:弘义阁、体仁阁、英华殿等。这些建筑没有坐落在中轴线正中,而是在两侧,或稍远的位置。弘义阁与体仁阁位于太和门和太和殿之间的院落中,弘义阁在西侧,体仁阁在东侧,对称布置,型制相同。两阁位于太和殿东西两厢,既要与太和殿相匹配,又要衬托太和殿,形成主次分明,和谐共生的院落格局。因此建成二层楼阁式,高度达到23.8米,相当于太和殿高度的7/10。建筑两层之间设腰檐,出平座,屋顶为单檐庑殿顶。两阁与主体建筑协调统一,秩序分明,使得中轴线上最高等级的院落气势恢宏。英华殿位于紫禁城内廷外西路西北,是明清两代皇太后及太妃、皇后等人的礼佛之地。英华殿是一座两进院落,占地约5000平方米,南北长80多米,东西约60米。英华殿面阔五间,单檐庑殿顶,上覆黄色琉璃瓦。

庑殿顶出现的很早,从汉代画像砖、北魏石窟、北朝壁画中,都可以看到大量的庑殿顶。庑殿顶主要出现在北方,如山西、河北、长城沿线等地区,这些地方的庑殿顶建筑非常多。如辽金寺院大同善化寺中,在其中轴线上的山门、三圣殿、大雄宝殿均使用庑殿顶。山西芮城元代永乐宫中的龙虎殿、三清殿也都使用庑殿顶。因此,北方的早期建筑(唐、金、辽)喜欢使用庑殿顶,且风格质朴,体量宏大。

辽金寺院大同善化寺中的三圣殿采用单檐庑殿顶

歇山顶 歇山顶,也称九脊顶,共有九条脊,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戗*[qiàng]脊,等级低于庑殿顶。屋顶上部为前后两坡,两坡相接处安装正脊,两坡左右各砌四条垂脊,走到一半处,折向四角,下端形成四条戗脊。整个屋顶造型就好像“歇”了一歇,故名歇山顶。其上半部分为悬山顶或硬山顶,而下半部分则为庑殿顶。歇山顶两侧形成的三角形墙面,叫做山花,上面有博风板。为了使屋顶不过于庞大,山花要从山面檐柱中线向内收进,这种做法叫收山。现存最早的歇山顶建筑是山西省五台山的南禅寺大殿,建于唐建中三年(782年)。

歇山顶

歇山顶因造型优美,应用广泛。中轴线上,保和殿、天安门、端门、太和门采用重檐歇山顶;大清门、乾清门、坤宁门采用单檐歇山顶。紫禁城内70%的建筑采用的都是歇山顶,可见其流行程度。天安门是皇城的重要标志,现在是国家的象征,其采用的就是重檐歇山顶。太和门及其周边建筑均采用歇山顶,有重檐,有单檐,屋顶形成了主次分明、高低错落、丰富多变的天际线。

太和门采用重檐歇山顶

王公府邸和重要的寺庙也经常采用歇山顶。雍和宫是雍正登基之前的王府,也是乾隆出生的地方,后来改为皇家寺院,其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大多为歇山顶。

雍和宫建筑群屋顶,中轴线上主要建筑为歇山顶。

歇山顶由南方兴起,逐渐由南向北传播,最后被广泛使用。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北魏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大同)迁至洛阳。在大同云冈石窟中,我们只看到庑殿和悬山顶建筑,而洛阳龙门石窟古阳洞中出现了歇山顶。由此推断,歇山顶大约出现在北魏时期,并逐渐流行起来。

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 悬山顶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形成前后两坡,屋檐挑出山墙面。屋面檩条伸出山墙,以支托悬挑出的屋面,两山部分处于悬空状态,因此得名。悬山顶是两坡屋顶的早期样式。

