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公司之药明康德:中国医药行业的黄埔军校

中国“科”公司之药明康德:中国医药行业的黄埔军校
2019年06月27日 16:20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科创”是当前中国经济最热的主题,而相较于尚处创业期的科创板企业,A股上市公司是中国最优质的企业群的代表,它们有着更高的确定性、更稳定的现金流和更完善的企业治理结构,撑起了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的半壁江山,它们对创新的投入,也是市场中不容忽视的一股力量。鉴于此,新浪财经启动中国“科”公司评选,力求筛选出中国最具科创实力的上市公司。今天我们就带大家深入了解一家中国医药行业当之无愧的“科”公司,药明康德

  药明康德于 2000 年 12 月成立,2006 年在纽交所上市,2015 年完成私有化从美股退市, 继而公司在国内分拆上市,药明康德最终在 2018 年 5 月正式登陆 A 股。公司以小分子药物研发和生产服务起家,此后通过一体化战略全面扩大和深入公司的业务领域,目前已经成为全球领先的制药以及医疗器械研发开放式能力和技术平台公司。

  历史上小分子药物往往是医药行业最具盈利能力和前景的品种,据统计在常用药物方面,小分子药物的数量可占总量的98%,销售额占药品销售额75%左右、FDA 新批准的实体数占比74%,药企的研发管线数量占比62%。例如电影《我不是药神》里面的神药格列卫,即为典型的小分子药物。

  同时新药研发从来就是一个复杂,漫长且成本及其高昂的过程。以化学药为例,初期进入药物研发管道的5000至10000个先导化合物中,平均只有250个能够进入临床,平均只有一个能最终获得监管部门的新药批准,大量前期研发工作会以失败告终,从早期药物发现到最终商业化推出的成功率不足万分之一,平均需要十年以上时间,单个新药的研发平均成本目前已经超过20亿美元。正是由于新药研发越来越难,因此产业不断深化分工协作。

  正是在行业分工不断细化的背景下,药明康德也迎来了自身的大发展。公司核心业务即服务各大药企从小分子药物发现到推向市场的全过程,帮助客户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简言之,公司在医药行业最重要的“淘金潮”中扮演了“卖铲人”的角色。目前公司主要客户已覆盖全球排名前 20 位的大型药企及各类新药研发机构,支持或承载着包括辉瑞、礼来、默沙东等全球多家知名药企200 多个临床及商业化阶段的小分子化学药生产。

  过去十余年间,公司除了核心业务小分子化学药研发服务之外,还通过自建子公司,扩建研发生产基地,加快并购整合等方式不断深耕临床前CRO领域,同时快速布局临床CRO,CMO/CDMO与医疗器械服务等领域。目前公司在在临床前CRO 和CDMO 领域一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公司临床前CRO 业务在过去三年的复合增速达到了25.0%,公司的CDMO 板块在过去三年的复合增速为28.4%。

  股权方面,董事长李革、董事赵宁、刘晓钟和张朝晖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合计持有公司31.63%的股份。管理层方面,公司管理团队成员均曾于制药行业前线或国际性大企业进行过管理工作且拥有博士学位。董事长李革和运营高级副总裁赵宁均为哥伦比亚大学有机化学博士,赵宁女士曾任职于百时美施贵宝,药典制药,辉瑞等。公司执行副总裁杨青先生为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药物化学博士,曾担任阿斯利康制药公司亚洲及新兴市场创新医药研发副总裁,辉瑞制药公司亚洲研发副总裁。公司科研总裁陈曙辉先生为耶鲁大学有机化学博士,曾任职礼来公司科研顾问,且任职于崴昂医药公司和百时美施贵宝公司。

  受益于全球新药研发外包需求的增长以及国内新药研发政策的支持,2014-2019Q1 公司营业收入稳定增长。然而,2015年由于与私有化相关的股份支付费用计入直接人工和管理人员工资薪酬的金额较高,造成当年毛利率和归母净利润均有所下降。完成私有化以后,2016 年开始公司的各项财务指标恢复正常,重新进入稳定增长状态。2014-2018 年归母净利润从4.6 亿元增长到了22.6 亿元,2018 年的扣非归母净利润达到了15.6 亿元。2018 年的归母净利率增速达到了84.3%,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达到59.2%。

