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增速为何是5%左右?楼市风向有何变化?机构解读

GDP增速为何是5%左右?楼市风向有何变化?机构解读
2023年03月06日 11:38 市场资讯

股市瞬息万变,投资难以决策?来#A股参谋部#超话聊一聊,[点击进入超话]

  原标题:【财眼观两会】GDP增速为何是5%左右?楼市风向有何变化?机构解读

  来源:中新经纬

  GDP增长5%左右、CPI涨3%左右、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透露的这些信息有你关注的吗?

  GDP:增长5%左右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预期目标5%左右。今日上午,国新办就“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表示,对于5%左右的经济增长年度预期目标,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把握:首先,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是第一要务,实现党的二十大确定的目标任务,需要在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基础上长期保持合理经济增长;同时,统筹推进扩大就业、改善民生、防范化解风险等工作,也需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其次,5%左右的预期目标符合经济运行走势,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也有利于引导各方面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第三,各地区发展信心和劲头很足,各地人代会都确定了今年本地区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根据统计和分析,31个省区市中有27个省份预期目标高于全国,其中有23个省份为5.5%或以上,各地的发展信心、采取的务实举措,为全国目标实现创造了条件、打下了基础。

  专家与机构也对这一目标进行了解读。长江证券(6.610, -0.02, -0.30%)认为,目标定在5%左右反映了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从长期视角来看,发展的首要任务是高质量发展。量的合理增长要和质的有效提升相结合,才能实现更高的发展水平,经济增速目标的合理下调也是尊重客观规律的选择。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认为,考虑到中国实行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仍有较大空间,且2022年基数较低,如果不出现“黑天鹅”事件,今年中国经济增速超5%“没有问题”。

  浙商证券(12.140, 0.22, 1.85%)宏观报告分析称,GDP增长目标为5%左右,更加强调高质量发展。疫情扰动出清、经济参与主体积极性提升、财政不急转弯的背景下,全年GDP增速可以完成预期目标。

  中航证券宏观报告认为,考虑到全球经济大概率放缓,以及近三年的疫情对企业和居民部门资产负债表的冲击可能存在持续影响,5%左右的目标既不保守、也不激进。

  财通证券(8.370, -0.06, -0.71%)分析称,首先,经济增长目标的确定取决于政府对经济形势的判断;其次,经济增速目标调整顺应潜在增速趋势,而非实际增速变化;最后,经济增速目标本身的意义在于“底线”,而非上限。

  CPI:涨3%左右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3年居民消费价格(CPI)涨幅3%左右,与去年目标持平。

  2022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月度涨幅始终低于3%,全年仅上涨2%。

  3月3日,央行行长易纲在发布会上表示,2022年CPI涨幅是2%,这是一个非常理想的通货膨胀水平。

  同日,央行副行长刘国强在发布会上指出,2023年中国通胀水平总体保持温和是主基调,从短期看,通胀压力总体是可控的,因为当前中国经济处在恢复发展的过程中,有效需求不足仍然是主要矛盾,产业链、供应链运转顺畅,供给比较充足,居民通胀预期比较平稳,具备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的有利条件。

  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分析称,CPI涨幅为3%左右,仍然处于良性通胀的范围,不会出现通胀过快上涨,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提升居民收入是推动消费增长最重要的方面。有了消费能力,有了收入的增长,今年消费增长会更加突出,特别是一些被压抑的消费需求今年会集中释放。

  浙商证券宏观报告认为,目前生猪、原油供给整体稳健,今年CPI压力不大,较难触及3%的阈值,实现CPI目标难度较小。

  粮食产量:

