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市下半场 券商与股民的“活下去”

熊市下半场 券商与股民的“活下去”
2018年10月12日 22:30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

  来源:王雅媛港股圈

  作者 | 香江咀子

  资料搜集 | Cathy

  最近,招商证券也开始玩“活不下去”了。

  1

  10月8日晚间,一条消息在网上传开。消息称,为了“活下去”,招商证券下发通知,要求从10月起暂停异地路演,未经批准开展异地路演的,费用不予报销。

  第二天,招商证券知情人士进行了辟谣:这是研究所给分析师发的普通短信,这个短信十多年来每年三季度都要发,主要是为了催促大家报销。

  其实券商“活不下去”由来已久,招商之前是申万。事实上,从今年股市转差开始,券商就在酝酿着“活不下去”的戏该怎么唱。

  这……是在博同情吗?还是戏精本性又在爆发?

  “活下去”几个字最近火得很。起源于9月下旬万科年会那场“戏精”的表演。

  然而,须知戏精万科在哭着喊着“活不下去”之后,转脸就降价买楼,高调赔钱给业主,并继续到处拿地。哪里是“活不下去”,分明是活得比以前更蹦跶了。

  那么,这一轮券商“活不下去”之后,又要唱哪出呢?

  2

  券商究竟活不活得下去,我们不用看新闻,看看统计数据就知道。

  ① 营收利润

  2018年上半年,熊市大行其道,A股跌跌不休,日成交量屡创新低,超400支股票日成交量不过千万,券商佣金收入遭受大面积重创,往日的利润“奶牛”在寒冬中堪比“黄花瘦”。

  于是,我们看到国内二级市场受流动性、国际贸易等因素影响超预期回调,上证综指跌幅13.9%,中小板指跌幅14.26%,创业板指跌幅8.33%,市场整体交易活跃度较2017年下滑。

  看来,经纪业务是不行了;那么投行业务情况如何呢?

  2018年上半年,IPO从严审核,过会率下降。

  根据中信证券提供数据,2018年上半年,A股市场股权融资规模人民币7,051.40亿元,同比下降18.93%。其中,IPO 募集资金规模人民币931.34亿元,同比下降25.81%;股权再融资规模人民币6,120.06亿元,同比下降17.78%。

  所以,在经纪业务惨遭滑铁卢、证券投资业务戴上紧箍咒的双重夹击下,32家A股上市券商在八月底交出了2018年上半年的不合格“作业”:这32家券商合计总营业收入为1219亿元,同比下降7.9%,怎一个“惨”字了得。

  半年报显示,32家上市券商实现净利润340亿元,同比下降23%,下滑速率遥遥领先营收的下滑速率,后者速率近乎前者的3倍之多。

  券商们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双大幅度下滑,直接进入“冰窖”。

  针对此种现象,某券商分管经纪业务负责人是这样解释的:人力成本及固定支出没有随着经纪业务数据的下滑而下滑,即成本的调整步伐跟不上收入的快速下降。

  ② 降薪裁员

  为了缓解净利润的滑坡力度,“去产能化”在券商行业流行开来,实则是降薪裁员的另一种洋气表达方式,而券商从业人员则成了“去产能”的人。

  一位长江证券人士曾对媒体透露,有很多一年合同到期了都不续,变相裁员。据说申万宏源是今年最早进行裁员降薪的券商,广发、国泰君安等券商紧跟其后,掀起了大规模的裁员降薪潮。

  下图为历次裁员降薪传闻:

  甚至百度上随便一搜,也是铺天盖地的降薪裁员资讯。

  半年财报显示,32家券商在2017年底为200,021人,到今年上半年减至198,242人,人数减少1,779人。其中招商证券在裁员上毫不手软,裁员最多,比去年末减少725人,在职员工数为9,908人,减幅达6.82%。浙商证券、东北证券、国海证券、中信建投等4家券商员工人数减少数也超过500人。

  在净利润大滑坡面前,再怎么精兵简政也是杯水车薪,裁员不够,降薪来凑。

  裁员仍然无法抵消营收的下降,最终只好在通过少发奖金来弥补,结果就是降薪。山西证券降薪最凶残,降幅高达50%,降幅排前列的还有浙商证券、西部证券、第一创业和华西证券,降幅都在30%以上。

