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亿估值收入却为“零” 岩山科技并购转型智能驾驶遭监管追问

20亿估值收入却为“零” 岩山科技并购转型智能驾驶遭监管追问
2023年09月13日 18:55 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赵云帆 上海报道  9月12日,“2345导航”母公司岩山科技(002195.SZ)披露了此前公司筹划收购一家智能汽车算法企业“纽劢(Nullmax)”的关注函回复。

此前,岩山科技披露了并购案受让+增资收购细节。

按计划,上市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瑞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筹划以19.9亿元估值向纽劢增资,获得增资后该公司26.12%的股权。

同时, 岩山科技拟以18.8亿元人民币估值,向包括上市公司德赛西威(002920.SZ)在内的6个纽劢股东收购纽劢公司13.08%股权;再向纽劢两股东 Stonehill、Yanheng Limited 受让11%股权对应表决权,使得岩山科技形成对纽劢50.20%的表决权。

再加上公司此前已经通过关联方持有纽劢44.39%,整个收购流程完成后,岩山股份对纽劢的持股比例将上升至72.28%。

“交易旨在实现上市公司的战略转型,将上市公司的业务领域从互联网信息服务扩展到人工智能领域。”岩山科技在公告中指出:“标的公司作为一家专注于智能驾驶技术的科技公司,拥有丰富的技术经验和专业知识,其在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感知技术、智能驾驶工程化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然而,收购案披露不久后,公司即收到了深交所关注函。作为首个收购并表智能驾驶算法企业的上市公司,岩山科技受到关注的原因,却主要围绕这一估值近20亿的标的企业,目前却尚无任何财报确认的收入。

系出特斯拉

资料显示,纽劢为2016年在硅谷创立的企业,于2017年移师上海。

两位创始人徐雷、宋新雨系出原特斯拉自动驾驶研发部门,早年参与了特斯拉电动车辅助驾驶系统Autopilot的初期版本研发。

在目前市场主流的自动驾驶或ADAS路线图中,特斯拉的纯视觉路线,以及国内通过传感,网联,地图等分析实现的多传感融合方案,是目前两个最为主流的自动驾驶技术路线。虽然纽劢方面采用了视觉算法和多传感融合的综合方案——但也因系出特斯拉,视觉感知算法成为了公司行泊一体化量产的技术护城河和卖点。

“我们相对特斯拉而言,对中国一些复杂路况场景的适配度会更好一些,此外我们还能够在不同平台上去做方案,持续在赛道里面保持这种竞争力。”纽劢创始人徐雷在与公司投资者沟通中指出。

值得注意的是,纽劢的智能驾驶算法覆盖了英伟达的高算力平台和德州仪器(TI)行泊一体平台。同时,纽劢为德州仪器为数不多的战略合作对手,这与当前绝大部分智能驾驶企业的行泊一体方案采用Mobileye的芯片状态略有不同。

商业模式上,包括德赛西威等公司在内,目前绝大多数的上市智能驾驶企业围绕高算力自动驾驶域控,传感器等硬件配套作为主要智能驾驶产品体系。而如中科创达(300496.SZ)等借助软件、算法定义汽车的上市公司极其稀缺,真正意义上的自动驾驶企业在A股并不多见。

加上自动驾驶硬件配套企业往往存在业务条线“多而不精”的情况,前端算法往往会走“外包”的路子,这也给了类似纽劢这类企业切入智能驾驶Tier1供应商的计划。

根据岩山科技披露的投资者关系记录,纽劢目前业务围绕一次性开发收费和车辆授权费,已经确认的客户,包括主机厂商上汽,奇瑞、以及智能驾驶Tier1配套商德赛西威,经纬恒润(688326.SZ)。而大规模的与国内车厂的前装量产定点进行确认前的准备工作。

智能驾驶企业主要收入来源还是硬件,算法层面则主要围绕中间件的算法。”一位上市汽车Tier1配套企业人士告诉记者:“从目前市场的情况来看,自主性比较强的企业会选择算法自研,其他的会选择前端算法的外包,具体情况要看客户的需求。

零收入却估值20亿

一旦纽劢借助岩山科技成功实现曲线上市,那么A股智能驾驶板块无疑将多出一个“独特”的标的。

但是,在岩山科技披露增资收购计划之后,深交所却向公司的收购计划发去了关注函。

交易所关注的重点,围绕公司目前尚无任何收入,以及高商誉与业绩对赌的问题。

纽劢财务数据显示,公司在2022财年以及2023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均为0。与此同时,虽然纽劢与德赛西威的合作为前者提供了2955万元的预收款,但因量产供货进度尚未达到确认收入条件,约2788万款项仍报列于合同负债。

损益方面,纽劢2022年净利亏7525万元,2023年上半年亏损3713万元。

尽管出现亏损,但根据收购资产评估报告,纽劢按照收益法、市场法评估的股东全部权益分别为20.85亿元、19.97亿元,增值率分别高达1939.97%、1853.87%,而收购预计将造成的商誉或接近7亿元。

再加上岩山科技截至半年报仍有9亿商誉残值(此前收购计划已经减值约10亿),公司累计商誉在收购完成后或接近16亿元,一旦纽劢或其他被投企业经营不及预期而出现商誉减值,将公司业绩会产生较大影响。

根据评估机构对交易所关注函的回复,纽劢 2023 年下半年预测收入4127.36万元,全部为软件开发费收入,来源为公司预测能够于预测期获得客户验收合格的软件开发合同。此外,2024年度预测收入3071.4万元,其中软件开发费收入 1000.00 万元,授权许可费收入2071.40 万元。

此外,评估机构还指出,软件开发费收入为 2023 年预计能拿到的产品定点开发合同,为“根据公司提供的与主机厂的沟通进度来预测,截至评估报告出具日尚未签订开发合同。”而授权许可费根据 2023 年已经定点量产的合同,分别预测各个合同涉及的车型的采购量,按授权许可费的单价进行预测。

而对于2025年-2028年以后的预测,评估机构分别给出了高达294.24%,128.91%,63.31%的预测数据。基于以上预测,评估机构才给出约20亿评估价值。

事实上,根据记者向产业链方面了解的信息,即便主机与配套厂商已经签订了定点协议,但协议的推进方式,推进进度,以及车辆的具体销售数据其实都有待后市验证,最终能转化为收入的程度也存在较大变数。因此,收购成败无疑存在较高不确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在关注函回复中,为表“诚意”,并购双方已经将一旦纽劢出现的商誉减值的相关方补偿金额上限,从“因本次交易所获得的扣除税收成本后的现金对价”,变更为“因本次交易所获得的税前现金对价”。

(作者:赵云帆 编辑:巫燕玲)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9-19 三态股份 301558 --
  • 09-18 爱科赛博 688719 --
  • 09-14 恒兴新材 603276 25.73
  • 09-14 万邦医药 301520 67.88
  • 09-13 科强股份 873665 6.2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