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与中交集团协同效应逐步释放 碧水源高质量发展战略转型迈开新步伐

[公司]与中交集团协同效应逐步释放 碧水源高质量发展战略转型迈开新步伐
2023年04月07日 13:29 全景网

  2021年,碧水源(300070.SZ)正式加入中交体系,成为中交集团中国城乡水务板块的重要力量。进入2022年以来,公司与中交系在战略协同、市场开拓、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协同效应都得到了进一步的释放,高质量发展战略转型迈出坚实步伐。

  2022年净利同比增长21.36%至7.08亿元

  拟10派0.3

  根据碧水源于4月6日晚间披露的财报,2022年1-12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6.90亿元;实现利润总额9.70亿元,同比增长16.11%;实现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8亿元,同比增长21.36%。

  报告期内,碧水源完成了年初制定的目标是,实现了较好利润增长的达成。对此,碧水源表示,公司紧抓机遇,在经济环境下行压力下,持续聚焦主业的战略导向,通过改革创新、重构发展战略、强化公司治理、优化组织结构、提升精益管理、激发市场活力、成功开拓新领域新赛道等,实现市场和业务稳步提升;此外随着公司运营项目逐渐进入稳定期,运营收入成为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因。同时,公司持续优化财务资源配置与资产,合理控制成本与费用,压控“两金”并做好减亏治亏系列工作,有效降低融资成本与资本负债率等,实现公司经营质效稳步提升,发展信心得到有效提振。

  业绩稳健增长的同时,碧水源还与一直关心并支持公司的投资者们共享高质量发展的红利。根据同日披露的权益分派预案,公司拟以2022年12月31日公司总股本3,624,209,363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30元(含税)。

大型MBR技术项目承建规模与数量跻身国际先进企业行列

  环保整体解决方案与运营服务营收双增

  天眼查信息显示,碧水源主要业务包括环保整体解决方案、运营服务、市政与给排水工程以及光科技整体解决方案。目前,碧水源是拥有在市政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自来水处理、海水淡化、民用净水、湿地保护与重建、河流综合治理等领域全产业链的高科技环保企业,并在污水资源化、高品质饮用水、海水淡化、工业零排、盐湖提锂五大主要板块进行深化应用。

  值得一提的是,碧水源自主创新研发的MBR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和MBR-DF双膜新水源技术,分别于2009年和2017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公司是全球范围内少数可大规模生产PVDF带衬增强型中空纤维膜的公司之一,且产量居国际前列,并在大型MBR技术项目承建规模与数量方面跻身国际先进企业行列。

  截至目前,碧水源参与了长江流域、黄河流域、首都水系、海河流域、太湖流域、巢湖流域、滇池流域、洱海流域、南水北调丹江口水源地等多个水环境敏感地区的治理,建成数千项膜法水处理工程、数百个国家水环境重点治理工程、数十座地下式再生水厂、多个高品质饮用水工程和海水淡化工程,亦成为“一带一路”的积极参与者,发力布局国际市场,并积极拓展盐湖提锂新能源赛道。

  报告期内,公司环保整体解决方案与运营服务分别实现营收50.86亿元、27.54亿元,对应较21年度增长6.08%与10.50%;光科技整体解决方案、市政与给排水则分别贡献5.25亿元与3.24亿元营收。

  全景网获悉,2022年期间,公司涌现多个优秀典型项目,引领行业标杆。其中,北京昌平区TBD再生水厂——昌平区规模最大的全地埋式再生水厂,实现全厂全面投运;山西晋阳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国内规模最大的全地下花园式污水处理厂之一,实现通水运营;湖南祁阳城乡供水一体化(一期)项目,解决衡邵干旱走廊农村饮水难题,获央视《新闻联播》报道;浙江嘉兴城东再生水厂二期(扩容)工程——浙江首座执行准Ⅲ类标准的再生水厂,进入商业运行期;长沙梅溪湖(雷锋)水质净化厂,被授予“低碳化——能源集约利用标杆污水厂”;西安经开草滩污水处理厂,入选“市政污水治理优秀案例”;北京窦店再生水厂,入选“水环境治理优秀案例”;北湖污水处理厂及其附属工程,荣获“湖北省建设优质工程(楚天杯)”。

  科技创新 立身之本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提升核心竞争力

  经过多年技术研发与创新积累,碧水源已发展成为集膜材料研发、膜装备制造、膜工艺应用于一体和数字化水务运营两大优势的高科技环保企业,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产业链膜技术(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在核心技术、产品和水务运营能力上具有显著优势。

  全景网了解到,创新作为碧水源的灵魂和发展源泉,也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碧水源每年投入销售收入约3%的资金用于技术创新和研发,致力于用核心膜技术紧紧围绕国家解决“水环境污染、水资源短缺、饮水不安全”问题提供务实的整体技术解决方案,通过技术及创意设计提供光科技整体解决方案。

碧水源表示,公司坚持以科技创新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膜技术创新作为立身之本,持续前沿技术研发,发挥高新技术、产品和服务优势,落实新发展战略,持续聚焦主业,深化巩固公司在水处理与膜技术领域的行业领先地位,积极拓展市场,加大技术创新研发投入,提升产品、技术与服务品质,持续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实力。