  公司奉行人才国际化战略,公司的员工当中有39%都拥有硕士以上学历,其中拥有海外博士学位或者10 年以上海外新药研发工作经验的科学家967余人,是中国医药研发服务业拥有科学家数量最多的企业。研发投入方面,公司2018年三季报显示公司研发费用2.97亿,2018年研发费用4.37亿,2019年一季度研发费用为1.12亿。

  再来介绍公司的具体业务:公司主要业务按照业务板块拆分可分为合同研发服务(CRO)和合同生产/合同生产研发业务(CMO/CDMO),其中合同研发服务(CRO)包括中国区实验室服务、美国区实验室服务、临床研究及其他CRO 服务和小分子新药工艺开发及生产。2018年合同研发服务(CRO)相关营收占公司总体营收比例高达72%左右,合同生产/合同生产研发业务(CMO/CDMO)占比为28%。

  那么更具体的,什么是CRO和CMO呢?

  CRO(Contract Research Organization)即合同研究组织。CRO 主要服务于新药研发过程,包括从早期化合物的筛选一直到通过临床试验,甚至包括药物上市之后的临床研究。根据提供服务的所处环节,整个CRO 又被分为了临床前CRO 和临床CRO 两个部分。

  临床前CRO 主要针对药物研发过程初期“药物发现”和“药物临床前研究”两个环节。“药物发现”环节具有科研探索性质,偶然性、失败率高。目的是找到并确定针对某一疾病具有活性的先导化合物。这一阶段的工作内容包括作用机理的研究,大量化合物的合成,活性研究等以寻找先导化合物为目的的研究工作。“药物临床前研究”是药物研发过程中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其主要目的是针对已经确定的先导化合物进行一系列的非人体试验的研究,这一阶段的工作完成后需要向监管部门提出临床试验申请。此阶段工作内容包括药学研究、安全性评价、药代动力学评价等成药性研究。

  临床CRO 主要以临床研究服务为主,包括临床I 至IV 期临床试验技术服务、临床试验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注册申报以及上市后药物安全检测等。

  医药CMO 即医药生产外包服务,通过合同形式为制药企业在药物生产过程中提供专业化服务,主要侧重临床及商业化阶段制药工艺开发和药物制备。其包括临床和商业化阶段的药物制备和工艺开发,涉及临床用药、中间体制造、原料药生产、制剂生产以及包装等服务。CMO 按服务类型主要划分为API (Active Pharmaceutical Ingredient,原料药和中间体)和DP(Drug Products,制剂)。随着CMO 市场趋于成熟,还衍生出开发生产外包(CDMO)、产研结合(CRO+CMO/CDMO)等多种模式。

  而公司的核心优势就在于临床前CRO和医药CMO,在这两个领域之所以能取得领先在于公司主要管理层有机化学的背景和业界公认的药明康德在化学合成方面的竞争优势。

  然而无论是临床前CRO还是CMO的工作,虽然都极富技术含量,但是因为都需要大量的试验和调制,有科学家认为相关从业者更像是“有博士学位的高级技工”,医药科学及制药业的皇冠更在于相关疾病机制、靶点的研究和蛋白的解析等工作。而制作化合物在诺贝尔奖获得者罗伯特.伍德沃德和美国默克(也就是今天的默沙东)协作高效合成可的松这一巅峰之后,早已并非医药科学和制药业的核心工作,相反,其更像是一个依赖于人力的竞争,比拼的更像是谁拥有更多更便宜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源。而药明康德的崛起也正是有赖于欧美一线药企进一步加码创新药研发,制药业发展进一步细分化,专业化背景下,依靠我国“工程师红利”,迅速走向国际一线。

