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版酸梅汤出圈 中式养生成为消费新赛道

中药版酸梅汤出圈 中式养生成为消费新赛道
2023年09月13日 10:35 江苏经济报

酱香拿铁的热度尚未褪去,又一款茶饮开始风靡年轻人的朋友圈,那就是药房里的酸梅汤。不少年轻人拿着配方走进药房,仅需低廉的价格就能获得酸梅汤等传统茶饮的原材料。由于热度持续高企,以至于杭州市医疗保障管理服务中心专门发出告示称,“酸梅汤”等产品属于中药保健类饮品,不属于医疗保障基金支付范围。

如果说酱香拿铁的爆火是因为瑞幸和茅台两大IP强强联合带来的品牌效应,那传统中式茶饮的出圈则源于当下年轻人对养生的切实需求。从中药奶茶到传统茶饮,从针灸按摩到冬病夏治,中式养生相关产业也迎来了高速发展期。由此,不少中药老字号也加快了年轻化布局。

蔚然成风 中式养生变时髦

“一方面便宜又好喝,另一方面酸梅汤替代奶茶,会让我觉得生活更健康了。”在南京建邺区黄山路北京同仁堂内,消费者琳琳如此表示。不过,她也坦承,“确实有跟风的成分,我也是在小红书上看到以后才过来抓酸梅汤原材料的。”

“保温杯里泡枸杞”“熬最晚的夜,喝最补的汤”……尽管听起来很“朋克”,但无可否认的是,当代年轻人的“中式养生血脉”正在觉醒,这股养生潮催生出一条新中式养生赛道。据新华网发布的《Z世代营养消费趋势报告》,年轻人正成为当下养生消费主力军,平均每位城市常住居民年均花费超过1000元用于健康养生,18岁至35岁的年轻消费人群占比高达83.7%。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数据也显示,中式健康养生食品的消费者中,26岁至35岁消费者占比最高达35.2%。

“来了很多年轻消费者,不仅酸梅汤卖得好,像炖汤料、艾灸料、足浴料都开始走俏。”北京同仁堂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对我们也是个好事,不仅提升了业绩,也能让更多消费者感受到传统中药的魅力。”

除了去中药房抓药,三甲医院推拿科也成了年轻人体验中式养生的“打卡地”。“因为长期伏案工作,肩颈非常不舒服,后面发现江苏省中医院的推拿科效果很好,简直打开了新世界大门。”正在接受推拿的“90后”消费者袁加辉说。给他推拿的医生也表示:“最近来理疗的年轻人要比以往更多,大多数并没有太大的问题,不过提前养生有助于预防肩周炎等疾病的发生,也挺好。”

趁热打铁 药企加速“年轻化”布局

“春江水暖鸭先知”,不少药企嗅到了商机,针对性开展年轻化布局。有产业观察人士表示,在养生领域,年轻群体兼具高度的健康意识以及强大的购买力,这种趋势下,不少中药老字号强化了在年轻群体中的品牌形象建设,并进行了一系列品牌年轻化的探索。

自2021年起,北京同仁堂与爱奇艺、优酷等视频平台合作,先后在《风起洛阳》《功勋》等热播剧中投放广告,以进入年轻消费者视野中。同时,北京同仁堂还围绕五子衍宗丸、乌鸡白凤丸两大主推产品,打造了“衍宗”“白凤”两款形象IP,并举办各种花式活动,以彰显自身的年轻气息。

百年老字号宏济堂推出了阿胶速溶粉、阿胶糕等轻形态中药保健食品,以满足年轻消费者的需求。宏济堂总裁刘涛表示,药企可以推出一些针对年轻人需求的产品,例如针对熬夜、压力等问题的健康滋补品。同时,结合时下的潮流元素,推出与中医药有关的时尚单品,让年轻人在娱乐和消费的同时,接触中医药文化。

东阿阿胶则联名奈雪的茶,推出了奈雪东阿阿胶宝藏茶、奈雪东阿阿胶奶茶、东阿阿胶黑芝麻红枣糕三款联名产品及主题手提袋、杯套、胶带等限量周边。除此之外,东阿阿胶还通过亮相B站跨年晚会等新奇方式,在年轻消费者中不断提升知名度。

东阿阿胶总裁程杰表示:“我们把东阿阿胶的故事讲给年轻人听,同时通过现代科技、循证医学证明产品的功效。这是非常重要的品牌宣传过程,年轻人对老字号有了新的认识,将慢慢酝酿成为‘国潮风’。”

从业绩上看,东阿阿胶的年轻化战略颇有斩获,其2023年半年报显示,阿胶块市场份额明显提升,上半年整体营收达到21.67亿元;实现净利润5.31亿元,同比增长72.29%。东阿阿胶表示,将持续对年轻消费人群的渗透以及品牌时尚化、年轻化、便利化打造。

道阻且长 产业亦需慢打磨

年轻人对中式养生的热捧,虽然为中医药行业拓展了广阔的养生赛道,但相关产业的发展可谓道阻且长。

“很难说当前中式养生的热度不是一场风,可能来得快去得也快。”一位中药药企负责人表示,“观察此前一些中药百年老字号的爆款,与其说是成功的产品,不如说是成功的营销,这也算是对百年招牌的一种‘消耗’。”

以酸梅汤为例,据浙江省中医院数据,此次抢购酸梅汤的用户以年轻女性为主,女性用户占比达到了82.75%,17岁至30岁的用户占71.25%。在采访中,记者还看到有消费者一手拎着药房抓的酸梅汤,另一只手上还拿着酱香拿铁。可以预见,这种“伪养生”大概率会随着潮流的过去而衰退。

在中药版酸梅汤出圈之前,无锡南长街上有一家叫“百草间”的茶饮店,主打“中药茶饮”,将多种药食同源药材重新组合,熬煮调配成“药”汤做成养生饮品,曾一度吸引了不少消费者前往品尝。但是,“也只有在南长街这里才开得下去,噱头大于味道、中看不中用,适合游客打卡拍照。”有本地消费者坦言。此前一度流行的中药奶茶有同仁堂、童涵春堂、张仲景大药房等国药老字号跨界加盟,然而最终也只是流于形式、止于噱头。

此外,如何正确利用中医药也是中式养生发展的关键。“是药三分毒,不是随便来个人抓酸梅汤我就抓的。”北京同仁堂的药师告诉记者,“要么有医生的处方,要么你确实有对应的病症,不然乱喝反而损害身体。”

在业内专家看来,中式养生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固然是不断加强的,相应潮流也有助于传统中医药的普及,但相关产业的发展仍需用心打磨。

江苏经济报记者 樊 骏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养生 中药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9-19 三态股份 301558 --
  • 09-18 爱科赛博 688719 --
  • 09-14 恒兴新材 603276 25.73
  • 09-14 万邦医药 301520 67.88
  • 09-13 科强股份 873665 6.2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