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索征集令!】你吐槽,我倾听;您爆料,我报道!在这里,我们将回应你的诉求,正视你的无奈。新浪财经爆料线索征集启动,欢迎广大网友积极“倾诉与吐槽”!爆料联系邮箱:finance_biz@sina.com
爆仓警报又拉响 上市公司股东上演“解押潮”
王娟娟
[10月8日以来,至少已有83家上市公司股东选择了解除质押。而在这之中,就不乏因券商等机构因市场下跌,要求上市公司提前回购的。]
A股的再一次大跌,将爆仓风险再度推到了上市公司和它们的大股东面前。当初大胆“加杠杆”的上市公司则深感压力,有能力者相继开始筹钱解押。
第一财经据公告不完全统计,10月8日以来,已有80余家上市公司股东公告解除质押,以避风险。而其中不乏因券商等机构因市场下跌,要求上市公司提前回购的。
有上市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股权质押风险已成公司目前的“第一压力”。“一旦公告跌破预警线,股价就会开始下跌,与其坐等爆一点补一点,不如暂时先解除质押。”他表示。机构人士则认为,上市公司的质押比例已成为其衡量股票是否可以买入的主要标准。比起被机构平仓,上市公司股东主动解押将更具“降杠杆”成效。
补仓陷入糟糕循环
股权质押过往是大股东的融资利器,但当市场低迷,股价跌跌不休之后,却是不断席卷股东的同一种“杠杆之痛”。
10月9日,聚灿光电(300708.SZ)控股股东潘华荣由于股价不断下跌,年内第二次触及平仓线并补充质押。爆仓警报并未因此解除,10月10日晚间,该公司公告,潘华荣再将50万股补充质押。10月11日,聚灿光电遭遇跌停板,而这一跌停板后,潘华荣很大可能将再度面临爆仓。
“我们虽然还没到要补充质押,但压力也很大。”江浙某上市公司负责人对记者表示,今年以来,股权质押的风险让很多上市公司大股东寝食难安,在不断下跌之中,平仓风险暴露—股价下跌—补仓—继续下跌—风险再起……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避免的糟糕循环,对于许多高比例质押的公司而言,更被逼到了无股可押的地步。
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9月18日最新数据(每周最后一个交易日日终更新)显示,A股目前有143家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比例在50%以上,16家公司股权质押比例在70%以上,而这16家公司中,除了上市不久的三六零以外,今年以来股价均出现大幅度下跌,平均跌幅近50%。
数据显示,银亿股份(000981.SZ)目前记录在案的质押笔数109笔,质押股份数量共计33.10亿股,市值约186亿元,占其总股份的比例高达82.18%,质押比例冠绝A股。
此前,银亿股份控股股东银亿控股以及一致行动人也是公司第三大股东熊基凯先后收到天风证券、云南国际信托、华鑫证券、申万宏源、东北证券等五家机构通知,两者所质押的部分股份即将面临平仓、违约处置风险,合计股份共4.09亿股将面临被动减值,占银亿股份总股份的14.65%。
巧合的是,在平仓风险来临后,银亿股份公告因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事项,开始停牌,至今尚未复牌。9月下旬,银亿股份公告,将作价2.07亿元转让控股子公司上海银月置业51%股权。银亿股份被外界质疑,因爆仓风险而停牌,重组则是个幌子,日前,公司已被深交所催促复牌。
暂时的停牌或可躲过一时的平仓,而正在交易的公司没有这般幸运。10月10日,邦讯技术(300312.SZ)公告,控股股东张庆文于9月28日被动减持9.7万股,实际上,5月22日以来,张庆文及其妻子戴芙蓉因股权质押触及平仓、发生违约,已遭遇华泰证券、东方证券、信达证券等券商多次平仓处置。
股东纷纷主动解押“降杠杆”
上述上市公司人士对记者表示,如果股价继续下跌,他将考虑将股份主动解押,实际上,在此之前,其已在某机构的要求下,提前解除了一笔质押。
“现在机构给的压力也比较大,有些比较保守,要求提前回购,有些会选择解押了换一家。”该人士透露,由于目前资金端业务要求严苛、展期变难,加之市场大跌,不少尚有实力的上市公司控制人已经开始主动解除质押。
第一财经根据公告不完全统计,10月8日以来,至少已有83家上市公司股东选择了解除质押。而在这之中,就不乏因券商等机构因市场下跌,要求上市公司提前回购的。
10月12日晚间就有华策影视、中洲控股、阳光股份等近20家公告解除质押,降低质押比例。
以华策影视(300133.SZ)为例,其控股股东大策投资近日将质押于中国进出口银行的2560万股一次性解除质押。本次解除质押后,大策投资尚有2.17亿股处于质押状态,占其所持有公司股份比例为61.54%。
更有个别公司选择将质押股份全部“解除风险”。安达维尔(300719.SZ)第二大股东常都喜将其质押在券商的479万股份解除质押。解押后,其持有上市公司15.02%的股份,无一股质押。
“不少质押都出现了合同违约,而且往往爆仓一次的公司会接连爆仓。”一券商人士对记者表示,市场低迷,补仓已成为一个权宜之计,向市场传达出股东的资金实力,但等到下一次下跌,爆仓风险会再次来临,等到需要平仓之时,股价陷入下跌泥潭,资金方处置也将面临风险。在此状况下,券商、银行等资金方已开始要求上市公司股东提前回购,解除质押。
实际上,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比例已开始影响买方的投资决策。“现在如果买一只股票我会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关注质押比例,高的肯定不碰。”上海一私募董事长认为,上市公司股东主动的解押潮,将更具备去“去杠杆”效果,对于股价也将更有支撑力。
责任编辑:李锋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