悬山顶

硬山顶与悬山顶一样,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是中国传统建筑两坡屋顶形式之一。硬山顶不同于悬山顶的地方在于:硬山顶的两侧山墙把檩条全部包住,山墙与屋面平齐或高出。紫禁城中两庑殿房也多有硬山顶,如英华殿的厢房。民居之中多使用悬山顶或硬山顶。清朝规定,六品以下官吏及平民的住宅只能用悬山顶或硬山顶。

悬山顶有利于防雨,而硬山顶有利于防火,南方民居多用悬山顶,北方民居则多用硬山顶。

硬山顶

攒尖顶,建筑物的屋面在顶部交汇为一点,形成尖顶。屋顶为锥形,没有正脊,顶部集中于一点,即宝顶。平面有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六边形、八边形等。攒尖顶常用于亭、榭、阁和塔等建筑。其典型代表有紫禁城中和殿、交泰殿、天坛祈年殿、应县木塔、颐和园佛香阁等。

中和殿采用攒尖顶

吐水疾远、反宇向阳

中国传统建筑的大屋顶实际上是曲线的,这与其结构是分不开的。我国木构建筑主要由柱、梁、枋、檩等构件组成。柱上架梁,梁上放置枋和檩,檩上铺设椽子,椽子上面再铺望板,做苫背,再铺瓦。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古人发现,曲线屋面更有利于排水和日照。雨水顺屋面流下,尾部微微翘起,雨水落地时能落到离建筑更远的地方,即“吐水疾远”,从而保护墙体。因为屋檐的翘起,阳光亦能更深地照入房间内,也就是“反宇向阳”,从而改善室内采光。

中国古代建筑结构示意图中国古代建筑结构示意图

那么,屋顶曲线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中国传统建筑屋面一般采用“举架”制度。举是指屋架的高度,一般按照建筑的进深来确定。唐代南禅寺大殿和佛光寺大殿举高与进深之比为1:6,屋面坡度显得平缓;宋代建筑为1:4~1:3,清代有些建筑达到了1:2,屋面坡度陡峭,屋顶尺度巨大。在计算屋架举高时,各檩升高的幅度不一样,所以屋面的断面不是一根直线,而是由若干折线组成的,由此便形成了屋面的曲线。

屋顶举架制度

屋顶色彩

我国传统建筑屋顶多采用瓦来覆盖。皇家建筑常用琉璃瓦,以显示皇家的地位。琉璃瓦是在瓦坯表面涂上釉,经高温烧制,形成质地坚实、色彩艳丽的表面,既能提高防水性能,又能增加美观程度。

琉璃瓦的颜色也表示建筑的等级,有黄色、绿色、黑色等。黄色琉璃瓦屋顶等级最高,属于皇帝专用,紫禁城中的建筑一般使用黄琉璃瓦覆顶。绿色琉璃瓦,仅次于黄色,一般常用于王公大臣的府邸和宗教寺院等建筑。紫禁城中的南三所是太子和皇子们居住的地方,用绿琉璃瓦屋顶。

黄琉璃瓦绿剪边,是指屋面中心用黄色琉璃瓦覆顶,檐口部位用绿琉璃瓦铺设,称为剪边,这种屋面大多用于宫中次要建筑。

文渊阁屋顶采用的黑色琉璃瓦

黑色琉璃瓦,用于防火的特殊地方。按五行排序,北方属水,配以黑色,代表以水克火的消防作用。紫禁城的藏书阁――文渊阁的屋顶就是用黑色琉璃瓦,寓意避免火灾发生。黑琉璃瓦也用于品级低的官员和富贵人家。

屋顶上的仙人走兽

我国传统建筑在屋顶上一般做装饰,通常在屋脊两端设置脊兽。最初,是为了保护屋脊交接处的木栓和铁钉,防止雨水渗入,使其生锈腐化。后来,为了美观需要,逐步演变出多种吉祥之物。

