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领袖 | 俞燕
更名,是华融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融消金”)向其前东家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华融”,2799.HK)最后的告别。
8月4日,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宁波银行”,002142.SZ)发布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华融消金更名为“安徽宁银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宁银消金”)。
至此,原本属于是华融系成员的华融消金,彻底抹去了华融系的痕迹,从此姓“宁”。
从出手到完成更名,宁波银行用了整一年时间。
2021年6月,宁波银行发布的了一份关于对外股权投资议案的公告称,拟投资不超过50亿元、入股比例不低于51%,以股权投资的方式入股一家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包括但不限于信托、消费金融公司等。
当月,中国华融在官微发文表示,为了落实监管要求,立足不良资产主业定位,将在年内尽快处置旗下持牌机构、境内子公司。
彼时华融将批量处理的七家子公司中,便包括华融消金。
拿到一张消金牌照,是宁波银行的多年梦想。早在四年前(2018年6月),宁波银行就曾发布公告,宣布与宁波的两家小伙伴们发起成立一家永赢消费金融有限公司。
两年后其中的一家发起人宣布退出,这家永赢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变成了未竟之梦。
如今,借着中国华融处置资产的机会,宁波银行终于圆梦。
01
从姓“华”到姓“宁”
从2021年6月开始,中国华融的批量资产处置工作徐徐启幕。
作为非AMC主业领域的华融消金,自然也被列为拟处置名单。
华融消金成立于2016年1月,由中国华融联合合肥百货大楼、深圳华强和安徽新安资产,注册地设在合肥,初始注册资本6亿元。
华融消金成立的当月召开的全国银行业监管工作会议提出,要将消费金融试点范围推广至全国,这敢意味着消金公司的设立从此将常态化,此时距离首批消金公司已过去了六个年头。
其实消金公司的成立,被业内认为是经济下行时期的被动产物。不过,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勃兴,消费金融成了新的掘金之地。
华融消金成立的当年,盛京银行成立的盛银消金和中原银行旗下的中原消金相继成立,冀银消金获批筹建。一时间,你方成立我登场。到2016年底,三年间已有17家消金公司批筹。
2016年3月出台的《关于加大对新消费领域金融支持的指导意见》,其中一条便是放宽了消费金融公司发行金融债券、同业融资以及开展资产证券化的约束,消金公司的发展进一步松绑。
当金融机构们争相设立消金公司,互联网巨头们对消金领域亦加快布局。华融消金成立两个月后(2016年3月),京东金融发布了消费金融品牌战略,宣布其消费金融业务将围绕着“白条”品牌,进一步走出京东,向更广阔的消费场景拓展。
经过几年的发展与转型,现有的消金公司已呈现马太效应的分化之势。捷信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等消金龙头强者恒强,尤其是招联消金,其资产规模占了全部消金公司的三分之一,营收则居行业之首。
对于那些没场景、缺客户,也没有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的中小消金公司来说,生存和发展却是另一番景象。
尤其是,与银行系消金公司相比,出身AMC的华融消金更是缺乏消费金融的场景和客户。其数据显示,成立的2016年和2019年呈亏损状态,分别亏损0.37亿元和2.63亿元。不过从其准备易主的2021年的情况来看,其收入总额和利润表现皆有不小的增幅,前者同比增长12.3%,后者增长58.3%。
2021年是消费金融严监管的一年。这一年没有新的消金牌照出炉。而中国华融则在这一年8月宣布拟转让所持的华融消费金融70%股权。