  根据上海医药研究中心统计,有赖于我国人力成本的相对便宜,国内的CRO 试验成本通常只有欧美等发达国家的30%-60%。

  药明康德最核心的业务板块中国区实验室服务主要是为来自美国、欧洲和亚太地区的客户提供服务。研发人数超过了一万人。在2018 年该板块贡献了超过50亿的收入,占比近53%。除去汇率因素的影响,在最近三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了25%。公司在2018 年完成了DNA 编码化合库(DEL),年底已经达到了800 亿的分子量。DEL大大降低筛选新化合物的成本,为客户提供非常大的便利。

  简而言之,虽然药明康德目前的业务在医药行业中处于技术含量稍弱的地位,但是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因为扎根新药研发服务业,药明康德麾下的967名博士们显然也在不停的学习和摸索创新药研发的经验,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制造业逆袭的路径一样,这总是一个需要不断积累和蜕变的过程,是实现产业升级的必经之路。药明康德的存在显然为中国医药行业不停向产业高端发展提供了火种。因此说药明康德是中国“科”公司,显然是当之无愧的。

  此外,药明康德也通过投资和并购方式不停向产业高端发展,例如与 Juno 联合打造新型细胞免疫疗法。药明康德和 Juno Therapeutics(2018年初被Celgene 收购)于2016年合资成立药明巨诺,双方各持股50%,拟在Juno CAR-T和TCR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创新的细胞免疫疗法。2018年3月8日,药明巨诺宣布完成了 9000 万美元的A轮融资,投资方为淡马锡、红杉资本、药明 康德、Juno等。 药明巨诺目前在研的 CAR-T 产品——JWCAR029 是在 Juno 公司 JCAR017 基础上,由药明巨诺自主开发的 CAR-T 产品,适应症为复发难治性淋巴瘤和白血病。根据 Celgene 在 2018 年 ASCO 年会上披露的数据,针对 102 个可评估患者(包括多个剂量水平),JCAR017 总体响应率和完全响应率分别达到 40%和 34%。其中,针对6个月的反应指标,在37名患有复发或难治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有 49%的人对 JCAR017 有反应。在安全性方面,Juno 之前的CAR-T产品——JCAR015 在 II 期临床试验过程中因为神经毒性致使多名患者死亡而被 FDA 紧急叫停;从目前披露的数据来看,JCAR017 的安全风险较小,超过一半的临床患者没有出现细胞因子风暴或神经毒性,基本解决了安全性方面的问题。

  而且药明康德还投资入股了菲吉乐科(PhageLux),药明康德下属投资公司药明基金一期持有该公司37.52%的股权。菲吉乐科致力于利用噬菌体、裂解酶和其他生物制剂结合相关给药技术来研发新型抗菌产品(尤其是抗生素耐药菌)。公司拥有农业健康和人类健康两个部门,其中农业健康部门有3个上市产品和9个在研产品。人类健康部门专注于外用感染治疗领域产品的开发, 目前有 5 个产品处于研发阶段,但项目都还在早期。

  药明康德目前股权投资15家,已经完成了覆盖新药研发整个产业链的战略布局。其作为中国医药行业产业升级推动者的角色也愈发明显。

  中国“科”公司评选是由新浪财经主办,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上市公司研究中心提供学术服务、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大数据产业应用研究基地提供数据支持的年度评选,通过对A股上市公司科研力量的多维度评比,得出中国最具科创实力的上市公司。

  最终榜单将于7月16日新浪中国“科”公司峰会揭晓。届时新浪财经将发布《2018中国上市公司科研价值研究报告》和《中国科创企业全景洞察报告》两份重磅报告。在此之前,新浪财经将逐步推出多维度子榜单,帮助投资者洞悉上市公司真正的“科创”含量,同时,也向市场中坚守科创的力量致敬!

责任编辑:公司观察

药明康德 中国医药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7-10 新光光电 688011 --
  • 07-10 中微公司 688012 --
  • 07-09 宏和科技 603256 4.43
  • 07-08 澜起科技 688008 --
  • 07-04 移远通信 603236 43.93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