  2022年,公司共计投入研发2.59亿元;研发成果方面,报告期,公司及子公司新增专利76项,正在申请且被受理专利168项,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专利共计597项。

  凭借自身持续的创新能力、突出的市场业绩、专业的运营服务实力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等优势,碧水源跻身“全球TOP50水务公司”排行榜前列,连续12年荣获“水业十大影响力企业”荣誉称号,在“2022中国环境企业50强榜单”中位列第12位,在“2022北京高精尖、制造业和企业100强榜单”中分列第11、22、72位。此外,碧水源还被工信部评为第一批工业产业绿色设计示范企业和“绿色工厂”,产品先后入选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国家绿色技术推广目录,国家鼓励的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目录,北京市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目录,北京市水污染防治技术指导目录,北京市节能低碳技术产品及示范案例推荐目录等。公司的膜技术产品荣获中国专利奖、中国环保机械行业协会金奖、中国膜工业协会科技一等奖、中交集团科技进步特等奖;入选中交集团十大核心技术、中交集团绿色低碳技术。

  运营能力方面,截至目前,碧水源膜技术涉及水处理总规模超2,000万吨/天,每年可为国家新增高品质再生水超70亿吨,成为我国实现污水资源化的骨干力量。

碧水源强调,公司将继续通过强大的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及管理模式的创新不断发展前进,立志成为一家有灵魂的创新型环保领军企业。

  紧扣“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两条主线

  2023经营聚焦十大方向

  根据发展战略,碧水源将围绕新型城镇化建设、城乡融汇发展、水厂运营向更高要求迈进、科技创新助力转型升级四个方面践行国家战略。同时公司将紧抓国家深化实施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等政策的良好机遇,发挥公司在核心技术和市场地位方面的领先优势,将公司发展成为一家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膜技术高科技环保企业,全面参与全球水处理技术市场的竞争,并成为我国解决水污染、特别是为黄河以北地区解决水资源短缺和实现全国污水资源化及提供饮用水安全保障的强有力骨干与中坚技术力量,努力打造成为国内行业技术领军,国际享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水务环保旗舰。

  2022年,是碧水源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是公司管理纳入中交体系、公司治理向混合所有制转变的首个完整实施年。公司扎实推进改革创新,重构发展战略,强化公司治理,优化组织结构,提升精益管理,激发市场活力,开拓新领域新赛道。

碧水源在其22年度财报中透露,2023年,公司制定的生产经营目标为:全面完成“一利五率”目标,实现“一增一稳四提升”,“一增”即确保利润总额增速高于全国GDP增速,力争取得更好业绩;“一稳”即资产负债率总体保持稳定;“四提升”即净资产收益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全员劳动生产率、营业现金比率4个指标进一步提升。

  为全面达成上述生产经营目标,碧水源将从“强化战略引领,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推进改革发展,确保公司战略高质量落地”“强化科技创新驱动,不断提升核心竞争能力”“提升市场开发能力,确保持续稳定增长”“强化运营精益管理,深入挖掘增长潜力”“强化工程建设管理,增强生产管控效能”“深化财务金融基础,促进质效提升”“推动资产结构优化,助力企业减负前行”“推动品牌与市值提升,增强价值创造能力”“强化党建引领,汇聚强大发展合力”等十大方向积极入手。

碧水源表示,公司将持续提升打造以膜技术为引领的世界一流水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巩固集膜材料研发、膜装备制造、膜工艺应用于一体和数字化水务运营“两个国际领先”优势;坚定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两条主线”;在污水资源化、高品质饮用水、海水淡化、盐湖提锂、工业零排“五大业务领域”进行重点发力;紧抓聚焦主责主业、产品持续领先、提升市场份额、做实项目管理、优化资产布局、强化价值机制“六大增长引擎”,通过相互协同联动,加速碧水源开创发展新征程,为解决我国城乡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问题提供技术和产业支撑。

碧水源强调,2023年公司将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市场,加大科技投入,聚焦硬核科技攻坚突破,在保持污水资源化、海水淡化、高品质饮用水等领域技术优势的同时,加大对盐湖提锂、工业零排、数字化建设等新赛道的科技研发。

  与此同时,还将继续加强在新领域的布局,寻求电力、钢铁、化工园区等新领域的合作机会,培育市场机会并形成经营成果,全力开拓新赛道。坚持“项目是利润中心”理念,坚持“开源节流、降本增效”,构建科技驱动型、标准引领型、质量效益型管理体系,持续提升项目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智慧化管理水平。

  此外,将继续落实集群化管理模式,坚持“扁平、贯穿、整合、精简”原则,减少管理层级,避免虚耗管理成本。公司将在社会、业务、专业、资本等领域重塑企业形象,把握发展机遇、理清发展环境、聚焦发展重点,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全景网 吴锐)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中国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4-11 晶升股份 688478 --
  • 04-11 中船特气 688146 --
  • 04-07 高华科技 688539 38.22
  • 04-07 颀中科技 688352 12.1
  • 04-07 北方长龙 301357 50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