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家具”:年轻藏家们读懂它的美

“中古家具”:年轻藏家们读懂它的美
2019年04月29日 13:37 羊城晚报
“中古家具”:年轻藏家们读懂它的美

羊城晚报 林清清

数千件原版精品设计 Gary藏品

“网红”叉骨椅 王树茂供图

z形椅 王树茂供图

钢琴椅 王树茂供图

王树茂根据叉骨椅设计的丹麦椅

年轻藏家系列——

文/羊城晚报记者 林清清 图/受访者供图

当我们说到“年轻藏家在玩什么”时,很多人都会说,他们收藏的东西,大多是与生活场景紧密结合的。买的画要能够在家里悬挂展示,收藏的物件要能在手里把玩,能在生活中使用,更要能在社交媒体上立体展示。那么,近年来自带“网红体质”的中古家具就是其中之一。

如何在似乎“全网仿冒”的网红款中,找到真正的收藏品?如何在这小众收藏中,找到设计美感与收藏价值的平衡点?年轻藏家的收藏模式和收藏体系是怎样的?本期《名家话收藏》不仅请来学院派专家解读凝聚于中古家具上的家具美学史,更有年轻藏家亲身讲解收藏之道。

A

【收藏现状】

年轻藏家为何爱玩MCM?为自己爱好买单!

说到“中古家具”,年轻藏家们恐怕经常要首先向别人解释:它并不是二手家具!而是似乎每个人都见过(很可能是仿冒品)的上世纪中叶的北欧设计家具Mid Century Modern——MCM。

“喜爱与收藏中古家具的这一拨人,与十年前喜爱红木家具的那一拨,并不重合。这一拨人大多是对设计或对潮流比较敏锐、而且思维比较开放的人。年龄层大多在三四十岁,因为这个年龄层,有经济能力,喜欢比较有来历、有价值感的东西,也有为自己的爱好买单的行为模式。”Gary陈伟嘉被圈内人认为“可能是中国收藏最多Dieter Rams作品的人”,由于喜爱北欧古董家具,不仅收藏了数千件原版精品设计,还自己动手做过匠人。坐在Dieter Rams经典的“606系统”前,Gary表示:“Dieter Rams的作品我有50多件。我目前最喜欢的单品,是这个Eames 为纽约机场vip设计的四张公共排椅,能收藏它很难得。它来自美国Herman Miller品牌,同时瑞士的Vitra也生产他们的设计。”

而更年轻的藏家代表,90后新锐设计师王树茂,则是由于对中古家具的喜爱,决定从建筑设计转向产品设计。已经收藏了160件椅子和其他300多件设计作品的王树茂,目标是收藏1000把椅子,办一个坐具博物馆:“每一个人收藏的喜好都不大相同,有人喜欢收藏二手家具,喜欢时间的痕迹;有人喜欢收藏更具艺术性的实验家具,认为它们是雕塑。对我来说,收藏目的更多是为了研究细节和工艺——第一件令我动心的北欧设计收藏是汉斯·瓦格纳的叉骨椅,也就是我们俗称的Y椅,每一件的底部都有一个专属的生产编码,我办公室里就放了一把。它将中国明代圈椅删繁就简,把原本需要用五节榫卯连接的圈椅靠背,用一整根实木蒸汽弯曲出来,让其更加满足工业化的生产需要。出于对叉骨椅的喜爱,也由于对北欧实木弯曲技术的研究,2018年我自己设计了一件由两根实木弯曲而成的椅子,取名‘丹麦椅’。”

羊城晚报:中国对中古家具的收藏热潮,是什么时候开始的?藏家群体有什么共性?

陈伟嘉:我感觉是热潮是在2014年左右开始。全国范围内,突然多了很多这样的店。像北京一下就有几千平方米的大仓库,全都是北欧中古家具。在上海,Herman Miller、Vitra这样的品牌也为人所知,就像时装买手店一样,红火了起来。在江浙一带、北上广深等经济资讯发达地区,有很多年轻藏家。

王树茂:据我的了解,喜欢这些设计的人非常多,但是真正愿意花钱去购买这些原版产品的,更多集中在有建筑师和设计师背景的人之中。

羊城晚报:如果只是近几年的热潮,算是个成熟的收藏项目吗?

陈伟嘉:目前来看,应该还算是个小众收藏,升值潜力很难一概而论。业内也曾流传过这样的事:国内有老板在丹麦大量收购二手家具,以为可以在中国大卖,结果很多砸在手里。

也有眼光很好的收藏家,例如日本的前泽友作,他的眼光就很好,藏品大幅升值到可谓天价。他曾在社交媒体上透露,2010年左右收的一张椅子,大概1万元人民币入手,现在升到大概三四十万元了。原因主要是他收藏的作品都是美术馆收藏级别:首先是著名设计师的经典作品,其次,因为之前是手工制造,量比较少,大概在200-500张,用坏的大概有1/5到1/4,能留下来的自然就物以稀为贵了。

B

北欧与中国的审美,在中古家具上有交集?

