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金创新药财报

贝达药业君实生物均是国内知名创新药上市公司。两者2023年和2024年一季度业绩,相比往年均出现明显好转,尤其贝达药业扣非净利润连续实现较高增长。这背后主要受益于产品进入医保目录及新产品获批上市销售,以及加强对各项费用控制。

财报显示,2023年和2024年一季度,贝达药业营收同比增幅分别为3.35%、38.4%,扣非净利润同比增幅分别为768.85%、390.39%;君实生物营收同比增幅分别为3.38%、49.24%,扣非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6.23%、45.08%。

两者均比过去两年的业绩好转,其原因主要是医保对创新药的支持及相关主打产品适应症扩大的结果,这在未来创新药股票的投资中是重要指标。

业绩好转

贝达药业是一家由海归高层次人才团队创办的创新药制药企业。2016年11月7日,贝达药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目前,公司实控人为丁列明。

资料显示,丁列明博士毕业于美国阿肯色大学医学,曾为美国病理执业医师,是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专家、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总体组专家、浙江省特级专家。

自创立至今,贝达药业致力于新药研发和推广,以解决肺癌等恶性肿瘤治疗领域中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目前,公司已有五款新药上市销售。截至5月17日收盘,公司股价报收40.88元/股,总市值171亿元。

2023年,贝达药业实现营业收入24.56亿元,同比增长3.35%,净利润3.48亿元,同比增长139.33%,扣非净利润2.63亿元,同比增长768.85%。2024年一季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36亿元,同比增长38.4%,净利润9814万元,同比增长90.95%,扣非净利润8956万元,同比增长390.39%。

作为对比,贝达药业2021和2022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20.08%、5.82%,净利润同比分别下降36.83%、62.04%,扣非净利润同比变动分别为3.52%、-91.25%。

可以看出,贝达药业营收在经过2022年和2023年连续低增长之后,于2024年一季度重新恢复较快增长;扣非净利润在经历2022年下降之后,重新于2023年恢复高增长,2024年一季度继续延续高增长趋势。数据表明,公司业绩已经显著好转。

无独有偶,创新药企君实生物最新业绩也出现边际好转。

君实生物于2020年7月挂牌科创板上市,实控人为熊凤祥和熊俊。公司产品管线覆盖五大治疗领域,包括恶性肿瘤、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慢性代谢类疾病、神经系统类疾病以及感染类疾病。其中,公司正在销售的药物共3项,包括拓益、君迈康及民得维。目前总市值在300亿元上下。

2023年,君实生物实现营业收入15.03亿元,同比增长3.38%,净利润亏损22.83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22.98亿元。作为对比,公司2022年营收同比下降63.89%至14.53亿元,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亏损23.88亿元、24.5亿元。

可以看出,君实生物2023年营收增长已经转正,利润虽然依然亏损,但是相比2022年亏损幅度已经收窄,出现边际好转趋势。

2024年一季度,君实生物实现营业收入3.81亿元,同比增长49.24%,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亏损2.83亿元、3.07亿元。

作为对比,公司2023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59.47%,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亏损5.43亿元、5.59亿元。这说明,公司业绩2023年开始出现边际好转之后,在2024年一季度期间继续向好。

主打产品进入医保

贝达药业业绩好转,主要受益于产品进入医保及新产品获批上市。

贝达药业已获批上市的药品有5款,分别为:公司首款创新药盐酸埃克替尼(凯美纳)、盐酸恩沙替尼(贝美纳)、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贝安汀)、甲磺酸贝福替尼(赛美纳)和伏罗尼布(伏美纳),上市获批时间分别为2011年6月、2020年11月、2021年11月、2023年5月、2023年6月。前四款药品主要为肺癌领域用药,最后一款药品为晚期肾细胞癌用药。年报显示,营收增长驱动力主要来自贝美纳、赛美纳、伏美纳。

贝美纳快速放量,主要受益于其一线和二线适应症,自2023年起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对此,长城国瑞证券分析称,产品进入医保后的可及性大幅提升,叠加公司持续扩大产品差异化优势的影响,多项临床数据持续夯实贝美纳是中国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不二选择的市场定位,2023年产品销量快速提升。

