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高培勇:兼顾逆周期调节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社科院高培勇:兼顾逆周期调节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20年01月12日 14:36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指导,中国企业评价协会、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主办,鹏华基金联合主办的第18届中国企业发展高层论坛于1月11日在北京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高培勇先生进行了主题演讲。

  他表示,不久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0年的宏观经济形势和宏观经济的工作提出了预期目标,即确保将经济运行稳定在合理区间。在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中国,按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均为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的重要标识,并且在质与量的平衡当中,质的分量是更重要的。既然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的内涵和外延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那么围绕着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战略、考量理应具有双重导向。既要量,也要质,同时治理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谈及宏观调控工具时,他表示,不能仅仅局限于逆周期调节,而要同时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纳入宏观调控的工具箱,甚至还要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挺在逆周期调节之前赋予主线地位。既然宏观调控的制度体系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那么围绕着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宏观调控,理应兼容双重操作,一手抓逆周期调节,一手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让两者各扬其长、相得益彰。与此同时,还要注意主辅相继,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要手段,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就业、产业、投资、消费、区域等政策协同发力,打好宏观调控的组合拳。

  最后,他表示,在经济下行压力下要兼顾短期的总量平衡和长期的结构平衡。同时,围绕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的效应、配置及其评估,也理应立足双重标识。注重标本兼治,兼顾短期和长期疗效,急性病和慢性病一起治,在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之间调整,以总量平衡为结构优化创造条件,以结构优化推动可持续的总量平衡。与此同时,也要区分矛盾的主次,锁定结构性的问题和体制性的问题,将着力点和着重点放在推动事关结构性、体制性问题的基础改革上。在高质量发展阶段,要在实践当中逐步的摸索积累经验,不能速战速决,要耐得住性子,做好打一场持久战的思想准备。

  以下为演讲实录:

  尊敬的王钦敏主席、尊敬的王安顺副主任、侯云春主任,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

  新年伊始,各位企业界的朋友们,无论是制定2020年的生产经营规划,还是围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提出建议,我想都离不开一个中心的话题,那就是2020年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将是怎样的?2020年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将是怎样布局的?不久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0年的宏观经济形势和宏观经济的工作提出了一个预期的目标,这个预期目标就是确保将经济运行稳定在合理区间。我想对于这样一个预期目标怎么看?对于这样一个预期目标该有怎样的一种评判可能是我们回答2020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绕不开、躲不过的话题。

  有几个方面的事情,我建议大家要纳入视野。

  第一、如何把握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特别是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的“合理”两字是讲的怎样的一个意思?可以肯定的是不同的发展阶段,并且在不同的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对于“合理”两字的考量、标准是不同的。在高速增长阶段,我们的经济工作是围绕着GDP的规模和GDP的增速,一切以GDP来论英雄。所以在高速增长阶段,举凡谈论经济合理运行的场合,我们对“合理”的理解,对于合理区间的标识显然是围绕速度而展开的。也就是说,在高速增长阶段,谈到合理区间的时候,我们第一想到的肯定是速度是怎样的,但是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个期间所发生的一个最重要的变化就是GDP的质量和效益逐步的取代GDP的规模和速度,而成为经济工作的核心目标。

  这个核心目标一旦发生变化,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便不能仅仅以GDP的规模和GDP的增速加以判断。除此之外,就业状况、物价的水平、民生的改善等反映GDP质量和效益的质量不仅要纳入视野,而且要挺在GDP的增速和GDP的规模之前,而成为第一位的目标。

  我们说这既是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战略导向,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也就是说,在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中国,按照新发展理念的要求,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均为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的重要标识,并且在质与量的平衡当中,质的分量是更重要的。

  既然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的内涵和外延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那么围绕着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战略、考量理应具有双重导向。既要量,也要质,同时治理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这实际上也告诉我们要跳出以往单纯或者偏重于从量一个维度判断经济形势好坏的这样一种局限,而着眼于从量和质两个维度来全面把握经济运行的合理区间,这既是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实现这一预期目标的关键之点。

