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冒充民间借贷诈骗害人擦亮双眼远离“套路贷”
|
见习记者 商依琳 6月以来,上海市公安机关启动了为期一年的打击"套路贷"犯罪专项行动,对"套路贷"保持严打高压态势。上海各区积极侦破多起"套路贷"案件,浦东、嘉定、宝山等区也完成了一批"套路贷"案件的审理宣判。 很多受害人至今还以为"套路贷"是一种民间借贷方式,殊不知其实质是诈骗害人。放贷是幌子,套取财物才是目的。虚增债务、借新偿旧、层层垒高的借款金额是"套路贷"为借款人设下的陷阱。 依法严惩"套路贷"犯罪 6月25日,上海市委相关领导在督导打击惩治"套路贷"工作时强调,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要在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上持续发力。"套路贷"危害社会稳定和群众人身财产安全,要下定决心,以更大力度、更大作为把打击"套路贷"专项行动抓紧抓好。 近日,上海各区相继查处与审理宣判了一批"套路贷"案件,依法惩处了犯罪分子,形成了对"套路贷"犯罪的高压打击态势。 例如,上海市宝山区法院日前判决了一起"套路贷"案件。在该案件中,被告人翟某等人通过"空放"高利贷等方式,骗取被害人杭某等人财物200余万元,被分别判处有期徒刑3年、6个月至13年不等,并处罚金。 据了解,受害人杭某最初只是想借个几千元,没想到在犯罪分子的诱导下债务在半年内迅速累积至190余万元。借款到期杭某无法还款,犯罪分子又哄骗其用自己的房产抵押偿债,造成受害人巨大的经济损失。 闵行公安分局则通过成立专案组缜密侦查,成功侦破一起"套路贷"案件,先后抓获邱某、陶某等6名犯罪嫌疑人,目前6名嫌疑人已被闵行警方依法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通过诱骗被害人多次签订虚高的翻倍借条,制造资金走账流水虚假给付事实,并伴有暴力讨债的情节,最后提起虚假诉讼骗得被害人房产。 具体来看,2018年8月,被害人屠某通过朋友结识了邱某,随后邱某多次与屠某吃饭,两人关系逐渐热络,邱某也取得了屠某的信任。之后,邱某多次让屠某出面帮她在小额贷款公司借钱。第一次借款20万,之后一共借了4家公司共计70万元,借款人签的都是屠某的名字。几个月后,小额贷款公司的人突然来到屠某家中,说借款到期要求还款,还款金额竟高达140万元。2019年初,由于屠某无法偿还贷款,小额贷款公司通过诉讼拍卖了屠某家唯一一套房产。 类似的案件还有很多,据上海公安局官方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针对"套路贷"违法犯罪活动,上海公安机关共捣毁"套路贷"犯罪团伙68个,挽回市民群众损失超过1.6亿元。 "套路贷"是诈骗别上当 记者调查发现,受害者层出不穷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受害者的金融知识不足,对于自己的财政状况没有规划,容易产生不合理、冲动消费和诸如赌博等不良嗜好;二是受害者本身信用不佳,无法在正规借贷机构成功借款,且认为实施"套路贷"的小额贷款公司是民间借贷。 其实,民间借贷和"套路贷"完全不是一码事。民间借贷的出借人是为了到期按照协议约定的内容收回本金并获取利息,不具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目的,也不会在签订、履行借贷协议过程中实施虚增借贷金额、制造虚假给付痕迹、恶意制造违约、肆意认定违约、毁匿还款证据等行为。而"套路贷"则截然相反,其本质就是以"套路"诈骗害人。 市民必须对"套路贷"有一个清楚的认识。2019年4月,全国扫黑办副主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姜伟在全国扫黑办首次新闻发布会上给"套路贷"下了清晰的定义,称其是对某一类犯罪行为的通称。具体说就是以对非法占有为目的,诱使或迫使被害人签订"借贷"或变相"借贷"、"抵押"、"担保"等相关协议,通过虚增借贷金额、恶意制造违约、肆意认定违约等方式形成虚假债权债务,并以非法手段占有被害人财物的相关违法犯罪活动的概括性称谓。 如今,犯罪分子还将触角延伸至互联网。通过"借贷APP应用""借贷公众号"等平台,以"无抵押、无担保、无利息"的虚假宣传诱骗借贷人,通过精心设计的"套路"短时间内虚增债务。受害人签订借款合同的时候,不仅要提供身份信息、财产信息,还要上传手机通讯录、微信通讯录,或者直接窃取借贷人通讯录信息。一旦发生所谓的"违约"情形,犯罪分子就会对受害人的近亲属、好友及所有社会关系人进行暴力催收。 上海金融局指出,"套路贷"本质上是属于违法犯罪行为,严重扰乱正常的金融秩序、治安秩序,尤其是其中掺杂的暴力、威胁、虚假诉讼等索款手段又极易诱发其他违法犯罪,甚至造成被害人辍学、自杀、卖房抵债等严重后果,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所以,市民们一定要辨清"套路贷"的真面目,不要掉入犯罪分子的陷阱中。尽量合理规划自己的消费支出,减少不合理的提前消费、过度消费。如果实在有借款需求,也应当选择正规借贷机构,不要因为一时冲动造成更大的资金损失。 |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