【审美之争】

为何中古家具有“动人”的“温暖”气质?在全世界流行之余,为何如今会受到中国年轻人的欢迎?北欧设计家具与中国明式家具,有绕不开的渊源。

“家具是与人产生亲密互动最多的一类产品,所以对于家具之美的解读,不在于第一眼的‘形’,而是舒适的体验、合理的构造与工法制作、材料运用及细节处理恰到好处。中古家具的动人之处,就在于能和谐处理以上几点。比如传统明式家具讲究的是‘材美工巧’,人们十分看重其材料的价值,而舒适感等因素变得不那么重要;而北欧中古家具则比较注重平衡功能、形式、材料、工艺等各方面,体现了和谐之美。”广州美术学院家具设计工作室张欣琦老师,近年来致力于研究传统与现代设计融合,“北欧家具与明式家具的渊源,确切地说是汉斯·瓦格纳与中国传统圈椅的渊源,因为他从1943年起设计了若干个版本受中式圈椅启发的椅子。”

羊城晚报:中古家具为何受到欢迎?它打动人的美是什么?

王树茂:北欧的现代设计是一种将设计的表现力压制在极其小范围内的风格,像北欧人穿衣服,鲜艳、夸张、奢华都不适合,和大家一样,但是有一点不同以及有一点特别就好,我觉得这些就是它们打动人的美之所在,对细节的感知。

为何中古家具会流行?是因为20 世纪中期,北欧涌现了许多设计大师,将北欧设计推向了世界,也造就了第一批北欧的经典品牌,比如Carl Hansen、Fritz Hansen,Louis Poulsen等品牌,产品至今还在生产和销售。近年来也出现了许多新北欧的品牌,比如HAY、Muuto、Normann-copenhagen等,它们在经典之上推陈出新,材质更加多样化,色彩更加鲜艳夺目,更加迎合了年轻人的需求。特别是近年来网络的兴起,造就了一批所谓ins风格的“网红爆款”,市场上也出现了大批仿制北欧家具品牌的商家和工厂,所以我们会看到现在满大街都在用Y椅、伊姆斯椅的现象。

羊城晚报:北欧家具与明式家具、新中式家具有何渊源?

陈伟嘉:最著名的例子当然是丹麦设计师汉斯·瓦格纳,把圈椅的很多元素用在设计上。他那把很著名的椅子就叫“China Chair(中国椅)”。但我觉得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人自己没有认为这很厉害,反而是北欧人发现了它的美,学习了圈椅的审美、木头的榫卯结构,继续发展进化,让这些东西变得更现代。

王树茂:对于传统的中国家具设计来说,明式家具是中国家具设计时代的高峰,此后,在家具设计上出现了断层,中国传统家具设计走向没落,而在遥远的异国丹麦,汉斯·瓦格纳却将中国传统家具设计融入现代美学,使之重生。至今他已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在今天,我们对物的普遍追求是实用、经济、平民、可持续,二十世纪初的北欧家具就已经在考虑这些问题。北欧家具确实受明式家具的影响,但其设计目的不同,北欧家具是属于现代家具而非明清家具的古典体系,所以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北欧家具的“新”。

羊城晚报:作为北欧中古家具,是否一定要师出名门?著名设计师设计的重要性,对收藏价值的影响?

张欣琦:传统北欧家具制作的特色是家具设计师与工匠师(匠师工房)的紧密合作,甚至是终身的合作关系。这些工房发展至今,成为百年历史的家具品牌,比如Fritz Hansen等,与著名设计师的终身伙伴关系奠定了这些品牌的业界地位。所以我觉得,“师出名门”不仅指设计它的著名设计师,也指生产它的著名工房(著名品牌)。

收藏价值的高低不仅取决于谁设计,还关系到什么时期、由谁生产。比如Finn Juhl在1949年设计的酋长椅,由Finn Juhl和工匠Niels Vodder两人合作开发,Niels Vodder在工房关闭前总共只制作了78把,足见其珍稀价值。1951年美国的Baker Furniture获得酋长椅北美地区的授权生产销售,现在拍卖场上的酋长椅大部分是Baker Furniture公司生产的。辗转数十年,如今酋长椅由Onecollection接手生产。论收藏价值,Onecollection生产的酋长椅肯定不如小量制作的旧版。

陈伟嘉:MCM包括两个核心,设计师部分和匠人部分。那个时期出现了很多设计师,同时也做匠人,像日本的中岛乔治就是这样的代表,我本人也是希望身为设计师的同时兼做匠人。

熟悉设计史的人会知道,为什么说MCM主要是指1950-1970年代,因为1970年代后,许多设计师以及匠人开始被一些所谓的大型品牌所取代。此后的家具更多强调品牌属性和批量生产便利性。当然有好的设计我们还是会收藏,但总体来说,收藏价值没有之前的高了。

王树茂:我认为,一件产品的价值,表面上是由产品的材料和功能决定,而实际上却是由品牌的附加值和设计师的知名度决定的。设计师所做的任何产品,都是融入了他的生活态度和美学理念,而一个著名设计师能赋予这个产品的价值将会被放大,对收藏市场的影响也会被放大,因为这些大师的作品已经不单单是一件物品,更多的是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这些隐形的价值是无法估量的——从设计史上的研究可以发现,同处于一个时代的设计大师中,基本都存在着某种联系,或师生或同事,我觉得正是因为有这种紧密的联系和协作,令那个时期的设计繁荣。

C

【收藏须知】

中古家具有多风行,就有多少仿冒品!

