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疫苗大战 复星果断压注 四大巨头却冷静得很

美德疫苗大战 复星果断压注 四大巨头却冷静得很
2020年03月18日 23:57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安装新浪财经客户端第一时间接收最全面的市场资讯→【下载地址

  来源: 张鑫 晨哨并购

  美德开打疫苗大战,药企竞速新冠疫苗研发。相比之下,疫苗界“四大天王”就相对克制。各怀心思的巨头背后,既有对利益收支的权衡,也有对资源分配的琢磨。

  没有疫苗,难言胜利。

  截止18日,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破20万,全球30国推出封城令等最严举措。与此同时,生物医药和技术公司也在争分夺秒地与病毒赛跑,加快新冠病毒疫苗、疗法、以及检测的开发。

  然而,疫苗还没有研制出来,关于疫苗公司的“抢夺”大战就在美国和德国之间展开了。德国疫苗企业CEO赶到白宫与特朗普会面,不久即被解雇。

  美国不仅想跑赢,还想垄断。德国当然不干。

  特朗普重金从德国“挖墙角”

  3月15日,德媒报道,特朗普想花巨资(10亿美金)跟一家可能会研究出疫苗的德国公司(CureVac)达成协议,让美国享有专有权,只为美国提供疫苗。

  “德国不出售疫苗研究权”,对于美国政府试图购买新冠病毒疫苗“专有权”的报道,德国外长马斯16日如此回应。

  火药味弥漫。故事得从今年3月2号说起。当天,特朗普召集全球医药界大佬到白宫会谈。特朗普想知道他们在研发疫苗领域的进展。其中有一位名叫Daniel Menichella的CEO表示,他公司很快就会研发出相关疫苗,而这家公司就是CureVac。

  左起第六位 Daniel Menichella

  此后,美国总统Donald Trump试图用大量资金吸引CureVac到美国发展,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实现在美国独家使用疫苗。据称,美国政府甚至已经探讨了对这家德国公司的收购。

  但是,CureVac拒绝了来自美国的“橄榄枝”。Curevac隶属于德国软件公司SAP创始人Dietmar Hopp旗下的生物技术控股公司。Hopp在上周日晚上强调,该公司希望开发一种疫苗,该疫苗应该面向全世界而不是单个地区。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白宫会议不久,3月11号,CureVac官宣,公司监事会解除Daniel Menichella职位。新一任CEO既是CureVac联合创始人之一,同时也是Menichella上一任CEO。原因不言自明。

  复星医药押注mRNA新冠疫苗

  疫苗作为控制和预防病毒的有效手段之一,研发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除了CureVac以外,Biontech是德国方面第二大针对冠状病毒疫苗的领先开发商。BioNTech成立于2008年,在mRNA疫苗研发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研发管线中有多款基于mRNA的传染病疫苗和癌症疫苗。这家公司于2019年秋季成功赴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3月15日,德国生物技术公司BioNTech宣布,该公司开发的新冠病毒疫苗(BNT162)计划在今年4月下旬启动包括欧洲、美国和中国在内的全球性临床开发项目。

  同时,BioNTech还宣布,将和复星医药将共同进行BNT162在中国的开发。通过复星医药在中国广泛的临床开发、监管、以及商业化能力,两家公司将合作在中国进行临床试验。

  公告显示,复星医药将向BioNTech支付至多8500万美元的许可费(包括首付款、临床开发注册及销售里程碑款项),并在约定的销售提成期间内按该产品年度毛利的35%支付销售提成。同时,对BioNTech进行约5,000万美元的股权投资,预计目标股份约占 BioNTech 股份总数的 0.7%。

  复星此次看中的是当下新冠疫苗研发焦点——mRNA疫苗技术。BioNtech和CureVac正在研究的新冠疫苗都是mRNA疫苗。

  mRNA疫苗是一种新型疫苗,可在体内被翻译成具有激发免疫反应的抗原,而被激活的免疫系统可以抵抗外界入侵的病毒。

  图片来源:Moderna 官网

  相比传统的多肽和DNA疫苗,mRNA的安全性更有优势,不会插入基因突变,可以被正常细胞降解,通过调节序列修饰和递送载体可以改变其半衰期等。另外,mRNA疫苗更容易产业化,一旦确认有效靶点,mRNA疫苗从分子发现到生产几乎是程序化的,只要编好mRNA序列,就可以将细胞变成小型的药物工厂,非常迅速产生特定蛋白发挥药效。其开发周期和生产周期要比传统的多肽疫苗短很多,在对抗大规模爆发性传染疾病时有着重要的意义。

