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郭怡琳 于娜 北京报道
4月20日,博鳌亚洲论坛健康产业国际论坛开幕。本次由博鳌亚洲论坛、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组委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承办。
“近年来,传统医学创新高速发展。中医药企业越来越重视研发体现出中医药产业的蓬勃生机,期待未来企业更大力度参与传统医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的融合创新。”北京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乔延江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与此同时,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联合中国产业大脑和产业大数据领先者“火石创造”发布《中国中药工业创新报告》(下称《报告》),并揭晓企业创新力30强榜单。《报告》指出,伴随我国中医药振兴发展,中药工业迎来黄金发展期,创新路径逐渐明晰。
中药产业飞速发展
近年来,国家对于中医药的政策利好不断,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2016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正式通过,2017年7月1日起实行,作为第一步全面系统性法律,对中医药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并且国家开始陆陆续续出台中医药保护政策。
火石创造联合创始人潘志华指出,“今年2月国务院发布《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对中医药产业有详细的部署,同时医保对于支持中医药发展也有明确的指导意见。”
我国中医药不断发展振兴,中药工业迎来黄金发展期。2021年中药工业实现营收、利润双增长,增速也突破两位数。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407亿元,同比增长7.7%。
目前,中成药已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2021年中成药营收4862亿元,是1988年的95倍、1978年的570倍、1957年的6000倍。近三年中成药利润及利润率分别达到755.2亿元和15.53%。从流通销售看,2021年全国中成药类累计销售总额3748亿元,其中广东、北京、浙江等地位居前列。
受配方颗粒试点放开影响,中药饮片进入到快速发展期。2021年中药饮品营收突破2000亿元大关,利润已经翻倍。潘志华在会议中表示,中医药的产值随着疫情而增加,配方颗粒的产值尤为显著,头部的企业在国标和省标中的备案品种超过300个。
此外,最近三年间的中药IND、创新中药IND临床实验批准逐年增长。2021年,批准的34件中药IND,涉及13个适应症领域,适应症分布愈加多元化,其中消化、呼吸、妇科三个领域共计18件占比53%。
研发强度仍低
随着中药研发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中药企业研发投入持续加大,但研发强度(2022年前三季度为2.55%)仍低于医药行业平均水平(3.71%)。对此,《报告》称,由于中药新药研发长期套用化药标准,导致中药新药申请难度较大,中药企业研发积极性不高。
对此,潘志华介绍,2021年中药工业上市企业研发总投入突破100亿元,研发投入占比达2.91%。头部企业研发投入不断增长,中药工业上市企业TOP10研发投入占比从2019年的48.26%增长到了2022年前三季度的53.85%。
以创新投入能力看,2022年度30强企业研发投入费用总额为74.63亿元,较上年提升了8.30%。其中16家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实现了正增长,天士力、白云山和以岭药业稳居前三。而凯宝药业、太龙药业、普正制药,众生药业、康德药业研发人员占比均超过20%。
以创新产出量来看,30强企业合计持有2290项发明专利,19个上市创新药,44个临床试验在研,创新资源积累初见成效。此外,中药保密配方优势品种持续占据市场高地,创新力30强企业拥有安宫牛黄丸、片仔癀、连花清瘟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款重磅保密配方品种,未来也具备较好的成长性。
从中药上市企业布局看,长三角、珠三角和西南地区是主要集聚地。根据火石创造产业数据中心,从2017—2022年底,获批上市中药新药共计27件,其中天津、河北、北京、山东等环渤海地区获批上市中药新药12件,占比近半壁江山。
图注:《报告》评审专家代表乔延江与火石创造董事长金霞、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大会代表杨南川共同参与发布。
此外,《报告》提出古代经典名方、大品种二次开发、院内制剂转化是中药研发重要源头。未来,AI赋能、中药CRO、真实世界研究、中医药人才体系优化等或将成为中药工业创新发展的重点方向。此外,还需要政府、业界共同发力。
乔延江认为,随着中药研发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中药企业研发投入不断加大。围绕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创新驱动能力等维度,《报告》对中药工业企业创新力进行综合评价,揭晓了“2022年中国中药工业企业创新力30强”。其结果显示,企业积极推动中药创新,创新投入意愿强,但在创新成果产出和价值实现方面还处于发展初期,拥有较大发展潜力。
编辑:颜源 主编:陈岩鹏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