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血”与“创业”背后,花样年重回赛道的焦虑

“换血”与“创业”背后,花样年重回赛道的焦虑
2020年04月02日 10:38 乐居财经

走过上市十周年,继续坚持“二次创业”,花样年要在人才换仓下谋求谍变。

“2020年,虽然环境偏紧,但总有办法解决。”花样年在业绩会上对今年行业环境作出了表态。

3月31日,花样年集团(01777.HK)召开2019年线上业绩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潘军携执行董事陈新禹,执行董事张惠明,执行董事柯卡生一同出席,此前宣布重回一线的创始人曾宝宝依旧保持神秘,并未参与出席。

根据财报显示,2019年花样年控股累计实现合同销售金额约362.1亿元,同比增长20.0%;实现合同销售面积320.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8.9%;归属股东净利润8.7亿元,同比增长19.9%;毛利为53.4亿元,同比增长27.6%;毛利率28.0%,与同样撞期发布业绩的佳兆业毛利率基本一致。

业绩发布会上,“重投资、稳财务、强运营。”是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潘军自始至终重复提出的发展方针。

可以说,在过去的2019年中,花样年曾首次将人才策略提升到战略层面,对于人才调整换仓、变革转型,花样年更是提出以换赛道、弯道超车的策略进行“二次创业”,继而打造花样年市场化生存以及发展能力。

去年5月,花样年内部经历一阵快刀“换血”,也正是在此背景下柯卡生、张惠明、陈新禹同时获委任为花样年执行董事;进入2020年年初,创始人曾宝宝回归担任地产集团CEO,紧接着业内重磅职业经理人赵英华、胡博也陆续加盟管理层。

对此,有业内人曾表示,花样年经历2019年上半年高层调整,2020年1月的区域调整到位,2020年或是管理红利显现的开始。

事实上,早年表现相对佛系的花样年,曾一直徘徊“掉队”许久。特别是在2017年以前,花样年于5年间,销售业绩普遍增幅不大,分别为80.1亿元、101.7亿元、102.1亿元、112.7亿元、122.1亿元。

直到2017年业绩会上,花样年定下2020年成为千亿规模房企的目标,也逐渐展露了追赶头部房企的决心。不过,随着国内房地产行业发展逐渐进入“深水区”,不断变化的政策与市场,行业也不可避免地走向增速放缓的趋势。

一组数据显示,2018年,千亿房企新军的数量曾有13家,在2019年却缩减至5家。其中,原本纷纷立下2019年进入千亿阵营目标的龙光、首创也只徘徊在千亿之前,遗憾未进。

易居企业集团CEO丁祖昱曾公开发言表示,2016年百强房企的增速约在50%左右,2019年,百强房企增速只有约6.5%左右。“ 基本上是‘跳水式的失速’。”

对于花样年而言,影响也在所难免。2017年花样年业绩销售额为201.6亿元,同比增长65.1%;到2018年,花样年业绩额301.7亿元,同比增长约49.7%;2019年,花样年362.1亿元的销售额,同比增长20.01%,基本上处于逐年放缓,距离千亿级别也还有不小的距离。

因此,花样年也曾改口,将原本定下的2019年千亿目标推延。如在去年的业绩发布会上潘军所称“千亿目标还将放缓”。

而按照如今花样年的说法,单一规模的突显已经不是第一追求,花样年未来追求的是规模、利润、负债的均衡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花样年2020年的销售目标,潘军在此次业绩会上颇为保守地表示,“今年的销售目标定在450亿元,在当前的疫情环境下仍具有一定挑战。”

不难理解,疫情之下,花样年能否顺利完成业绩目标存在疑问。对此,潘军也坦言,“具有一定压力。”

但据执行董事兼首席运营官张惠明补充,花样年对达成业绩目标已有所准备,并将具体操作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是加速存量销售,推动全面复工步伐;第二是推新营销策略,促进去化效果;第三则是增加投资补货,确保业绩能够完成。

张惠明还表示,“花样年现有货值超过550亿元。”

据悉,在2019年中,花样年不止加速收并购、合作开发,也加大了公开市场竞争拿地的步伐。因此,2019年花样年新增13宗土地,土地面积共计235万平方米,总货值超过300亿元。

同时,去年曾提到要做“湾区旧改之王”的花样年,在旧改上,也做出了实质性的动作。2019年11月,花样年与平安不动产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发深圳玉石新村旧改项目。此前5月,花样年也正式成立了城市发展运营公司,主要负责城市更新项目的主要运作。

截至2019年底,花样年共拥有包含城市更新项目在内的规划土储3687万平方米,其中在大湾区的城市更新项目预计规划土储达到1954万平方米,储备总货值约3845亿元。

此外,财报显示,得益于2019年持续深化地产开发与社区服务,花样年2019年的总收入约为190.8亿元,同比增长36.4%。其中,物业开发的收入约132.3亿元,较2018年同比增加54.6%;物业经营服务产生的收入相较2018年增加12.2%,至46.7亿元。

花样年管理的总建筑面积以及所提供的增值服务范围均有所增加背后,或许也得益于旗下彩生活的快速发展,令其轻资产业务增速更为明显。

不过,作为最早掀起上市潮的“港股物业第一股”,彩生活(01778.HK)似乎也遇到了与母公司同样的“掉队”瓶颈。

一方面,市值与规模的反差。

财报显示,截至2019年底,彩生活管理合计共2815个社区,管理的总建筑面积为5.5亿平方米;顾问服务合约下的总建筑面积约11.9百万平米。如若加上与其合作及同盟6.49亿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彩生活平台服务面积12.1亿平方米,在管面积排名行业第一。

与此同时,彩生活总收益约38.5亿元,同比增长6.4%,2018年收益约为36.1亿元,基本上增幅不大。而在市值上,据此前乐居财经推出《2019 年中国上市物业企业市值涨跌榜》显示,2019年彩生活市值54.8亿港元,位列23 家上市物企市值排名13位,其中,同期物业服务排名第一股为碧桂园服务,市值达 711.61 亿港元。

另一方面,增幅远远低于均值。

从《2019 年中国上市物业企业市值涨跌榜》中整体来看,23 家上市物业企业市值的平均增幅为 60.73%,彩生活增幅仅为9.89%。

在彩生活业绩会上,彩生活执行董事陈新禹也坦言,公司市值与规模不匹配令人心痛,但相信在2020年情况会有改善。

显然,花样年“二次创业”并对标top20房企的路面临挑战,如何确保“弯道超车”、重回行业前50强,仍需抓准市场机遇,实现快速奔跑。

文|涂梦莹

花样年 彩生活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4-09 沪硅产业 688126 --
  • 04-09 锐新科技 300828 --
  • 04-08 安宁股份 002978 27.47
  • 04-08 朝阳科技 002981 --
  • 04-02 越剑智能 603095 26.16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