  而总体上,券商行业应付薪酬同比下降1.32%,降薪后人均半年薪酬为31.32万元。

  3

  从上面的数字看,券商的收入似乎是在持续性下跌。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券商是靠行情吃饭的周期性行业,“三年不开仓,开仓吃三年”,每隔几年就有一次牛熊轮回,从业人员的收入与生活也随之有所起落。

  然而在最差的年份,即使券商面临降薪裁员、营收利润滑坡的局面,但瘦死的骆驼仍然比马大。熊市中,券商们的口袋虽然变小,但绝对不会干瘪。且高收入阵营里,券商从未缺席。其实券商的日子并不难过。活不下去,可能只是活得太好的人的一种故作骄矜罢。

  A. 收入递减,仍超越金融业同行

  2015年,是券商行业的牛市时期,券商收入和利润都开创了历史以来最高水平,资本市场牛气冲天,成交额突破万亿,迎来了“开仓吃三年”的局面。

  证券公司全年总营收高达5,751.55亿元,同比大幅增加120.97%;

  实现净利润2,447.63亿元,同比大幅增加153.50%,这波666;

  净利率为42.56%,大幅提升5.46个百分点;

  行业净资产收益率为16.86%,上升6.37个百分点。

  得益于牛市的推动,券商从业人员收入收入水涨船高,赚得体满钵满,年终奖被爆人均百万,曾有中信建投员工600万的年终奖刷屏社交网站。这一年,券商人均年收入63.06万元,银行人均年收入33.80万元,保险人均年收入14.85万元。

  随后,经历了2015下半年到2016年初的熔断。2016年之中,有人开始哭穷。这一年,券商人均年收入43.04万元,同比人均年收入降低28.33%,银行人均年收入34.27万元,保险人均年收入18.03万元。

  2017年是不温不火的行情,券商员工自嘲为穷屌丝,收入比牛市少了三分之一。这一年,券商人均薪酬为40.75万元/年,同比人均年收入降低5.32%,银行人均年收入36.65万元,保险人均年收入18.75万元。

  银行和保险虽然和券商同为金融行业,但券商多年在收入上领跑隔壁银行和保险。

  虽然,券商人均年收入逐年下降,即使银行和保险人均年收入逐年上涨。但是,券商每年人均年收入仍然实力碾压银行和保险。只是没有之前撸得那么多了,便假惺惺在这里哭穷,券商们,你们有想过银行们、保险们的心理阴影吗?

  B. “低薪酬”,仍碾压工薪阶层

  上半年,人均31.32万的券商人戏称自己为“低薪酬”。这让一向被券商收入甩开几条街的其他行业情何以堪?

  不妨看看调查数据。

  根据《中国工薪阶层信贷发展报告》数据,在全国约2亿人的工薪阶层人口中,有3成工薪阶层的年均工资性收入不超过3万元,人平均年收入为5.7万元,中位数为4.3万元。 工薪家庭的年平均收入为15.4万元,而非工薪家庭只有7.9万元。

  中国普遍低收入是事实,今年上半年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063元,虽然同比增长8.7%,但这也意味着人均一个月只有2,300元。

  好吧,中国地域辽阔,收支不平衡在所难免,总有地区收入高,于是我们找来了中国人均收入最高的北京,发现月薪过万仍是一大关。

  4

  看到这里,不少读者已经开始“会心一笑”了。

  又是这种明明活得滋润得不得了,却在哭穷,被人识破之后又来辟谣的套路。

  这种套路我们见得太多太多太多太多了……

  扫一眼数据,证实了我们的判断,CMS就是在装逼。

  从2014到2017年,最差的2016年,员工人均薪酬也在30w的水平,平均到月是2.5w。这算是哪门子“活不下去”。

  但我们还是好奇地看了看招商内部的人们怎么说。

  打开了从一众“招商诗人”(招商人向来文采斐然,动辄吟诗一首,针砭时弊,故而得到“招商诗人”的美名。)的诗集,感受到一种风骚背后的无奈。

  下面摘抄几段,跟大家分享:

  一曲《鹧鸪天》愁肠百转;

  四言同音字,堪比《尚书》;

  七绝流畅得不得了;

  填词不输苏东坡;

  在这里,似乎招商人确实有着一种隐隐的焦虑,好像生计并不容易。虽然还有心情作诗,没到“活不下去”那么惨,但似乎这首诗做完,就要“活不下去”了。

  难道是少年不解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怎么回事……

  5

  仔细想想,从公司到员工,都在大唱“活不下去”,且公司和个人“活不下去”的原因完全不同,其背后的用意也有所不同;但相同的是,这些高唱“活不下去”的人和公司,好像活得还不错。

