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保险业掘金养老金融,养老金融50人论坛董克用:这三大领域均大有可为
5月18-19日,在以“回归与分化”为主题的“2021慧保天下保险大会暨第四届新浪金麒麟保险高峰论坛”上,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董克用出席活动,并发表了题为“聚焦养老金融,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主题演讲。
面对加剧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养老金融”成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话题,在演讲中,作为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的董克用教授详细介绍了“养老金融”的内涵,指出其涵盖三大领域,包括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以及养老产业金融。
其中,养老金金融包括养老金制度安排、养老金资产管理;养老服务金融包括非制度化养老财富积累,非制度化养老财富消费;养老产业金融里包括养老产业融资和养老产业投资。而在养老金融的三大领域,保险业均能发挥巨大作用。
同时,董克用也解释了为什么养老产业叫好不叫座的问题,他分析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目前养老金待遇水平比较低,制约了已退休老年人的消费能力;二是传统养老观念制约,限制了养老产业的短时需求;三是养老产业的微利属性对产业资本的吸引力不足,制约养老产业发展。
他认为,应对这些情况,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通过政策性融资手段,政策性金融债,政府贴息贷款等等都给予养老产业更多支持。
下文即根据董克用现场演讲整理而成:
#01
中国人口老龄化将步入重度老龄化“高原“阶段,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3,亟待发展养老金融
根据世界银行2019年的预测(图1),2020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不足12%,但实际上,根据人口普查的数据,2020年,国内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已经达到13.5%。这主要是因为生育政策调整,全面放开二胎,但是这一政策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新生儿数量仅仅增长一年之后就开始下降。
按照国际惯例,当一个社会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超过7%,即步入老龄化社会,按照这一标准,中国早在2000年就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过去20年,老年人口占比增长是比较缓慢的,只从7%增长到了13.5%,但今后二三十年,这一增长速度会非常快。
根据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人口司预测数据(中方案)来看,中国总人口将在2030年前后达到最高峰,随后总人口数量将逐步下降,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将进一步增加并在2060年前后达到最高峰,之后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会有所下降,但其占比依然会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保持相对的高位(31%左右),将是重度老龄化高原时期。
如果按照生育率更低的方案来看,人口高峰可能不是2030年,而是2025年。总人口如果下降得更快,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增速也会更快。更重要的是,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达到30%之后,总人口会下降,65岁以上人口也会下降,但是这一比重会长期稳定,这会对养老金形成巨大挑战。
当一个社会1/3的人口是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即便延迟到65岁退休,也意味着有1/3的人是退休人员,再加上22岁以下读书未参加工作的人,届时社会抚养比将达到1:1。这样一种情况下,积极应对老龄化人口挑战就必须有金融的介入。
所谓养老金融,包括以下几个领域:一是养老金金融;二是养老服务金融;三是养老产业金融。这三个领域共同构成了养老金融的概念。保险业在养老金融领域各个方面都能够提供服务。
其中,养老金金融包括养老金制度安排、养老金资产管理;养老服务金融包括非制度化养老财富积累,非制度化养老财富消费;养老产业金融里包括养老产业融资和养老产业投资。
#02
养老金金融:多支柱养老金模式下,保险公司在积累型二三支柱均大有可为
世界各国,特别是老龄化国家,慢慢都走向了多支柱的养老金制度,我国也提出要建设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金体系,这与国际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是一样的。
