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林美业绩新高股价腰斩 与钴巨头签大单"被套山顶"

格林美业绩新高股价腰斩 与钴巨头签大单"被套山顶"
2019年01月23日 18:02 新浪财经

【线索征集令!】你吐槽,我倾听;您爆料,我报道!在这里,我们将回应你的诉求,正视你的无奈。新浪财经爆料线索征集启动,欢迎广大网友积极“倾诉与吐槽”!爆料联系邮箱:finance_biz@sina.com

  新浪财经讯 有“再生资源和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第一股”之称的格林美在2018年似乎有点让一些投资者看不懂。一方面,公司顶住钴金属价格暴跌的不利影响,前三季度营收增加40%、净利润增加33%、同时预告全年业绩继续增长5%至35%创出历史新高,另一方面,目前股价相对过去一年中的高点却惨遭腰斩。

  根据格林美官网资料,公司年回收处理废弃物资源总量300万吨以上,其中小型废旧电池占中国报废总量的10%以上,回收的钴资源与中国原钴开采量相当,循环再造锂离子电池正极原料占中国市场的20%以上,回收报废家电1000万台以上,占中国总量的15%以上,年处理报废线路板占中国总量的20%以上,是国内资源回收领域毫无争议的“破烂王”。

  不过,在产能和业绩规模不断扩张的背后,公司也面临现金流与利润不匹配、高度依赖融资、财务费用和折旧等严重拖累业绩、并购过多过杂,以及钴资源价格跌势不止等诸多问题。

  融资补血超过200亿 财务费用吞噬4亿利润

  作为资源回收及再利用领域第一股,2010年格林美在中小板挂牌上市后,营收规模从5.7亿到2017年的107亿,保持50%左右的年复合增速,净利润也从8600万到6.1亿,业绩一直呈现上升趋势。

  不过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却常年落后于净利润,上市至今基本处于累计无净流入的状态,有盈利却总不见钱进账。

  为维持日常经营以及连年扩张的产能规模,公司只能借助于各类渠道进行融资。

  根据统计数据,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格林美通过IPO、定向增发、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公司债、企业债等各种方式直接融资,余额达132亿元,上市后在资本市场内几乎年年都有融资行为。

格林美历年直接融资格林美历年直接融资

  除直接融资外,各类借款也呈不断增长的态势,其中仅短期借款到2018年三季度末累计就达73亿元,此外还有逾7亿的长期借款以及逾7亿的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等,连同132亿的直接融资,总融资余额已超过200亿元。

格林美历年短期借款明细格林美历年短期借款明细

  巨额的有息负债带来的是大量的利息支出。财报显示,2017年格林美财务费用为4.64亿元,2018年仅前三季度,该项就已超过4亿,公司大量利润被吞噬。

  而巨量的融资和现金流,都投入到不断扩充的产能及其相关固定资产当中,由此又带来另一个问题,就是利润被大额的折旧费用进一步挤压。

  固定资产投入“无底洞” 折旧再吞4亿利润

  以镍钴等资源回收利用为主业的格林美,在上市后的7,8年时间中,营业收入年复合增速超过50%,依靠的是固定资产的不断投入。

  Wind数据显示,在格林美各类资产中,固定资产一项占比最大,至2017年末,该项已达到69亿元,自2010年上市起,年复合增速高达42%。

  此外,格林美的在建工程也常年保持10亿以上的规模,不断新增的在建工程在完工转固后,不断扩大着固定资产规模。

  由此带来的折旧问题日益严重。根据Wind数据统计,2017年末,格林美仅固定资产折旧一项便高达4.41亿元,上市后年复合增速为43%,与固定资产的增幅极为一致。

  公司一直处于不停融资——不停扩产——不停转固——折旧不停增加的循环之中,由此产生的巨额折旧费,在财务费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吞噬公司利润。

  6年25起并购 横跨6大行业十几个地区

  格林美上市后频繁收购,而且并购标的分属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由此产生的潜在投后管理问题,也一直为市场所诟病。

  新浪财经统计后发现,自2012年格林美首次收购凯力克51%股权起,至今共计进行了25次并购,合计交易金额超过30亿元,形成商誉4.06亿。

  据不完全统计,这20多个并购标的分属于环境与设施服务、金属非金属、互联网软件与服务、电子元件、咨询服务和综合类等6大不同行业,分布在国内外十几个不同地区。

  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地域,如此众多的并购标的,公司如何有效整合和管理,也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格林美历年并购明细格林美历年并购明细

  最高点与国际巨头签长单 “被套山顶”后公司何去何从

  2018年也是公司不太走运的一年,这一年中,钴资源价格在经历近两年的大涨后突然拐头暴跌,而就在钴价几乎处于最高点时,格林美与国际资源巨头嘉能可签订了一份长达三年的钴原料采购协议。

  作为锂电池三元材料主要资源之一的钴金属,由于新能源汽车浪潮的巨大需求,从2016年起价格一路飙升,两年不到的时间内单价从20万元暴涨至接近70万。

  不断上涨的钴价格,让格林美产生了强烈的锁定稀缺资源的冲动。

  在钴价达到60万元前后,2018年3月14日,格林美发布公告,2018年-2020年,公司将向嘉能可采购粗制氢氧化钴采购量分别为13800吨、18000吨、21000吨。这52800吨钴的总采购量,约为2017年全球钴产量的一半、也是嘉能可2018年至2020年预期产量的三分之一,可谓一笔采购巨单。

  与国际矿业巨头签订这笔长期协议的巨单后没多久,钴价便开始了一路暴跌,至今不到一年时间,价格已近腰斩,格林美似乎被“套在了山顶上”,以至于近期有传言公司可能冒违约风险,暂停购买嘉能可的钴矿。

格林美与嘉能可长期采购协议签约时点格林美与嘉能可长期采购协议签约时点

  虽然这一传言在12月份投资者交流平台上,被公司董秘称为“不实报导”,但几乎最高点签订的长达三年的长协订单,对公司来说怎么也不会是一个好消息。

  遭遇到的接连打击,已在格林美的股价上得到了体现。在钴价格继续疲弱的情况下,面对不断增加的财务费用和折旧费用,公司如何扭转不利局面,市场等待公司给出答案。

  (公司观察 文/昊)

责任编辑:公司观察

嘉能可 折旧 财务费用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2-19 西安银行 600928 4.68
  • 02-13 七彩化学 300758 22.09
  • 01-30 立华股份 300761 --
  • 01-29 福莱特 601865 --
  • 01-23 恒铭达 002947 18.72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