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电子疲软“锂电”来补 深圳激光行业冰与火之歌

消费电子疲软“锂电”来补 深圳激光行业冰与火之歌
2023年02月28日 20:59 21世纪经济报道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石恩泽 深圳报道

激光被称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最亮的光”。目前激光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智能制造等领域,提升3C、锂电等产业的生产效率。

截至2月28日,根据申万三级行业分类,深圳6家激光公司,已有3家发布快报、2家发布预报。有的公司净利润暴涨超200%,有的公司净利润下降超70%,还有的公司则选择“留白”。

其中,大族激光(002008.SZ)作为行业龙头,尚未发布任何与业绩相关的公告。大族激光负责人对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业绩快报是自愿性披露,后续可以关注在4月10日披露的2022年报”。

一位激光行业专家曾感叹称,激光行业虽然可以赋能下游智能制造,但却是一个“选择大于努力”的行业。例如,选中锂电等高景气赛道的公司业绩一路高歌猛进,但选错赛道则将出现亏损。加上近年来,激光行业还受到价格战的影响,行业分化正在进一步加剧。

乘“锂电”之风扶摇直上

在赛道选择上,海目星(688559.SH)、联赢激光(688518.SH)这两家公司都抓住了“锂电”的风口。

根据这两家公司发布的2022年度业绩快报显示,海目星和联赢激光在营业收入上均增长超100%,分别达41.06亿元、28.23亿元;在归母净利润上分别达3.82亿元、2.75亿元,同比增长了249.46%和198.64%。而其披露影响经营业绩的主要因素,都受益于下游动力电池厂商加大产能扩张。

海目星在业绩快报中写道,“在手订单持续增长,报告期验收项目大幅增加”;联赢激光则在业绩快报中写道,“规模效应致利润大幅增长”。

从两家公司已对外披露的在手订单来看,截至2022年12月31日,海目星新签和在手订单分别约77亿元和81亿元(含税),同比增长约35%、59%。国信证券分析称,饱满的在手订单为公司未来业绩的持续快速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无独有偶,受益动力电池、储能行业持续大规模扩产,2022H1末联赢激光在手订单达到44.48亿元(含税),同比增62.28%。东吴证券分析称,在手订单饱满,将支撑其2023年收入延续高增长。

穿越消费电子疲软周期

不同于锂电行业的乘势而上,曾经借由消费电子起家的公司,正在经历下游需求疲软之苦。

最为典型的代表就是PCB产业链龙头大族激光。大族激光在2022半年报中写道,“今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及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等因素影响,下游设备投资需求受到较大抑制,国内相关企业的设备投资明显放缓。”

根据WIND收集盈利预测,11家机构对大族激光2022业绩预测的均值为13.85亿元,同比下降30.58%。其中有4家机构在去年10月至11月之间下调了对大族的年报净利润预测值。

从大族激光的收入结构也可以发现,其在2022上半年之际,还是消费电子类业务占比较重。具体来看,其PCB行业专用设备业务、消费电子行业专用设备业务、半导体及泛半导体行业晶圆加工设备业务,分别为17.25亿元、9.86亿元、7.17亿元,三块与消费电子直接或间接相关的业务加重共占总营收49.4%。

对于自去年以来大热的新能源赛道,大族激光也有所布局,2022上半年在动力电池、高功率激光加工设备(客户为新能源汽车厂)、光伏分别实现8.43亿元、12.11亿元、0.66亿元,三块业务加重共占总营收30.5%。但在比重上还略低于消费电子相关业务。

此外,杰普特(688025.SH)、英诺激光(301021.SZ)、光韵达(300227.SZ)这三家公司也都受到了下游消费电子需求疲软的影响。在业绩快报中,杰普特披露2022年度归母净利润下降10.79%;英诺激光则在业绩预报中披露,2022年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下降74.64%-67.96%;光韵达则是因航空类业务订单快速增长,顶住了PCB业务订单下滑的压力,2022年度归母净利润增长5%-35%。

争相站上新能源风口

对于动力电池这股东风,越来越多激光公司争相站上新能源风口。

杰普特在其2022半年报中表示,公司在2021年开始在新能源动力电池方面做了相关布局,目前公司已获得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动力电池头部厂商的认可。国金证券也在研报中表示,22年以来杰普特逐步突破头部客户,有望实现进口替代,公司产品2023年将在锂电、光伏等行业进入放量期。

但在动力电池布局上,海目星董事长赵盛宇接受去年南方财经全媒体采访时表示,为了布局锂电赛道,公司提前7年入局,与下游客户宁德时代、中创新航、亿纬锂能、蜂巢能源、欣旺达等锂电池头部企业进行密切接触。部分大客户自建立第一条产线就与海目星合作,并一路成长至今。同时,公司为把握住这条主线,将集中各方面资源,“ALL IN新能源”。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跟上动力电池厂商的快速扩产的节奏,海目星和联赢激光都拟用定增在关键技术和产能上实现进一步突破。海目星于2022年9月26日对外公告,拟定增20亿元用于西部总部及激光智能装备制造基地、激光智造中心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联赢激光则是在2022年12月1日正式获批9.9亿元的定增项目,该项目募资主要用于华东基地扩产及技术中心建设项目缓解产能瓶颈,以及深圳基地建设项目加强数字和产线建设。

中泰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中游制造负责人冯胜在演讲中曾表示,激光技术最显著的特征是对其他技术具有广泛的渗透性。而对新兴领域的拓展是激光企业脱颖而出的方向。

但当新能源成为激光行业内公认的新方向时,留给其余公司的空间也被不断压缩,而价格战或即将开始。

(作者:石恩泽 编辑:孙超逸)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3-03 康乐卫士 833575 42
  • 03-02 百甲科技 835857 4
  • 03-01 上海建科 603153 11.47
  • 03-01 通达创智 001368 25.13
  • 03-01 明阳科技 837663 11.88
  •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