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导报
(记者 戴岳)日前,有关今年9月监管层下发了一份试点民营银行业务常态化和开展新业务的“58号文”的消息,正在银行圈广泛传播。
关于“58号文”的表述是:“拟允许营业满三年,且所在地省政府出推荐函的民营银行,试点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和员工持股计划,也可以在注册地的城市开设新的网点和分支机构,即放松‘一行一店’的限制。”
某民营银行工作人员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暂时没有收到这份“58号文”,“我们也是在报道中看到的。”
不过,有多名消息人士表示,“58号文”已经在下发中,这份文件也的确是有关试点民营银行业务常态化和开展新业务的。
从2014年试点开始,已有17家民营银行陆续获批。而首批开业的微众银行、华瑞银行、民商银行、金城银行和网商银行等5家民营银行运营已超过3年。也就是说,目前满足“58号文”中开业满3年以上的,只有首批5家民营银行,山东的蓝海银行等并不在其中。
经济导报记者发现,目前开业的民营银行虽各有千秋,但与传统银行相比,业务模式都颇为单一。受“一行一店”的限制,民营银行在存款吸收上面临较大掣肘。目前,民营银行存款吸收大多是对公或同业资金。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末,网商银行总资产突破千亿,实现净利润3.32亿元,但其对于同业依赖程度很高,2017年该行发行同业存单527.5亿元,今年计划发行300亿元。
因此,不少民营银行人士对“58号文”都颇为期待,允许资产证券化能拓宽民营银行的融资渠道,对各类民营银行都是利好。
值得注意的是,飞速发展的同时,民营银行迎来换帅潮,这难免让人们担心:是不是民营银行的春天已经过去了。据统计,今年以来已有福建华通银行、重庆富民银行、吉林亿联银行、湖南三湘银行、上海华瑞银行、武汉众邦银行6家民营银行董事长或行长一职出现变动。
有分析人士指出,民营银行业绩存在分化,盈利能力排名中下游的民营银行在2017年过得并不轻松。根据原银监会数据,截至2017年末,17家民营银行合计总资产为3381.4亿元,同比增长85.22%,其中各项贷款余额1444.17亿元,增长76.38%。2017年民营银行总计实现净利润19.67亿元。而仅微众银行一家的净利润就占到民营银行去年净利润的七成多。
责任编辑:谢海平
热门推荐
收起![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http://n.sinaimg.cn/finance/72219a70/20180103/_thumb_23666.png)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