  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3年粮食产量预期目标是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安全备受关注。2022年,中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全年粮食产量13731亿斤,比上年增产0.5%,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近日表示,粮食生产要稳产量、提产能。产量上,要紧紧围绕确保全国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这个目标,千方百计稳住面积、主攻单产、力争多增产。加力扩种大豆油料,确保大豆油料自给率逐年提高。统筹做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6.720, -0.05, -0.74%)调控,稳定“菜篮子”产品供应。产能上,要抓紧启动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努力推动粮食产能早日迈上新台阶。在保护好生态环境前提下,多途径开发食物来源,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植物动物微生物并举的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城镇新增就业:

  1200万人左右

  就业对一个家庭是天大的事。据政府工作报告,2023年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比去年“1100万人以上”的预期目标有所上调;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

  政府工作报告同时提出,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保障好基本民生。

  浙商证券宏观报告认为,政府工作报告重点突出了新增就业,体现了就业优先的政策思路。城镇新增就业目标从过往几年的1100万人上调至1200万人,调查失业率目标5.5%与之前保持一致。2023年高校毕业生预计达到1158万人,较2017年增加了363万人,今年政策将重点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青年失业率中枢上行的问题。就业优先政策发力背景下,城镇新增就业和失业率目标可以完成。

  房地产:

  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2023年八项重点工作,其中两项和房地产直接相关。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防止无序扩张,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发展。

  对此,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对中新经纬分析称,优质头部房企风险化解工作将继续,今年也将是继续落实资产负债表优化的一年。因此后续在防范风险方面,要尤其关注头部房企的风险问题。此次防范风险方面明确提及了房地产的内容,也充分说明房地产化解风险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各地更是要高度重视这个内容,防范出现房企新的风险出现。

  另外,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

  “住房消费需求支持的提法,在这两年都有,但此次提及并非老生常谈。”严跃进进一步分析称,此次提及住房消费需求,是基于2022年房地产市场大降温的背景而提及的,针对性更强。唯有把住房消费需求提振了,其他房地产的问题包括头部房企金融风险问题等,才能真正得到解决。

  光大证券(17.750, -0.08, -0.45%)(维权)分析称,在此前严控负债规模的背景下,房地产高杠杆扩张路径已明显受限,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势头得到实质性扭转。预期在满足房地产市场合理融资需求、稳妥处置恒大等头部激进房企风险的同时,商品住宅开发的行业格局将得到重塑,国企及低杠杆民企向前、高杠杆民企向后,带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资本市场:

  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五年来,推动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统筹推进中小银行补充资本和改革化险,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加强金融稳定法治建设。2023年,要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防止形成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今年2月17日,中国证监会及交易所等发布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制度规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全面注册制落地后,不少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

  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建议,稳步推进交易所公司制改革,提高交易所自主权。借鉴北交所公司制的改革经验,平稳有序地在三个市场板块实施公司制改革。在完善证券市场法制、自律监管机制的基础上,将上市审核权、规则制定权、自律监管权等交给证券交易所,突出交易所的监管主体责任,充分授权证券交易所根据市场实际情况制定自律规则。

  全面注册制落地后,中介机构“看门人”作用凸显,就如何促进资本市场形成职能和责任相匹配的“看门人”机制,全国政协委员、中泰证券(6.480, -0.01, -0.15%)总经理冯艺东提出三点建议,包括进一步落实发行人信息披露第一责任人制度,做出更加清晰完善的制度安排和切实提高保荐机构执业质量等。

  对于金融风险处置,易纲3月3日表示,人民银行将会同其他金融管理部门一道,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推动重点领域金融风险的处置,对非法金融活动保持高压,压实各方风险处置的责任,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对于地方政府债务问题,财政部部长刘昆3月1日在发布上表示,地方政府的债务主要是分布不均匀,一些地方债务风险较高,还本付息压力较大。“已督促有关地方切实承担主体责任,抓实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这个底线我们守得住。”他说。