按照所在位置不同,脊兽有不同的叫法。位于正脊两端的装饰构件称为正吻,覆盖在正脊与两条垂脊的交叉点上。正吻,唐代叫做鸱尾。鸱古代指鹞鹰,鸱尾形象就像鸟的尾巴,尾尖向内。明清时期,采用龙吻形式,大嘴张开,咬住正脊,背上出现剑把。正吻形象相传是龙的第九子,因其性懒,故用符剑镇在殿脊之上,以防其遁,所以正吻背上露出一个剑把。

垂兽是指垂脊端的装饰构件,有加固屋脊、防止垂脊瓦件下滑的作用。戗兽是指戗脊端的装饰构件,亦为固定屋脊之用。垂兽与戗兽的造型大体相同,都取自螭龙之形:头生兽角,身有龙鳞,卷虬闭口,鬃毛飘展,鬃毛内雕饰火焰,鬃毛有五股、七股、九股不等。戗兽比垂兽略小一些。

屋脊上一系列的脊兽称为“仙人走兽”,其数目的多少象征着宫殿等级的高低。脊兽的排序也有秩序。脊兽必须以“仙人骑凤”为首,身后是一干走兽,走兽的数目则根据各宫殿规模和等级不同有所变化,一般按照三、五、七、九的顺序排列。等级越高的宫殿,走兽数目越多。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尊贵的数字,与皇帝相关的数字多用九。而太和殿屋顶上,突破了九个,排列了十个脊兽,依次是: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suānní]、狎*[yā]鱼、獬豸*[xièzhì]、斗牛、行什,象征着“十全十美”的美好寓意。

太和殿脊兽

仙人骑凤,造型是一位仙人骑坐在凤凰上。凤凰是传说中的瑞鸟,是吉祥和谐的象征。仙人用以比喻贤人,寄寓天子圣明,圣贤之人纷纷跟随。第一个走兽是龙,能行雨,是震慑火灾的吉祥物,放在屋顶上寓意保护木结构建筑,避免火灾发生。第二个走兽是凤,百鸟之王,龙的伴侣,寓意吉祥如意。第三个走兽是狮子,百兽之王,因其威武英勇,用以镇守宫殿,常常放置在大门两侧做守门瑞兽,寓意驱魔辟邪。第四个走兽是天马,天马有翼,与龙为友,能腾云驾雾,又能出没水中,寓意吉祥和畅通无阻。第五个是海马,海中的飞马,能入海渊,寓意皇家恩德能入地通海。第六个是狻猊,龙九子之一。古书记载:狻猊的外形和虎豹、狮子相似,可以统率百兽,喜烟好望,常装饰于香炉足上。第七个是狎鱼,海中异兽,遍身鳞甲,长着鱼尾巴。传说它可以和狻猊一同兴云作雨,是灭火防火的神兽。第八个是獬豸,能辨忠奸的神兽,长相类似于麒麟,双目有神,头上长着一只角。獬豸是一种非常聪敏的神兽,能够听懂人言、洞察人性,可以辨别忠奸善恶,是公正严明的象征。第九个是斗牛,长着鳞甲、牛头龙身,可兴云雨,防火镇邪,驱除灾祸。第十个是行什,面孔似猴,形又似人,背生双翅,手持金刚宝杵,因排行第十,被称为“行什”。行什很像传说中掌管雷电的雷震子,寓意防火降魔。

仙人骑凤和十只小兽,或与云雨有关,寓意驱除火灾;或生双翅,寓意通天入地;或威武凶猛,寓意守正辟邪,每一只都肩负着不同的职责,守护着宫殿的安全。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太和殿 紫禁城 宫殿
人气榜
跟牛人买牛股 入群讨论
今日热度
问股榜
立即问股
今日诊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8-08 熵基科技 301330 43.32
  • 08-08 三维股份 831834 5.2
  • 08-08 易点天下 301171 18.18
  • 08-08 路维光电 688401 25.08
  • 08-08 汇成股份 688403 8.88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