退出华融消金是中国华融资产重组的一部分。根据其公告,要逐步退出AMC非主业领域。
2021年9月14日,华融消费金融70%股权的挂牌转让信息,出现在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的平台上。
根据宁波银行2021年6月发布的公告,此时它已“盯上”了华融消金。
华融消金的拟转让股权挂牌三个月后,宁波银行在2021年12月22日,以10.91亿元拿下这笔股权。五天后,双方签订了产权交易合同。
华融消费金融的这笔股权的评估价格为7.27亿元,以最终的交易价估算,宁波银行的出资溢价了50%,PB约为1.96。
五个月后(2022年5月7日),宁波银行的该笔收购已获核准。华融消金由此归到宁波银行旗下,成为其控股子公司。
这还不是宁波银行收购华融消金的全部动作。
7月26日,宁波银行发布公告称,其获批受让新三板金融投资服务提供商新安金融旗下的安徽新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新安资产”)所持华融消金6000万股股份(股比6.7%),其所持华融消金的股比将进一步增至76.7%。
该笔交易对价约为1.04亿元。交易完成后,新安资产退出华融消金。
如按一年前宁波银行的公告里显示的以不超过50亿元收购不低于51%控股线的收购成本预测,此番拿下华融消金,宁波银行只花了约11.95亿元。
九天后,宁波银行宣布华融消金姓“宁”。
02
宁波银行为何需要一张消金牌照
当初,在申请消金牌照的银行中,宁波银行所在的宁波,并不在前两批试点城市名单上。
2016年,消金公司向全国开放,华融消金在这一波开放潮中拿到了牌照。
但宁波银行则在全国开放牌照两年后,才打算去拿一张消金牌照。2018年6月,宁波银行宣布与宁波富邦家具有限公司、宁波富达旗下子公司宁波城市广场公司共同发起成立永赢消费金融有限公司。
2018年,宁波银行开始将财富管理和私人银行业务作为零售条线转型发展的战略方向。为此成立了财富管理部和私人银行部。其零售业务分为个人信贷、财富管理和私人银行三大板块,业务线从消费贷向经营贷和个人住房按揭业务拓展。
不过,宁波银行的消金牌照拿得并不顺利。由于宁波城市广场公司的参股意向未获监管部门批准,便在2020年退出了拟筹之列。
2020年共有5家消金公司获批筹建,宁波银行拟筹的永赢消金公司不在此列。2021年全年没有再发放新的消金牌照。
作为一家城商行,宁波银行需要一张消金牌照打破原有地域限制,来实现全国拓疆。
根据2013年发布的《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允许其可以异地作业。而华融消金则设有北京、上海、深圳、合肥和长沙等五个营销中心。
对于银行而言,消费金融是一个潜力无限的增量市场,可用来开拓消费金融的长尾客群。成立消费公司,成为银行尤其是城商行打造财富管理业务优势的重要一环。在已成立的消金公司里,银行系消金公司占了约三分之二。
作为城商行三巨头的宁波银行,又岂能一直落人之后?毕竟,已有14家城商行拿到了消金牌照。
拿到消金牌照的意义还在于,可以成为宁波银行新的利润中心。
近年来,宁波银行一直在深化综合经营,希望通过其多元的利润中心“广开门路” ,从而“熨平”经济波动造成的业绩影响。
拿到一张消金牌照,几乎是宁波银行的必选题。不过在当下的监管形势之下,收购现成的消金公司,显然成了更可行的方式。
正待处置的华融消金,对于宁波银行来说恰好是一个不错的机会。
在寻觅消金牌照的同时,宁波银行的财富管理投入已逐渐步入收获期。截至2021年,其零售AUM和私人银行AUM同比分别增长了23%和53%,中间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0%,这被天风证券分析师认为是已出现了成本收入比拐点。
宁波银行的报表显示,其零售贷款的主力业务是消费贷。诸券商研报预测,拿下华融消金后,宁波银行的消金业务有望成为其新的业绩增长点。
有招联消金、兴业消金和中银消金等银行系消金公司这样的好榜样在先,在宁波银行的加持下,宁银消金的未来还是值得期待的。
图片:网络
(本文作者介绍:“喻观财经”创始人、资深财经媒体人。长期观察和研究金融领域。)
责任编辑:李琳琳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