2024年3月,贝美纳一线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得美国FDA正式受理,使其有望成为首款由中国企业主导在全球上市的肺癌靶向创新药。同时,该款药品的新增适应症“国内术后辅助治疗”注册性III期临床试验完成II-IIIB期受试者入组。长城国瑞证券认为,贝美纳当前处于快速放量阶段,术后辅助治疗的三期临床进展顺利、叠加海外市场的开拓,看好其持续增长的潜力。

赛美纳和伏美纳作为新产品,均是在2023年获批上市。其中,赛美纳的二线适应症和伏美纳,均成功纳入2023年国家医保目录,两款产品成为公司营收的新增量。

赛美纳为第三代EGFR-TK。在此之前,国内已有3款同类药物上市销售,分别为美国的奥希替尼、豪森药业的阿美替尼和艾力斯的伏美替尼。这款药物可以被称之为明星大单品,奥希替尼于2015年在美国上市后全球销售额呈快速增长趋势,2022年全球销售额达54.4亿美元。在市场空间足够大的情况下,东海证券认为,赛美纳2024年有望实现快速放量。

伏美纳主要用于晚期肾细胞癌患者。东海证券称,中国肾癌的发病人数从2016年的6.7万人增长到2020年的7.4万人,预计至2030年发病人数将达到9.2万人。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2016-2020年间,中国肾细胞癌药物市场规模从9.7亿元增长至17.2亿元,预计2030年增长至78.6亿元。除了肿瘤领域,贝达药业目前还积极探索伏美纳在眼科领域的应用,积极推进相关适应症研发进度。

从储备研发管线来看,2023年贝达药业研发投入10.02亿元,同比增长2.53%,占营收的比重为40.80%,在研项目20余项。

新适应症获批

君实生物2023年和2024年一季度营收分别增长3.38%、49.24%,主要受益于核心产品销售快速增长。

根据太平洋证券统计,君实生物2023年营业收入15.03亿元,其中产品销售收入11.91亿元、技术许可及特许权收入2.84亿元、技术服务等其他收入0.28亿元。其中,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8%,主要由特瑞普利单抗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5%至9.19亿元驱动。

2024年第一季度,君实生物实现营收3.81亿元,增长主要来自商业化药品销售收入的增长。其中,核心产品特瑞普利单抗于国内市场实现销售收入3.07亿元,同比增长56.82%。

特瑞普利单抗增长,主要受益于新适应症的获批和进医保。2023年12月,肺癌围手术期辅助治疗获批,为独家适应症。2024年起,新增3项适应症纳入新版国家医保目录。2024年4月,肾细胞癌一线治疗获批上市。截至目前,特瑞普利单抗共有8项适应症在中国获批,6项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与此同时,君实生物还在积极推动特瑞普利单抗其他适应症的研发上市。太平洋证券预计,2024年上半年特瑞普利单抗还会有两项新适应症获批,并以此推断2024年医保适应症有望扩至10项,其中4项或为医保独家适应症。

海外市场方面,2023年10月,特瑞普利单抗全线治疗鼻咽癌获FDA批准,成为美国首款且唯一获批用于鼻咽癌治疗的药物。这标志着美国商业化正式启动,太平洋证券预计该适应症销售峰值有望达到2亿美金。此外,特瑞普利单抗上市申请在欧盟、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获得受理,在印度、南非、智利、约旦上市申请已提交。

不过,在乐观预期背后,也要注意到PD-1单抗蓬勃的商业前景引来众多公司竞相参与其中,多家企业均有PD-1单抗获批上市,从而导致PD-1/L1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研发日益扎堆。君实生物的特瑞普利单新适应症能否如预期般放量,仍有待观察。

从研发管线来看,君实生物2023年研发投入19.37亿元,公司目前有近30项在研产品处于临床阶段,超过20项处于临床前阶段。德邦证券认为,公司研发管线顺利推进,增长可持续。

在产品发力等因素推动下,君实生物最终实现利润亏损幅度收窄,业绩边际好转。不过未来能否真正实现盈利,仍有待观察。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12.2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