  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mRNA 疫苗技术早在上世纪 90 年代就已经出现,但受制于mRNA 本身性质等诸多因素,一直未取代传统疫苗工艺。

  首先,普通疫苗(灭活病毒或抗原蛋白等)一般比较稳定,可以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到达体内,但 mRNA 本身非常不稳定,容易降解。

  另外,安全性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一种新技术,mRNA疫苗递送平台的安全性十分重要。所谓递送系统,就是给mRNA包上特别的壳,通过壳与细胞膜的融合,让假病毒进入人体细胞。目前,各家研发团队的递送系统专利技术都不一样,包壳脂粒毒性有多大,到人体是否能分解,都不得而知。

  全球范围内,尚无基于mRNA技术研发的治疗或预防性药物、疫苗获批上市。目前正在研发mRNA疫苗的公司包括Moderna、CureVac、BioNTech、斯微生物、RNAImmune等。

  四大疫苗巨头冷眼观望

  相比之下,目前的跨国制药公司就相对克制。

  据灼识咨询预计,2020年全球疫苗市场规模将超580亿美元。而四大制药巨头占据了85%的市场份额,他们分别是英国的葛兰素史克、法国的赛诺菲以及美国的默沙东辉瑞

  但新冠病毒传播之初,四大巨头默不作声令各界人士大失所望。

  进入2月,葛兰素史克在CEPI的撮合下与昆士兰大学合作,为其“分子钳”技术提供佐剂;赛诺菲则是与美国生物医学高级研究与开发局(Biomedical Advance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uthority,BARDA)合作研发疫苗;3月18日,辉瑞才宣布跟德国公司BioNTech联合开发新冠病毒(COVID-19)疫苗。目前为止,三家巨头都只是联合开发或者提供技术支持。

  各怀心思的巨头背后,既有对利益收支的权衡,也有对资源分配的琢磨。

  这四家巨头公司最新的财报数据显示,各家业务主要重心还是在新药研发,疫苗业务营收占比均不到四分之一,最高的葛兰素史克也只超过20%。

  国际疫苗四巨头疫苗业务营收占比

  数据来源:各公司财报,晨哨并购整理 

  这并不奇怪,毕竟针对“快速流行又快速消失”的病毒研制的疫苗,通常费力不讨好,少有长尾收益,所以跨国制药巨头对此往往不积极,甚至干脆缺席。

  以2009年爆发的H1N1流感为例。当时病毒致死近30万人。科兴生物研发的Panflu.1则成为全球首个获批上市的H1N1疫苗,获批后的2009年第4季度,便为公司带来了297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07亿)的销售收入。但好景不长,次年疫情得到控制,H1N1疫苗全年销售额降至720万美元,仅为前一年的1/4左右。

  同为冠状病毒的SARS病毒疫苗的遭遇,可能是个更有力的旁证。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临床信息库显示,仅有三项SARS病毒疫苗试验记录。其中两项都被收回,未能开展;另一项在2007年才完成临床一期试验,随后就戛然而止,既因为临床病人招募困难,也因为随着SARS病毒突然销声匿迹,相关疫苗的市场不复存在,商业和科研动力随之消失。

  四大疫苗巨头的冷漠对待,并不意味着成功机会为零。

  同时,对于其他争夺15%市场份额的小公司来说,若能得到幸运女神眷顾,疫苗及时研制成功,市场强大购买力将为获胜企业带来难以估量的经济收益,更能成为医药企业开启当地市场的契机。

  晨哨并购搜集了Biocentury网站上列出38家参与研发疫苗的公司、机构或项目。其中中国占25家。它们不仅为推动疫苗研发做出了贡献,也是企业和投资机构值得考虑的热门赛道标的。

  COVID-19 vaccine development programs

  图片来源:Biocentury

  注:以上列出的是2月14日之前宣布开发新冠疫苗的公司和学术团体。大多数疫苗计划由中国的团体开发。正在进行的计划包括减毒,灭活,基于蛋白质的活病毒载体以及DNA和RNA疫苗。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张国帅

新冠肺炎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3-27 京源环保 688096 --
  • 03-26 雷赛智能 002979 --
  • 03-26 三友医疗 688085 --
  • 03-25 和顺石油 603353 27.79
  • 03-18 阿尔特 300825 6.14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