  杨德龙表示,现在中国有2亿股民,6亿基民,资本市场的表现关系着亿万家庭的财产性收入,资本市场出现恢复性上涨有利于提高财富效应,促进消费。大力发展资本市场也是支持创新企业新经济发展的关键。现在已经全面实施了注册制,未来会有更多代表新经济的企业登陆资本市场,资本市场为这些创新企业提供宝贵的资本,有利于推动经济转型以及产业升级,孵化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企业。

炒股开户享福利,送投顾服务60天体验权,一对一指导服务!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冯体炜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APP专享直播

开播时间 | 2-18 09:00
华夏基金:解盘一刻
开播时间 | 2-18 09:00
汇添富基金:金蛇起舞 策略添富 汇添富基金2025年度策略会
开播时间 | 2-18 09:00
光大证券雪姐:阳光早参-A股探底回升!市场主线在哪里?
开播时间 | 2-17 20:00
创金合信基金 张师旗:创金看市丨跌宕起伏,春季攻势如何演绎?
开播时间 | 2-17 19:30
富国基金:黄金与AI,新杠铃策略?
开播时间 | 2-17 19:00
南方基金:基金经理面对面 2025年如何稳健开局?
开播时间 | 2-17 19:00
南方基金:基金经理面对面 2025年如何稳健开局?
开播时间 | 2-17 16:00
南方基金:基金经理面对面 科技领航者 科创综指最新解读来了
开播时间 | 2-17 16:00
光大证券李泉:中央汇金将控股五大机构,金融“国家队”成焦点
开播时间 | 2-17 15:30
平安基金:低利率时代,“固收+”能上车吗?
开播时间 | 2-18 09:00
华夏基金:解盘一刻
开播时间 | 2-18 09:00
汇添富基金:金蛇起舞 策略添富 汇添富基金2025年度策略会
开播时间 | 2-18 09:00
光大证券雪姐:阳光早参-A股探底回升!市场主线在哪里?
开播时间 | 2-17 20:00
创金合信基金 张师旗:创金看市丨跌宕起伏,春季攻势如何演绎?
开播时间 | 2-17 19:30
富国基金:黄金与AI,新杠铃策略?
开播时间 | 2-17 19:00
南方基金:基金经理面对面 2025年如何稳健开局?
开播时间 | 2-17 19:00
南方基金:基金经理面对面 2025年如何稳健开局?
开播时间 | 2-17 16:00
南方基金:基金经理面对面 科技领航者 科创综指最新解读来了
开播时间 | 2-17 16:00
光大证券李泉:中央汇金将控股五大机构,金融“国家队”成焦点
开播时间 | 2-17 15:30
平安基金:低利率时代,“固收+”能上车吗?
上一页下一页
1/10

热门推荐

法治课|93岁男子因强奸罪被判15年,为何能获监外执行 收起
法治课|93岁男子因强奸罪被判15年,为何能获监外执行

法治课|93岁男子因强奸罪被判15年,为何能获监外执行

  • 2025年02月17日
  • 08:29
  • APP专享
  • 扒圈小记
  • 63,930
APP专享
北约秘书长称欧洲准备为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

北约秘书长称欧洲准备为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

  • 2025年02月17日
  • 21:16
  • APP专享
  • 扒圈小记
  • 1,709
APP专享
阿根廷总统米莱被控欺诈

阿根廷总统米莱被控欺诈

  • 2025年02月17日
  • 13:53
  • APP专享
  • 北京时间
  • 1,649
APP专享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票简称 最新价 涨跌幅
以下为热门股票
三峡能源 4.31 0.00%
京东方A 4.67 +1.74%
TCL科技 5.08 +1.80%
中远海控 14.74 -0.47%
格力电器 43.52 -0.34%

7X24小时

  • 03-24 南芯科技 688484 --
  • 03-24 科源制药 301281 --
  • 03-23 中科磁业 301141 --
  • 03-22 日联科技 688531 152.38
  • 03-21 花溪科技 872895 6.6
  • 投顾直播

    更多>
    产品入口: 新浪财经APP-股票-免费问股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
    关闭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