第一支柱是公共养老金,目标是确保国民基本养老安全,其由政府主导,既可以是普惠的,也可以是缴费型的,政府有最终兜底责任。缴费型的一般采取的是现收现付的模式。在中国,公共养老金有城镇和城乡两种基本养老保险之分。
第二支柱是职业养老金,目标一是增加养老收入,二是雇主用以吸引优秀劳动力。其由雇主主导,双方缴费,完全积累,市场化投资运营。政府会提供市场监管和税优优惠政策。在中国,职业养老金包括企业年金、职业年金。
第三支柱是个人养老金,它由个人主导,自愿参加,完全积累,同样由政府提供税收优惠政策和市场监管。
多支柱养老金制度已经成为一种基本的改革趋势。其中,二、三支柱是积累型,涉及保值增值问题,所以需要金融介入其中,如果只是纯粹的现收现付的公共养老金,金融的作用就不会那么显著。
对比中美两国的养老金情况,二者结构存在显著差异。美国一二三支柱积累的养老金占GDP的比重合计达136%。不要以为美国人没有存款,其养老金积累已经制度化了。其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第三支柱,虽然没有清晰划分,但积累了很多的养老金,而且主要是依靠二三支柱在积累,第一支柱占比较低。
相较之下,我国的一二三支柱积累的养老金仅相当于当年GDP的7.3%,且主要部分在第一支柱。我们面临着比美国更严重的老龄化挑战,但是在养老金积累上还差得很多。
美国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通过立法鼓励了二三支柱的发展,用40多年时间走到今天,我们未来面临严重的老龄化挑战,必须要加快养老金积累,显然要加快二三支柱建设。
第一支柱面临着很大挑战,社会统筹账户加个人账户,面临缴费基数不实,费率较高的问题,还面临着全国统筹的挑战。
第二支柱面临稳步扩大的压力,目前覆盖率尚不足企业职工的10%,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推动其稳步扩大。
第三支柱须加快发展,很多灵活就业人员,其养老金积累无法通过第二支柱完成,只能通过第三支柱。税延养老险十年磨一剑,自2018年5月开始试点,至今已经试点三年,应赶快扩大试点。
#03
养老服务金融:工作期、退休期均面临需求供给不足问题,应着眼于提供全生命周期金融产品
养老服务金融包括什么?对于每个人来讲,都有工作期和退休期,工作期是养老财富储备的过程,退休期是消费的过程,在这方面,银、证、保、信托都有大量的工作可以做,都能提供更多的产品。
将来我们不仅要鼓励各种养老财富的积累,还要同样关注它的消费问题。这其中涉及到的消费是多样的,包括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等等。在服务方面,有非常多事情的可以做。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对于退休期的养老财富使用这一点,其实有大量的文章可以做。
美国的一个调查显示,研究人员预计老人退休拿到二、三支柱的养老金后,会根据自己的状况制定计划,在10-15年内将养老金全部花完。但在追踪十年后,研究人员发现,这些老人与中国人的心理状态一样,不动本金,只消费增值的部分。当老年人退休后,取出多年的养老金,不是选择一次性消费掉,如何打理这部分财富就成为了很大的一个问题。保险业大有可为。
此外,老年人慢慢会失能、失智,当老年人无法管理自己的金融资产,谁来提供这样的服务?这也是很重要的养老金融服务。就中国而言,调查称有超过百万的失独家庭,他们已经没有第二代可以帮助他们打理资产,这一问题该如何解决?目前国内尚缺乏相应的法律、制度、服务等。
所以,养老服务金融包括两个方面的工作,一个是工作期的,一个是退休期的,都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这其中,需求层面和供给层面是存在一些差距的。
但养老服务金融的前景是广阔的,应该在互联网和金融科技的支持下尽快发展,包括:增强养老财富储备意识,振兴需求;完善养老服务金融政策,营造良好的行业发展环境;推动智能投顾发展,包括多元化金融产品和服务等。
#04
养老产业金融:叫好不叫座根本原因在于,微利属性对产业资本的吸引力不足,迫切需要新思路
养老产业金融,就是金融和养老产业的融合。对于很多发达国家来讲,产业的发展更多的依靠市场,需求在这里,供给来提供。但对于我们国家来讲,人口老龄化速度很快,正处于加速期,而家庭功能在弱化,养老服务供给不足,所以养老产业潜力巨大。
但是大家发现养老产业叫好不叫座,没有想象中那么好,为什么?
我觉得有三个原因,一是目前养老金待遇水平比较低,制约了已退休老年人的消费能力——基本养老保险替代率只有45%左右。二是传统养老观念制约,限制了养老产业的短时需求。三是养老产业的微利属性对产业资本的吸引力不足,制约养老行业发展。
从产业融资角度来看,养老产业回报周期较长,目前盈利水平又不高,所以在养老产业机构的发行、上市、并购等方面,其实应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通过政策性融资手段,政策性金融债,政府贴息贷款等等都给予养老产业更多支持。
我们调研发现,一些很好的养老模式,如果没有重资产的抵押,就没办法贷款。对于一些采用轻资产模式的养老机构而言,没有办法做抵押,就没有办法推广自己的模式。所以要想加快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养老产业的发展,必须有新的思路。
一个关键问题是,要不要把养老产业政策作为一个特殊的产业政策来提出?因为其不仅有经济效益,还有社会效益,将其视为特殊的产业政策来提出,可以引导更多资本进入养老产业。我觉得有必要探讨这个问题,因为其服务的是未来1/3的老龄人口。老龄人口稳定了,他们的需求得到满足了,社会就是稳定的。
< END >
责任编辑:陈嘉辉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