  先说公司。

  公司,尤其是大型公司、行业内龙头或垄断地位公司的话,大多数可以反着听。

  比如谷歌经常在年报中说,“互联网行业准入低、门槛矮,是一个竞争很激烈的市场;同行竞争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压力。”

  但我们都知道谷歌是巨头,是毫无疑问的垄断者。对于竞争者,实在打不过,买下来就可以了。所以它没什么好过度担忧的。

  但还是要对外说,“我们活得很惨,已经快不行了……”

  相反,那些刚刚成立的,还在烧投资人钱的初创公司,却总在不厌其烦地强调:“我们拥有核心流量,我们具有市场垄断性优势,我们有很高的护城河。”

  这真是资本市场一个有意思的现象。

  中国目前,宏观环境紧缩,经济面临下行风险。

  在这种时候,大唱“活不下去”的,我们却发现都是大公司、行业龙头、以及国企;而那些真的活不下去的小公司或私营机构,就算了为了给自己找一个不错的买家、开个好价钱,也会打肿脸充胖子,说“我们如何如何牛逼”。

  二者逻辑是不是同出一辙?

  你可以说这是“心机”、是“戏精”,但更多的也许是出于无奈,以及一种普遍的商业策略。因此,公司哭穷,多数情况是“三分真七分假”。

  相反,员工哭穷,真实性可能会高一点。然而哭穷的是证券行业人员,我就怎么都敢不信了。

  券商是收入变化年际差别较大的行业,行业内部、公司内部分配的“马太效应”较强。在行情好的年份,大家都赚钱;而在不好的年份,往往靠固定工资和股权期权的董监高,其收入和福利下降有限,而那些靠销售或业绩提成的基层员工,收入就大不如前了。

  毕竟按照券商业的平均水平,基本工资与学历挂钩,硕士的定级工资也不超过7,000元,而已。如果提成和奖金都取消的话,在中国,这个水平应该是只够吃饭和应付一些简单的消费。

  此外,证券公司的员工在中国可以算是中产了。而中产的特征,大多数可以概括为“三奴”:车奴、房奴、BB奴。

  根据北京的消费水平,为了供车子、还按揭、以及养孩子,一个月入5万券商员工的家庭可能很难存下钱来。此外,熊市中维护客户、积累人脉的隐形开销成本甚至比牛市更大;这样一来,奖金和花红大幅度削减,靠基本工资,生活确实比较艰辛。

  但是,只要经历一次牛市,上面这些凄惨度日的状况就会一扫而空。牛市为证券从业者积累的财富,怎么夸张都不过分。

  例如,轰轰烈烈的2015大牛市……

  6

  有人戏称,中国人喜欢数别人的钱。

  的确,当从媒体到民众都在大张旗鼓地讨论地产公司、讨论券商是否活得下去的时候,有谁真正关注过中国股市的真正参与者——股民——在熊市中活得怎么样。

  说到底,券商公司“活不下去”也好,券商员工“活不下去”也好,与投资者(股民)其实没什么关系。但津津乐道地讨论着他们活不活的下去的人群,却大多数都是一众股民。这真是一个讽刺性的关系图。

  那些唱着“活不下去”的券商们,证券从业者们,却没见几个活不下去的。牛市攒够了几辈子花不完的钱,到了熊市能够安然度过。而那些整日提心吊胆,日夜殚精竭虑,看消息、做分析、K线均线、MACD、金叉死叉……苦练各种股市神功的股民,却是割了一茬又一茬。

  都说考验一个人投资能力最重要的一条标准,就是看他能否成功地在熊市中存活。

  正如那句老话所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而这句话不客气的翻译版,叫做:韭菜有宿根,永远割,永远长。

  正是:愿聪明如你,在熊市下半场“活下去”,迎来牛市的春天。最起码要活过那些现在天天喊着“活不下去”的人。

  完。(更多熊市生存技巧请参考往日文章)

  ——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

  REVIEW

  ◆◆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白仲平

券商 股民 熊市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0-17 长城证券 002939 6.31
  • 10-11 昂利康 002940 23.07
  • 10-09 天风证券 601162 1.79
  • 09-27 迈瑞医疗 300760 48.8
  • 09-27 蠡湖股份 300694 9.89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