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固收产品再也不是财富管理行业的“白米饭”

类固收产品再也不是财富管理行业的“白米饭”
2019年12月19日 14:42 界面

原标题:类固收产品再也不是财富管理行业的“白米饭” 来源:顾问云

图片来源:PIXBAY

作者:奥利奥

类固收产品,一直被称作是财富管理行业的“白米饭”,因其需求量大,且很容易“管饱”。有了类固收,其他产品的存在更多只是加餐而已。

财富管理行业常见的类固收产品,主要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信托计划与资管计划,底层资产多为政信类基础建设、房地产以及近两年越来越受到认可的工商企业贷款;第二类是私募基金,通常以明股实债的形式存在,即名义上是股权投资,但是资金需求方往往会签署一个回购协议,到期全额回购股权,并承诺给付一定的溢价;第三类是金交所产品,金交所产品花样就比较多了,各类定融计划、收益权产品,底层资产可能是房地产,可能是P2P,可能是不良资产,也可能是商业票据等等。

客户认可度高,销售起来也比较容易,虽然滋味没有那么丰富,但是却是每个人都需要的基础产品,这是类固收的优势。

很多财富管理公司,类固收产品的销售比重占总规模的80%以上,可见其依赖性有多重。

然而,你现在还敢只靠类固收活着吗?

近两年,很多类固收产品不再“固收”,反而成为了高风险产品。

这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经济下行,信用风险集中暴露,另一方面是以《资管新规》为代表的政策对非标产品的管控加强,借新还旧的游戏进行不下去了。

从现在这个时间节点以后,低风险的类固收产品会越来越难找。其地位也将从“白米饭”升级为“精品牛肉”。

当然不是所有的类固收产品都是好牛肉。我们越来越发现,类固收产品最大的风险其实是道德风险,也就是发行机构是不是真的想骗你。

那份厚厚一沓的尽调报告,你真的看得懂吗?尽调报告上说产品有足额抵押,有国企、央企背书,底层资产透明,现金流未来稳定,你就能放心了吗?

对于普通投资人而言,你很难看透产品的底层标的,机构想要骗你,那绝对是防不胜防,只不过,传统金融机构骗你的可能性更小,以P2P为代表的民间金融公司骗你的可能性更高而已。

最可悲的,是“劣币驱逐良币”,那些认真尽调,认真发行合规产品的财富管理公司,收益不够高、宣传不够浮夸、买奖不够积极,反而争不过骗子公司,最后投资人在骗子公司那里受了伤,却误把你们归为一类。

可悲。可叹。

无论你是不是被连累,在投资人终于醒悟过来,决心远离P2P、远离金交所、远离明股实债之后,财富管理公司还能靠什么维持业务的开展?也就是说,今后,财富管理行业的白米饭还能是什么?

你不得不承认,现阶段,保险可能是那个最优解。

安全无风险,只要满足理赔条件,就一定会赔付,跟人没有关系,跟公司黄不黄也没有关系。

但让财富管理公司去销售保险,很多人是不情愿的。

一方面,虽然近些年大众对保险的印象有所改观,但是仍然有大量的人,提到保险,就觉得是骗人的。包括一些财富管理公司的老板,也觉得卖保险就是low。

保险真的low吗?如果它真的这么low的话,也不可能与银行、信托、证券并称为中国的四大金融行业。行业本身是不low的,那low的是什么?

是过去十几二十年鱼龙混杂的保险从业人员。

“卖保险的”,这个身份,仿佛天然就带有一丝嘲讽与鄙视的色彩在里面。印象中的他们,往往是挨家挨户敲门,口沫横飞地推销产品仿佛是传销组织。

对从业者的偏见传导到整个行业。金融圈的人,往往都是自认为是精英,谁也不想被贴上“卖保险的”这样一个标签。

当然这些偏见并不能阻挡你身边卖保险的那些人最先实现财富自由,也不能阻挡越来越多优秀的年轻人,加入这个行列。

保险作为抵御家庭风险最有效的手段,在中产家庭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据称,美国在9.11大灾难中有3000人死亡,平均每人商业保险人均赔付额为300万美金。中国在5.12大灾难死亡30000人,平均每人商业保险人均赔付额3000元人民币。

