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京东百度拟赴港二次上市 中概股回归热潮或起

传京东百度拟赴港二次上市 中概股回归热潮或起
2020年04月29日 17:34 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重磅丨传京东百度拟赴港二次上市 中概股回归热潮或起

  经历了今年上半年美股熔断、中概股行情不振之后,一批中概股回归港股的消息开始密集涌动。

  4月29日消息,据媒体报道,京东日前已秘密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此次发行可能筹集至少20亿美元,交易最早可能在今年下半年完成。

  据证券时报消息,参与京东赴港上市的消息人士向其确认,京东目前正在安排赴港上市事宜,并且已经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文件。不过该消息人士指出,目前京东的募资额尚未确定。

  京东并非孤例。事实上,早在今年1月初,百度和携程也传出将在港交所二次上市的消息,近期亦有消息称百度和携程二次上市正在加速推进,近期将正式向港交所递表。

  随着港交所改革、阿里巴巴完成在港股二次上市及中概股在美陷入信任危机,中概股回归热潮或将来临。

  截至目前,京东、百度方面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对此消息“不予置评”。港交所则就此回应称,不评论个股,但欢迎所有符合相关上市规则的公司来港上市。

  美股动荡

  美股市场疫情以来的不稳定性,以及近日中概股在美股遭遇“猎杀”,或加速了中概股的回归潮。

  3月9日,美股开盘后迎来暴跌,标普500指数跌7.47%,触发第一层熔断机制。这也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股首次熔断,引发全球资本市场动荡和中概股集体走低。

  此后至3月18日,美股三次触发熔断机制。也就是说,历史上共发生了5次的美股熔断,有4次发生在今年3月。

  美股整体动荡,中概股也难以保全。据21世纪经济记者统计,3月9日至3月19日,京东股价大跌11.74%,振幅达24.62%;百度股价则大跌21.21%,振幅达26.31%;阿里巴巴股价跌11.61%,振幅达18.30%。

  此外,瑞幸财务造假事件使得中概股遭遇信任危机。

  2月1日,著名调查机构浑水研究发布了一份调查报告,直指瑞幸咖啡捏造公司财务与运营数据。4月2日,瑞幸自曝财务造假,伪造金额约22亿元。截至4月7日瑞幸停牌,瑞幸股价累计跌83.85%。

  当地时间4月22日,美国证监会主席杰伊·克莱顿(Jay Clayton)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甚至提醒投资者近期调整仓位时“不要将资金投入于中概股”。尽管杰伊·克莱顿的发言并不具有法律效力,但其言论仍然影响了中概股的走势及市场对中概股的信心。

  而在瑞幸曝出财务造假的消息后,短短一周内,有多家中概股面临不利消息。

  4月7日,做空机构狼群研究(Wolfpack Research)发布直指爱奇艺财务造假的报告,称爱奇艺虚增收入、夸大用户数量,并用虚增的费用和资产价格掩盖实际收入的不足。4月8日,好未来教育集团(TAL.N)自曝称,在内审过程中发现一员工与外部供应商伪造合同,夸大公司销售数据。香橼公司则将目标锁定跟谁学,称其认为该公司“高达70%的营收是虚构的”,呼吁应当暂停跟谁学股票交易、并进行调查。

  尽管面对做空,包括爱奇艺、跟谁学均坚决否认相关消息,但依然架不住股价走颓。

  21世纪经济记者统计,4月28日,阿里巴巴、百度、爱奇艺、携程股票收盘价分别为201.15美元、97.13美元、24.47美元、16.65美元,自3月2日以来跌幅分别为3.29%、19.04%、25.77%、19.4%。京东28日报收43.58美元,自3月2日以来涨13.17%。

  回归热潮

  在美股动荡及中概股不振的大背景下,回归港交所进行二次上市或成了优质中概股的选择。

  事实上,曾经有不少新经济公司希望能够在港股上市。因为香港距离内地更近,更接近这些新经济公司开展业务与服务的“主战场”,其公司价值也更容易被相关市场的投资者所理解。不过在过去,这些科技公司赴港上市的主要阻碍是“同股不同权”的限制,导致许多公司最终不得不远赴美国。

  不过相关障碍已经在近两年内得以扫清。2018年4月24日,港交所正式公布了《新兴及创新产业公司上市制度》,针对以香港为第二上市地点作出解释,并容许“尚未通过任何主板财务资格测试的生物科技发行人”上市、容许“不同投票权架构公司来港上市”,并“新设便利第二上市渠道接纳大中华及海外公司来港作第二上市”。改革于2018年4月30日正式生效。

  这次改革为中概股赴港二次上市铺平了道路,阿里巴巴在港交所顺利上市便是此次改革的一次成功的实践。

  公开资料显示,阿里巴巴于2007年11月6日在港交所上市,发行价格为每股13.5港元。2012年6月20日,阿里巴巴以与发行价相同的美股13.5港元退市,并于2014年9月19日赴美上市。

  时隔七年,2019年11月26日,阿里巴巴再次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发售价为176港元,当日开盘报每股187港元,涨6.25%,夺走了腾讯港股“股王”的宝座。自去年11月26日至今年4月29日,阿里巴巴股价累计涨5.06%,每股均价为198.781港元,

  阿里巴巴重返港交所,成为中国首个美股港股上市的互联网公司,有利于带动中概股的回归潮。根据中金发布的报告,约有包括京东、百度、网易、百胜中国等在内的19家在美上市的中概股符合条件回港进行二次上市。

  中金方面认为,中概股愿意回归香港或A股,主要考虑到业务发展有融资需要、增加股份流动性、靠近本土市场、能取得更好估值,以及在新中美关系下减少所需面对的监管风险。

责任编辑:马婕

中概股回归 京东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5-08 浩洋股份 300833 --
  • 05-07 豪美新材 002988 --
  • 05-06 金博股份 688598 47.2
  • 05-06 吉贝尔 688566 23.69
  • 05-06 晶科科技 601778 4.37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