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欧洲最大的金融控股集团瑞银(UBS)发布了一份长达39页的拼多多发展报告。在这份报告中,瑞银分析认为,作为2.0代电商,拼多多已经成为中国第二大电商平台,并且仍将延续高速增长。不过,报告同时指出,薄弱的公众沟通能力已成为拼多多发展的重要短板。
作为一个靠创新模式赢得高速增长的案例,拼多多引起西方金融机构的关注并不奇怪。瑞银的这份报告既充分地“赞其长”,认为拼多多在几家头部平台中拥有最高的投资回报率,是唯一能够很好满足社交需求的电商平台;同时也毫不隐晦地“揭其短”,指出拼多多在平台形象方面仍有非常多的工作要做。现在,让人感兴趣的是,拼多多将如何回应来自外界的“揭短”呢?
首先,拼多多应当承认自己的确存在瑞银所说的短板。实际上,创立三年来,以“本分”自居的拼多多一直是非常低调的,甚至这家公司都没有主动召开过一次像样的发布会。仅有的数次“媒体沟通会”,还是风口浪尖时刻临时召开的。在2018年6月的媒体沟通会上,拼多多创始人黄峥坦率承认了这一点,并提出“要承担更多的公共责任,包括和公众沟通的责任,此前的公众沟通太糟糕了。”
无论是瑞银的“揭短”,还是黄峥的“坦承”,都指向了一个并非拼多多所独有的普遍性问题:一家低调的公司,到底该如何处理好“说”与“做”的关系?中国文化似乎更加主张,要“少说多做”,甚至是“只做不说”。以打击山寨、消除假冒伪劣为例,拼多多一方面启动“双打”行动,对假冒伪劣下架商品、强制关店,毫不手软,一方面实施“新品牌计划”,大力扶持正牌,可以说措施得力、效果明显。“做”了不少,然而“说”的却不多。
其实,关于“说”与“做”,中国还有一句俚语:“只说不做假把式,只做不说傻把式,又说又做好把式。”把式,就是行家。已然是电商行家的拼多多,现在或许是到了“又说又做”成为“好把式”的时候了。在“做”的方面,除了上述措施之外,拼多多所力推的“顾客到工厂”模式(C2M)将从长远和根本上解决山寨与伪劣的问题。在“说”的方面,拼多多既要“埋头钉钉子”,也要将这些消息及时告知公众。
要知道,现在的拼多多已经不再原来的那个初创公司,而是一家完成了IPO的上市公司。黄峥认为拼多多上市的原因之一,就是“希望拼多多是一个公众的机构”。既然是公众机构,自然需要更密切地与公众沟通和交流,让平台治理更加透明化。拼多多以惊艳的模式优势,在看似不可能的红海之中开创出电商2.0的新天地。如今,在“做”之外提升“说”的能力,应该是面向长远发展的水到渠成之举。
又岂止是拼多多,对更多低调而羞涩的新锐公司而言,进而对所有公司来说,增进与公众的沟通交流,做“又说又做的好把式”,都是一个迫切的课题。这里的“说”,绝非巧舌如簧、无中生有地去拔高、美化公司形象,而是以坦诚的态度有一说一,在满足公众对公司知情权的同时,树立起公司的真实形象。提升沟通能力,实现信息对称,是现代公司治理能力的一部分。
(本文来自于经济观察网)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