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洋:经济抗疫需要政策目标精准、手段超常规

2020年05月03日22:04    作者:姚洋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姚洋

本文根据北大国发院院长姚洋4月23日在国发院-百分点数据智能与国家发展实验室首场在线公开论坛上的分享整理。本次论坛主题为全球疫情下中国经济的挑战与机遇。

  中国的疫情爆发得最早,但控制得比较成功,用时相对短。3月中旬之后,全国大部分省市复工复产,除北京、武汉之外,其他省市基本全面自由活动,经济开始恢复。但从统计数据看,中国经济下行压力非常大。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居民可支配收入同比下降4.6%,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9%。这些数字都是改革开放以来从未见过的。

  全世界经济在一季度的下降幅度,超过了大萧条时期同时段的下降幅度。当然,大萧条持续的时间更长,但显然这次危机的短期烈度要超过大萧条,所以经济下行压力非常大。

  危机对消费的打击百年不遇

  面对如此猛烈的危机,我们在找解决方法之前,应该先明白经济下行的症结何在,因为这次经济下行和以往不一样,解决之道没有可直接参考的路径。

  改革开放之后我们经历过几轮经济下行,但我们从未出现过消费下降,而且是如此大幅度的下降。哪怕在2014年和2015年,以及1998年和1999年的经济动荡中,我们依然保持了7-8%的消费增速。居民收入水平也从来没有下降过,但这次居民可支配收入下降了4.6%。这预示着之前的老办法不灵了。

  这次经济下行最重要的原因是需求不足导致企业订单不足。进入4月份,几乎所有地方都在复工复产,但城市中的服务业复工仍然比较低,其原因是居民消费不足。根由何在?

  首先,人们经过这次疫情冲击之后,心态发生改变,能不上街就尽量不上街,这样消费就很难上去。因为网上零售只占全部零售的20%左右,绝大部分消费还在线下。很多零售必须依靠线下体验,比如买汽车要去4S店亲身体验,买电器要逛商场看看。现在线下活动大大减少,最终导致消费需求不足。

  其次,尽管解除了服务业开工管制,但防疫工作抓得还是比较紧,一旦消费场所出现一例感染,恐怕那里就要被关停整顿。启动营业需要很大成本,关停之后重新的启动成本更高,所以商家开业都有顾虑。

  先救“穷人”和中小微企业,再救GDP

  低收入人群和中小微企业,是制约消费恢复的重要原因。有了对症分析,我们来看目前政府的几种办法,哪种更有效。

  首先是信贷和财政政策。这是中国政府对冲经济下行的主要政策组合。

  信贷政策在消费仍然增长,订单尚可的情况下,一般会有不错的效果,因为企业缺的只是对未来的信心,放松银根提供更多信贷可以刺激企业的信心,让企业增加投资,促进经济复苏。但这次不一样,居民没有需求,企业也就没有订单,再给企业发放贷款就没有多少用。中小企业卖不出东西,他们借钱发工资维持企业运转也只是白白增加欠债。所以信贷对中小企业的救助作用很有限。

  再看财政政策。中国的财政政策主要指基建,这次又加了新基建和一些免税措施。新基建已经成为热点话题,基建当然可以直接提高有效需求,修地铁、公共工程会提高对钢筋水泥的需求,对稳定GDP有效果,但没法救助经济中最困难的环节:中小微企业,也没办法救助最困难的人:失业和极低收入人口。

  有人可能会说,一个公共工程可以提供很多就业,这种想法还停留在几十年前。那时候老百姓收入极低,政府启动公共工程就能增加就业,因为人太穷的时候什么工作都愿意做。但今天不行,农村一天付100块钱都已经基本上雇不到人,因为好多人已经有了自己的专业,不愿意轻易改行,不愿意从事低收入水平的工作。

  至于给企业免税,也只对开工的企业有效果,对于那些没有订单、没有销售的企业,免增值税没任何好处。

  我们很多提振经济的公共工程收益率很低,当然,我这里指的是经济收益率,不是社会收益率。政府为什么还要建公共工程?理由是这些公共工程可以改善老百姓的长远福利。但眼前的问题是,老百姓更关切和更急需的不是长远福利,而是眼前的日子。与其投资这些长期工程、福利工程,不如不直接给老百姓发钱。

  有人可能会说,如果给老百姓直接发钱会养懒人。勤劳致富这个观念在中国根深蒂固,不过现在中国人均收入已经超过1万美元,中国人应该适度地享受生活,从这个观念里解放出来。

  发钱发券就是发解药

  在救助方式上,我的建议是给需要救助的老百姓直接发现金,因为他们的生活已经出现困难,一部分家庭已经借钱度日。

  北大家庭收入调查项目CFPS的调查数据显示,大概30%的中国家庭,平均每人每天收入不超过2美元,而10%的收入最低家庭,其净资产是负值,他们靠借债生活。现在停工三个月,很可能这些家庭就没有收入,生活难以为继,急需直接的现金救助。

  对于中产阶级,发消费券也有提振消费的作用,但不要规定额度。现在很多城市在发消费券,比如消费500元补100元,这有点别扭,好像逼着人家去消费。我们可以反过来操作,比如针对耐用型消费品,资助一些钱让大家去买,让老百姓觉得这是额外收入。

  直接发钱、发券救助老百姓,本身就是刺激经济,因为人们去消费,不仅买消费券上的东西,还会有连带消费,有乘数效应。西南财大的研究称,这个乘数能达到8,保守估计我认为3-5的乘数效应是有的。

  如果全国人均发1000元,总计需要1.4万亿元,如果这些钱都用于消费,加上乘数效应,最后拉动的消费规模相当可观。

  国务院已经在讨论如何救助贫困人口,很多地方政府也在发消费券。希望中央政府加大力度,发专项国债来支撑老百姓的消费。

  总之,疫情造成的经济下行非常严重,也非常特殊,用常规办法提振经济恐怕不足以有效拉动经济,我们的政策需要目标精准、手段超常规,使经济快速恢复,避免出现节外生枝的社会问题。

  (本文作者介绍: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张缘成

  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财经的立场和观点。

  欢迎关注官方微信“意见领袖”,阅读更多精彩文章。点击微信界面右上角的+号,选择“添加朋友”,输入意见领袖的微信号“kopleader”即可,也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意见领袖将为您提供财经专业领域的专业分析。

意见领袖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经济 新冠肺炎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网络文学盗版一年损失近60亿 侵权模式“花样百出” 香港诊所被曝给内地客人打水货疫苗 给香港人用正品 铁路部门下发买短补长临时办法:执意越站加收50%票款 优速快递董事长夫妻双双身亡 生前疑似曾发生争执 澳大利亚房价暴跌:比金融危机时还惨 炒房团遭赶走 五一旅游前10大客源城市:上海北京成都广州重庆靠前 五一假期国内旅游接待1.95亿人次 旅游收入1176.7亿 华为正与高通谈判专利和解 或将每年付5亿美元专利费 游客在同程艺龙订酒店因客满无法入住 平台:承担全责 花650万美元进斯坦福当事人母亲发声:被录取后捐的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