有个开玩笑的说法,当有人问你MCM时,有一种回答绝对不会错:“就是网络上被仿冒得最多的椅子嘛!”这个笑话其实也说明了,中古家具有多风行。

原作与新作,收藏价值如何认定?如何看待其中的现代化改进?这是个关乎收藏理念的问题。

羊城晚报:在市场上,经典作品似乎很容易被抄袭仿冒?对收藏会否造成影响?

张欣琦:家具的版权是有期限的,我没有具体考证有多少北欧经典家具的版权已经失效,但市面上常常能见到这些大师椅子的仿冒品。不过,我觉得对爱好及收藏经典北欧家具的人来讲,不构成太大的影响,越是大量的“仿冒品”,才越凸显出原厂出品的价值。

王树茂:经典作品在市场的抄袭仿冒成风,由于一些国外的版权过期,所以已经不好追究侵权等,但是业内人士是很容易辨识正版和仿品的。

对于刚入行的新人来说,收藏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应该是渠道信息的获取。不同的品牌代理商给出的零售价不一样,加上折扣差异,最后可能会相差几千甚至上万。北欧家具的另一个特色,是同一款产品材料的多样性。不同品牌、等级的木材、布料、皮料等因素都会影响一个产品的价格。新手购买一定要问清楚才不会多花冤枉钱。在市场上,正规代理商店一般是没有仿品的。如果在网络上看到价格与正版差价较大的就要注意了。

羊城晚报:近几年,不少北欧家具大牌纷纷拿出中古家具的经典款式,翻新后重新投产推出。这些“新作”是否也具有收藏价值?

王树茂:北欧和意大利的家具单品,在整个家具设计史中是一个特殊的存在。种种原因会让一把椅子的版权几经易主,所以某一件产品在不同的时期,品牌可能是不一样的。加上绝版的原因,一件绝版的产品在市场上的流通数量是有限,物以稀为贵,所以才有了所谓的收藏价值。由于绝版和材料特殊,会让其在拍卖市场流行起来。

我个人认为,只要是设计于那个时期的,都属于中古家具。每一个时代都有其设计的特殊属性,那个时代的产品基本是为特定的建筑空间服务的,产品几乎都是出自建筑师之手,一部分款式是专门为了项目定制,并没有投入市场进行量产,所以这些产品并没有真正的品牌归属。近几年不少品牌看到了设计的红利,有一些会和设计师的后人进行合作,把这些经典的产品重新投入生产,这种情况不在少数。

由于工艺和技术的进步,很多产品在生产上会进行改良,有的为了迎合现代审美的变化,也会在细节和比例上稍作调整。比如里特·维尔德在1934年设计的280 ZIG ZAG,最开始的版本为了结构的稳定,在木板交接处锁上螺丝,而现在全部用榫卯结构制作,看起来更加美观,这样的作品也有收藏价值。

受访嘉宾

张欣琦

广州美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家具设计工作室教师,东莞非物质文化遗产再生设计研究项目的负责人,被广东省家具商会评为“广东家具行业杰出设计师”。设计作品获迪士尼亚太区最佳产品设计金奖,参展英国伦敦100%设计展、广州国际家具博览会及上海家具展。曾为FENDI设计并制作特别版“草帽几”。

Gary 陈伟嘉

DBG广州设制、好设计士多、在野音乐创办人,乐队怪兽阿佧Monster KaR主创吉他。喜爱并收藏北欧古董家具。

王树茂

90后新锐设计师,Femo Design Studio创始人。设计作品曾获中国设计奖年度至尊奖,德国红点奖,IF设计奖,台湾金点产品设计奖,红星奖未来之星奖,金羿奖组委会大奖等专业竞赛共计90多项。中古家具收藏者,收藏有椅子160件,其他300多件。

【名词解释】

中古家具MCM

中古家具,并非简单的“二手家具”之意。在设计界收藏界,中古家具代表的是上世纪中叶具有典型设计师风格的家具作品。由于大多设计于1950-1970年代,英文是mid century modern而得名。最为著名的设计师包含了丹麦四大天王汉斯·瓦格纳(Hans J.Wegner)、保罗·汉宁森(Poul Henningsen)、芬·居尔(Finn Juhl)、布吉·莫根森(Borge Mogensen)以及美国的伊姆斯(Eames)、日本的中岛乔治等。虽然这些设计师并不都来自北欧,但由于中古家具往往带有强烈的极简设计感的北欧风格,所以也常被称作“北欧中古家具”。

(《“中古家具”:年轻藏家们读懂它的美》由金羊网为您提供,转载请注明来源,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版权联系电话:020-87133589,87133588)

北欧 王树茂 家具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5-10 泉峰汽车 603982 9.79
  • 05-10 鸿合科技 002955 --
  • 05-06 中简科技 300777 --
  • 04-30 宝丰能源 600989 11.12
  • 04-30 鸿远电子 603267 20.24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