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来了,中国经济要过哪些关?

“十四五”来了,中国经济要过哪些关?
2020年11月28日 22:32 国是直通车

新阶段新理念 新格局

△第二届中国发展规划论坛现场 主办方供图△第二届中国发展规划论坛现场 主办方供图

“十三五”走入尾声,“十四五”即将到来。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一个五年,中国经济需要闯过哪些关?

11月28日,由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和清华大学区域发展研究院共同承办的第二届中国发展规划论坛在清华大学举行,聚焦“新阶段 新理念 新格局”。与会的多位重磅嘉宾,对“十四五”时期中国发展方向进行权威解读。

为新发展格局打好地基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这是高层根据当前国内外新形势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对推动“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万丈高楼平地起,新发展格局怎么打好地基?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向第二届中国发展规划论坛发表书面致辞时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根本要求,就是要提升供给体系的创新力和关联性,解决好各类“卡脖子”和瓶颈问题,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刘鹤说,这就要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坚持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破除制约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畅通的制度、观念和利益障碍,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院长杨伟民看来,中国到2035年实现经济总量或者人均收入翻一番是有条件的。但如果要把潜在条件变成现实增长,就必须构建或优化现有供需格局、需求格局、分配格局、生产格局、技术格局、开放格局等。

他指出,为此要把握三个关键词:一是“格局”,要优化中国经济生产、分配、需求、技术等基本格局,因为经济基本面就在这里;二是“循环”,要畅通国内生产、分配、需求及其相互之间循环,打通堵点、清理淤点;三是“开放”,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并不是要减少进出口数量,而是要继续当好世界工厂,并争取当好世界市场。

自中国1953年开始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以来,回顾五年计划/规划的历史,不仅描绘出建国以来经济发展的大体脉络,也能从中探索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

原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管委会主任朱之鑫认为,要推动发展规划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作用,通过系统性的规划布局和安排促进新发展格局构建。

例如,在产业布局上,要探索如何突出创新的核心定位,带动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提升;在区域布局上,要探索如何拓展市场空间,发挥市场潜力,使各区域更好地按照主体功能区要求谋发展。

令“卡脖子”不再是隐忧

近年来,随着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性。早日补齐关键领域的技术短板,不再被人“卡脖子”,成为中国人的共同愿望。

“过去一年中,感受最大的是外部开放环境发生变化,重点领域技术‘脱钩’风险凸显,对中国提出了严峻挑战。”科技部战略规划司司长许倞直言,中国科技未来发展还面临一些风险挑战。未来奔向科技强国,中国需要由现在大多数的跟跑,到创造更多领跑。

实现这一目标,创新是核心要素。

“没有创新,自强从何谈起?”清华大学校长邱勇表示,在当今时代背景下,创新精神就是自强精神的最好体现,要自强,必创新,创新指向未来也决定未来。他指出,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的创新能力需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适应。

许倞建议,新一轮科技发展应当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要做好各类科技评价,健全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分配的机制,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是中国补足创新体系短板,也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任务。”许倞进一步指出,打好新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要构建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要锁定关键核心技术,锁定“卡脖子”的技术,并建立自上而下的决策机制、领导机制。

“十四五”时期,要闯过创新关,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是绕不开的一环。

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江小涓表示,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先进机器人和增材制造等数字技术的支撑下,数字经济将继续快速发展全面发力。

她判断,未来数字消费、数字生产、数字网链、数字化资源配置都会得到显著提升,到“十四五”末期,中国数字经济整体形态就会初步形成,持续演进并产生深远影响。

让发展更平衡更充分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如何缓解这一矛盾,自然是“十四五”时期的必答题。

中国招标投标协会会长、国家发改委原副秘书长任珑注意到,“十四五”规划建议在改善人民生活部分突出强调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她说,中共十八大以来把精准扶贫作为重中之重,到2020年底将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将历史性解决困扰中国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上迈了一大步。“现在到了把共同富裕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提出更高要求的时候了。”

中国幅员辽阔,区域发展差异是另一篇“难念的经”。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直言,“十四五”时期中国地区间差距可能继续呈现扩大态势。但与上一轮地区差距在空间上的表现形态和形成机制有所不同,本轮扩大更可能是数字化转型带来的差异以及创新性产业集聚度变化带来的差异。

谈及未来五年如何更好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他建议,要增强沿海地区的“外引内联”纽带作用和枢纽功能。加快在中西部地区布局和培育更多战略性增长极。同时继续发挥好大都市圈和城市群双循环的枢纽和战略支点作用。

除了区域发展差异之外,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长期存在。

工信部副部长王志军认为,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与虚拟经济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正是导致中国制造业比重过快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进而导致近年来制造业从业人数和资金流入都呈放缓甚至下降趋势。“这和中国仍处在一个发展中国家的阶段是不相衬的。”王志军说。

王志军认为,中国必须更加重视发展制造业,借鉴德国等国家始终重视发展制造业的经验和做法,加大技术创新和要素资源向制造业有效集聚,努力做大做强中国制造业。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中国经济 清华大学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2-02 彩虹集团 003023 --
  • 12-02 思进智能 003025 --
  • 12-01 科兴制药 688136 --
  • 12-01 欧科亿 688308 --
  • 11-30 杭华股份 688571 5.33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