财富管理这个行业存在的意义,是守护家庭的财富。这其中最基础的部分,一定是保险保障,这是毋庸置疑的。

所以对任何一个财富管理公司来说,如果你的产品体系中没有保险,那你就只是一个理财公司而已,离真正全方位的财富管理还很远。

另一个大家都不愿意去销售保险的原因,在于保险产品的销售难度要更高。

卖保险和卖投资理财产品是两种逻辑。投资品种类繁多,但是销售方法与话术很类似,无非就是风险与收益的权衡。

保险产品的销售逻辑要复杂得多。借用同事的一句话,理财产品是“年年岁岁花相似”,而保险是“岁岁年年人不同”。

保险销售,更重要的是对人的剖析,而不是对产品的剖析。

年龄不同,家庭情况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对未来的规划不同,应该配置的保险种类与金额就不同。

其次,保险都是为未来买单,当下无法享受到保险的好处,人们很难从三四十年的跨度中去思考这件事对未来的好处,因为未来是如此地虚无缥缈。

2019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两位经济学家所著的《贫穷的本质》中提及,穷人更多把钱花在昂贵的治疗上,而不是廉价的预防上,因为人们无法按照理性的选择,做一个提前支付的行为。今天花钱做了一件明天不一定有用的事情,是挑战他们理性判断的。

这与保险如出一辙。

保险金的给付往往以被保险人重病、死亡或者垂垂老矣为条件,期限长、概率低、谈起来就觉得不吉利,而且受益人还通常不是我们自己,确实从理性判断上,很难说服自己购买。

这也是为什么保险销售佣金高,因为真的很反人性。

一方面觉得low,一方面销售难,这是很多公司拒绝做保险产品的理由。

但是我们从公司发展的角度来考虑,为什么你应该开展保险业务?

首先,保险保障是一个家庭财富管理最基础的需求,绝对不能绕过去。

我们之前曾多次强调,财富管理,应该包括财富保全、财富增值和财富传承三大部分。大部分财富管理公司做的只是财富增值这一点而已。

《2019胡润财富报告》中提到,高净值家庭的数量五年来首次出现下滑,相比于财富增值,他们更焦虑于财富的保全。

而财富保全的第一步,就是保险。  

其次,保险产品是绝对安全稳健的产品。

越是在信用周期末端,在违约风险频频暴露的时候,越应该加大保险产品在公司产品线的比重,没别的原因,就是安全,对客户好,对公司也好。

经济下行期如何留住客户?如何缓解客户焦虑的情绪?如何让公司活下去?每一个财富管理公司老板都需要面临这个问题,而将保险纳入产品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解决方案。

最后,缴费期限长,可以与客户维持长期的关系。

我们的客户都喜欢购买短期理财产品,一年以内最好。短期的产品使得客户与公司与理财顾问的关系也是短期的。

而保险产品动辄缴费十年,可以让客户与公司形成较为长期的关系。万一期间经历了理赔,财富管理公司如果能把客户服务好,那客户的黏性就会大大增加。

保险说到底做的是人的生意,相比于其他理财产品,更有温度。

顾问云之前两篇在分析诺亚和钜派三季报时提及,诺亚在清理非标并扩充产品线上做得更好,我们看到了它积极转型的诚意,而钜派的转型却没有看到什么成效,类固收产品的销售比重依然达到76%。

也许钜派有自己的打算,但我们认为,业务多元化,减少对单一产品(尤其是类固收产品)的依赖,已经不是一个到底要不要去做的问题,而是一个必选项。

而在这多元化的产品体系中,保险是白米饭,类固收是精品牛肉,权益类产品是红酒,高端医疗、海外游学等事务服务是蔬菜沙拉,针对超高净值客户,家族信托可以作为餐后甜点——这才够成一顿丰盛的晚餐。

最终,你端给客户的是什么,决定了客户是否愿意坐下来吃,以及吃多久。

财富管理 财富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1-02 和远气体 002971 10.82
  • 12-25 侨银环保 002973 --
  • 12-25 八亿时空 688181 --
  • 12-24 兴图新科 688081 --
  • 12-19 铂科新材 300811 26.22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