  第二个问题,我们为了实现这样的一个预期目标,手中有什么办法和手段?传统意义上每当我们提到宏观调控的时候,我们手中的工具,大家立刻想到的无非是逆周期调节,而且把逆周期调节排在首位的,为什么如此看重逆周期调节?因为起码在近些年来,我们市场经历了两次超越逆周期调节成功的两个例子,一个是90年代后期应对东南亚金融危机,再一个进入本世纪之后,2008年到2010年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我们对于如何去应对危机,该做哪一些事?能够做哪一些事?并且能取得什么样的效益应该是熟门熟路的,特别是对理论和政策已经能够做到烂熟于心,因此大家把逆周期调节立刻提上议事日程当然是重要的,但是有一件事情大家也应该看到,至少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围绕着宏观经济的运行和宏观经济的调控提出了一系列的新的理念、新的思想、新的战略,其中有一个方面的“新”就是把深化改革当做宏观调控的一个重大的举措。赋予深化改革与宏观调控的深刻的意义。比如说总书记讲深化改革是根本途径之一,主要是针对宏观调控来讲,意味着在我们当下的宏观调控的工具箱当中不仅仅只有逆周期调节一个工作,同时还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从2015年以来,我们围绕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出台了很多的举措,做出了很多的探索,当你意识到手中起码有两类宏观调控工具的时候,就不能仅仅局限于逆周期调节,而要同时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纳入宏观调控的工具箱,甚至还要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挺在逆周期调节之前赋予他主线这样的地位。既然宏观调控的制度体系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那么围绕着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宏观调控,理应兼容双重操作,一手抓逆周期调节,一手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让两者各扬其长、相得益彰。与此同时,还要注意主辅相继,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要手段,以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就业、产业、投资、消费、区域等政策协同发力,打好宏观调控的组合拳。

  第三个问题,我们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逆周期调节的工具,主要针对什么问题而操作?提到问题,提及矛盾,大家立刻想到一件事是经济下行压力,而且还可以做一个更深层的表述,叫做经济持续下行的压力,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了促成了当前的经济下行压力?这是值得深入思考的。我们说在当前的中国,能够导致经济下行压力的问题和矛盾,大家列出来可能是一个长长的清单,但是当我们把这个清单做一个归类梳理的时候会发现其中既有外部的矛盾和问题。比如说贸易战,也有内部的矛盾和问题。既有周期性的矛盾和问题,也有结构性和体制性的矛盾和问题,既有老的矛盾和问题,也有新的矛盾和问题。如此众多的矛盾和问题交织在一起,便不能不加以仔细的区分,有针对性的分别用药。既然我们有两类工具,有两种操作办法,那么对于短期的外部的或周期性的矛盾和问题,逆周期调节,因为逆周期调节所产生的对冲效应是对路的,但是要注意到对于长期的内部的结构性的体制性的矛盾和问题,我们操用逆周期调节是对冲,但不对路,只能用改革的办法,深化结构性改革的行动加以应对,对既然矛盾和问题来自于多个方面,而非一个方面,围绕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的病因分析和对策的选择,便应秉持双重甚至多重视角,讲究对症下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可能存在包治百病的万用良药,我们不仅关注短期内的经济波动,而且要引入长期性的结构因素,不仅要关注供求的总量平衡,而且要追求供给结构的优化,不仅要关注经济运行层面的变化,而且要深入到体制机制层面深度挖掘其根本性的矛盾和问题。进一步说我们不仅要通过实施逆周期调节应对短期的外部的或周期性的矛盾和问题,而且还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行动应对来自于长期的内部的结构性的体制性的矛盾和问题。不能试图把所有矛盾和问题一锅粥、一勺烩,更不能起了依赖单一手段来解决所有矛盾和问题。

