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向热度仍远超北向 再通胀环境下港股怎么投

南向热度仍远超北向 再通胀环境下港股怎么投
2021年05月18日 02:14 第一财经

2021基金嘉年华6月19日(周六)在深圳举行,黄燕铭、洪灏、刘彦春、王庆、侯昊等重磅嘉宾齐聚一堂!→【名额有限,报名入口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南向热度仍远超北向! 再通胀环境下港股怎么投

  作者: 周艾琳

  [ 尽管市场整体动荡,但南向资金的热度仍远超北向资金。过去一周,北向资金净流入量(27.12亿元)远低于南向资金(172.6亿港元)。5月迄今,北向资金(32.77亿元)的流入量在折合汇率后仍不足南向资金(165.45亿港元)1/4。 ]

  港股投资热度一度高涨,年初南向资金每日流入超200亿港元的盛况仍历历在目,但春节后港股和A股一样陷入了震荡。究竟在再通胀环境下,港股怎么投?估值更低的港股是否有望成为公募基金获取超额收益的新战场?

  尽管市场整体动荡,但南向资金的热度仍远超北向资金。5月17日,市场普遍上涨,北向资金净流入25.78亿元,而南向资金则高达84.56亿港元。过去一周,北向资金净流入量(27.12亿元)远低于南向资金(172.6亿港元)。5月迄今,北向资金(32.77亿元)的流入量在折合汇率后仍不足南向资金(165.45亿港元)1/4。交银国际龙腾核心增长基金投资经理李俊慧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A/H股的估值差异仍有望不断缩小,不少内地资金来港股寻求更低估值的标的。但去年由成长新经济股引领的单边行情很难在2021年持续,更多是价值重估和成长创新的双轮驱动行情,“因此需要提前对仓位进行一些调整,增加顺周期板块,如金融、交运、原材料等板块的配置,预计二三季度市场多边轮动可能持续加速,波动或比去年更大,今年配置需要更加均衡。”

  南向资金成港股关键变量

  如今,南向资金成了港股走势的关键变量。

  近年来,国内可投资港股的基金数量呈现明显的加速上升趋势。截至2021年一季报,国内共有864只公募基金投资港股市场,占全体可投资港股基金数量的68%,占全体权益型基金数量的28%。

  南向资金的重要性从港股的成交量上就可见一斑。李俊慧对记者称,今年以来,只要是内地放假但港股正常开盘的交易日,港股成交量都明显下降,五一劳动节后的几日(5月3日到5月5日)和更早前春节期间(2月16日到2月17日)都出现过这种变化。

  具体而言,港交所数据显示,5月3日到5日港股正常开市,而A股则休市,在此期间,港股主板的日均成交量一度从前几日的近1500亿港元跌至最低的900亿港元;2月16日到2月17日,A股仍处于春节休市状态,而港股则正常交易,期间港股日均成交量明显下降,从此前的超2000亿港元一度下降至最低的900亿港元。

  此外,港股的估值洼地价值观也获得了更多关注。春节后,以公募基金重仓股为代表的A股核心资产出现大幅回撤,而优质高科技公司纷纷赴港上市、整体估值更低,机构投资者急需开辟获取超额收益的新战场。

  例如,百亿私募煜德投资基金经理冯超此前对记者表示,“A股市场此前热衷光伏、硅料,但A股某光伏龙头经历了这波‘杀估值’后仍有40倍的估值,但另一个港股龙头新特能源仅约20倍;再如,近期出现涨价概念的覆铜板,A股某覆铜板公司估值已达100倍,但真正的龙头则是港股的建滔集团,估值仅10倍。随着两地市场隔阂的逐步消除,这种估值价差会被渐渐填平。”

  对此,李俊慧认为,港股由于流动性制约、机构占比高、外资影响较大,对部分中国资产的认知跟内地资金有差异等因素,相对A股一直有折价,而今年需要关注的就是货币紧缩、收益率攀升预期下资金回流发达市场的风险。但港股市场随着中概股的回归、南向资金放量和对庄股的监管力度加大等因素,流动性逐步转好,且投资者对港股的认可度也在提升。好公司的价值终究是会被市场所认知。

  就好比上述提及的港股龙头企业,有投资经理对记者表示,新特能源作为重要的硅料供应商因为市值小、流动性差一直没有受到市场的关注,也没有研究员覆盖,但是自去年底以来随着硅料价格的触底反弹公司价值也逐步获得市场的认可,随着内资股增发事项顺利完成后,仍有价格提升的空间。

  再通胀环境下公司前景分化

  尽管港股的价值被不断挖掘,但在通胀预期攀升的全球背景下,加之反垄断的扰动,机构的配置思路生变,由偏成长向均衡配置转变。

  一边是早前备受青睐的科技成长股接连受挫,但在另一端,黑色系暴涨,有色气势不减,伦铜突破10000美元/吨大关,周期股成了唯一的宠儿。

  目前,机构仍看好二季度大宗商品的行情。李俊慧表示,除资源国疫情外,中国因为环保也限制了如钢铁、电解铝等上游产业的产能,因而预计二季度相关公司的业绩仍然会有比较出色的表现。不过,中国定价的品种(黑色系)和海外定价品种(原油、有色)可能会出现分化,一方面由于中国经济周期走在了美国前面,另一方面中国也开始采取措施缓解例如钢材等的涨价压力。

  涨价潮下,其他上游行业亦被看好。例如,硅料持续涨价,而目前供需仍然失衡,今年的新增产能仍然非常有限,下游(光伏、半导体)的需求却不断提升;但一些行业也将是涨价潮的受损者,例如机构目前对中下游制造业持谨慎态度,尤其是价格比较难向终端传递的板块,如汽车整车制造等,观察一季报后不难发现,该板块的利润率已经受到原材料涨价叠加芯片短缺的负面影响。

  早前备受追捧的成长股或“核心资产”今年仍有可能受到海外提前“收水”或美债收益率攀升的冲击,但从中长线来看,李俊慧表示仍看好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光伏等板块,目前市场渗透率尚低,但新科技、清洁能源的普及是比较确定的长趋势。

  此外,港股聚集了大量优质的互联网公司,除了受到流动性的冲击,经过这一轮的反垄断整改,短期情绪面受负面影响较多,令股价承压,但多数机构也看到了机会。多位投资经理提及,鉴于板块整体均有较大幅度回调,但是长线互联网行业仍值得看好,尤其是那些具备较深护城河的龙头公司。

  但中期来看,分化也逐步出现。机构人士表示,例如像美团等平台公司,可能面临相关的舆论压力和加剧的同业竞争。同时,今年电商行业整体竞争都更为激烈,短期利润增速或放缓。从长线配置来看,机构认为腾讯和阿里的估值具备吸引力。

  疫情走向仍将主导市场

  除了风格的切换,疫情的变化仍牵动着市场的神经,经济重启的趋势能否在全球延续是关键变量。

  5月初,疫苗股一度重挫,这也主要因为当时美国总统拜登表示支持新冠疫苗知识产权豁免,此举让制药公司感到不满。之所以相关企业一度大跌,是因为市场之前对中国的疫苗公司有出口预期,但是从长线来看,李俊慧认为,对几家国内的好公司仍无需过度担忧。

  从疫苗上市的流程来看,就算放开知识产权保护,也并不会对全球新冠疫苗行业的格局造成实质性的重大影响。首先,目前疫苗的生产相对复杂,即使放开知识产权保护,仍需拿到当地政府的许可,相当于新药license-in(引进)的过程,需要做临床试验,但现在并没有足够的志愿者样本,另外生产环节也有很多工序需要攻克;其次,全球疫苗产能仍存瓶颈,国内新建产能至少需要1年时间,国外需时更长;同时,上游原料供应链难以同时匹配整体的产能提升。另外需要关注的一点在于,政府允许并不代表药企愿意,而且其中有一些是非美国企业。

  鉴于政府对医疗卫生领域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都会加大,机构认为医药板块的景气度仍会继续提升。中短期来看,医药板块在经历了超跌反弹以及一季报的业绩驱动行情后,再次进入了精选性价比的主基调,CXO板块、创新药板块、医美和器械类板块都被关注。

扫二维码,注册即可领取6.xx%理财券>>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李桐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5-19 凯淳股份 301001 25.54
  • 05-19 肇民科技 301000 64.31
  • 05-19 神农集团 605296 56.08
  • 05-19 富春染织 605189 19.95
  • 05-18 和辉光电 688538 2.65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