  第四个问题,要兼顾短期疗效和长期疗效,即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的宏观调控操作,当然首先是奔着实现短期的总量平衡而去的,这无疑是符合常理的,因为就总体而言,经济下行压力也好,通过稳增长、调结构宏观调控操作实现的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的所针对的主要是当前,比如说2020年的供求总量平衡。不过从根本上来说,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实质,是要保持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态势,因而对冲经济下行压力,让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必须具有可持续性,不能只想着2020年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而且想着2021、2022,以至于更长的时间都要保持在合理区间。就此而言,短期的总量平衡固然是重要的,长期的结构平衡同样不可或缺,多年时间也反复提醒我们,即便是短期的总量平衡也必须以长期的结构平衡为基础,离开了长期的结构平衡,短期的总量平衡绝对不可持续。进一步说,相对于高速增长阶段而言,高质量发展阶段运行的主要矛盾是结构性的问题和体制性问题,抓住主要矛盾,有针对性的加以解决,以求牵一发而动全身功效,这是做好企业工作,特别是做好宏观经济管理工作的基本方面和看家本领。这意味着有针对性的解决供给体系,不适应需求结构变化,经济难以实现良性循环的矛盾和问题,即高质量发展阶段最为关注的核心要素。

  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更加在结构性调整上下工夫,为破除体制机制性障碍找出路是高质量发展阶段、宏观调控的重心之所在。既然短期的总量平衡和长期的结构平衡均为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必要条件,那么围绕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的效应、配置及其评估,也理应立足双重标识,注重标本兼治,兼顾短期和长期疗效,急性病和慢性病一起治,在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之间调整,以总量平衡为结构优化创造条件,以结构优化推动可持续的总量平衡。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区分矛盾的主次,锁定结构性的问题和体制性的问题,将着力点和着重点放在推动事关结构性、体制性问题的基础改革上。

  第五个问题,调控应当是适时适度的,说到底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实施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其全部的目的都在于将经济运行稳定在合理区间,这是核心目标。因而,除了发力方向要正确之外,坚持适时适度也至关重要。我们所说的事实就是要恰当的把握好实施逆周期调节的节奏,该出手的时候要及时出手,不该出手的时候绝不能出手,反应迟缓,固然不好,反应过激也是不行。我们这里所说的适度是要恰当的把握好实施逆周期调节的力度,力度不够固然不好,但毕竟有添增的余地,可以相继一步一步的加大力度,但是力度过大了,本应滴管,而搞成了漫灌,本该小水搞成了大水,也难以再有调整的空间,进而带来副作用。这样评判的标识其实就是看能否激活企业家,特别是微观主体的活力和经济发展的动力。

  既然逆周期调节要围绕着将经济运行稳定在合理区间而展开,围绕着操作更须紧盯核心目标相继而行。为此不仅要及时调整政策,做出一些预调和微调,而且要立足精准施策,要其所产生的对冲性效应恰当好处,这既是健全和完善宏观调控的本来要求,也是我们集多年实践所应养成的看见本领。认识到适时适度对于保持宏观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重要性,我们既不能左顾右盼,贻误战机,致使经济运行滑出合理区间,更不能情急之下搞强刺激,致使经济运行重蹈痛失未来增长老路的风险。

  说到这里我觉得有一件事是必须强调指出,那就是当前的经济下行压力,是在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的背景下发生的,从表面的症状来看似乎与我们经历多次的,发生在高速增长阶段的经济下行压力没有什么两样,但是突出表面症状的局限,而深入其内在的成因和效应的传递就会发现,在相近或者类似表象的背后隐藏着大不相同的深刻的内涵,同样是经济下行压力,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即便事情表现在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和问题上,其内在的成因多存在于结构性与体制性的矛盾和问题之中,大家去深入的思考。表面上需求不足,这跟高速增长阶段没有什么两样,但是你把他跟我们当前的经济环境联系在一起,你会发现表面上的不足实质上是体制性和机制性的矛盾和问题。同样是针对经济下行压力的宏观调控操作,在高质量发展阶段即便我们着眼点放在了扩大有效需求的短期目标上,其效应传递也必须要结合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和问题的持续改变而展开。因而,此经济下行压力非彼经济下行压力,此宏观调控操作非彼宏观调控操作,我们只能在实践当中逐步的摸索积累经验,不能速战速决,要耐得住性子,容忍,慢工出细活,有打一场持久战的思想准备。我就说这些,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陶然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1-15 斯达半导 603290 --
  • 01-14 有方科技 688159 --
  • 01-14 玉禾田 300815 --
  • 01-14 泽璟制药 688266 --
  • 01-13 洁特生物 688026 16.49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