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罡:养老金市场充分混业竞争 保险业传统产品服务难以长期维持竞争力

苏罡:养老金市场充分混业竞争 保险业传统产品服务难以长期维持竞争力
2021年05月23日 20:29 慧保天下

  原标题:长江养老苏罡:养老金市场充分混业竞争 保险业传统产品服务难以长期维持竞争力

  5月18-19日,在以“回归与分化”为主题的“2021慧保天下保险大会暨第四届新浪金麒麟保险高峰论坛”上,长江养老董事长苏罡出席活动,并发表了题为“凝聚保险行业合力 共建养老金融生态”的主题演讲。

  面对加剧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养老金融”成为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话题,在演讲中,苏罡详细介绍了中国养老金融市场发展现状,并就保险业服务养老金融市场的情况、共建养老金融生态圈的着力点等发表观点。

  苏罡表示,随着三支柱框架体系的建立,养老金市场已经变成了一个最充分的混业竞争的市场。保险公司、银行、基金、券商和信托等都参与其中。保险业在养老金融市场一直深度耕耘,尤其在二支柱领域体现出充分的竞争优势,三支柱领域虽然面临困难但也处于核心地位。独有的风险补偿的功能,构筑了保险业独有的竞争优势。

  但他同时也指出,仅仅靠传统的保险产品服务是很难在养老金融市场上充分保持长期竞争力的,保险业需要通过构建养老生态圈来保持竞争力,包括养老与健康的结合、账户和产品的结合,资金端和资产端的结合,商业利益跟社会责任的结合等。

  下文即根据苏罡现场演讲整理而成:

长江养老董事长苏罡长江养老董事长苏罡

  这次论坛很有深度,“回归与分化”让我们能从思维的高度思考保险行业现在面临的新的挑战和机遇。从回归的角度出发,关键还是寻求保险的本源,也就是说如何让保险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创造真正的长期的价值。从分化的角度出发,点明中国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一定是通过更加细分的商业模式来创造更加个性化、全面和周到的服务。

  养老的问题现在确实非常热,不仅是在一定年龄阶段上的人群关心,很多刚工作的新生代也非常关心,年轻人也越来越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去思考他们的职业生涯,思考他们的人生规划。

  #01

  中国养老保障体系行至关键时刻:个人养老金制度呼之欲出,市场已呈充分混业竞争态势

  过去几年以来,中央最高层高度关注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不管是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规划,去年5月份的《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还是今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28次会议进行专题学习,研究社会保障体制,以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在9月份出台相关政策。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养老保障体系已经到了非常关键的时刻。

  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实际上,我们已经经历了从1991年开始至今整整30年的持续发展。30年时间看起来不短,但是和西方发达国家花200年时间以上才建立起目前比较完善的养老保险体制相比,是非常不易的——在短短的时间里,我们可以建立一个立体化的、基本上能够涵盖三支柱的、一个大的框架体系,已经非常难能可贵。

  从储备来看,国内养老财富储备的家底还比较薄弱,截至2020年底,制度性储备不到12万亿元,而且在去年特殊情况下,由于社保减免收费,实际上导致基本养老结余出现下降状态,但是去年社保储备基金预计实现了良好的投资收益,保持着比较持续稳定的增长。

  近两年职业年金制度的建立,为年金占比迅速提升和储备大幅增加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契机,叠加年金投资收益的因素,助推年金基金规模增长50%。

  一支柱,全国统筹的政策推动之下,截至去年年底,31个省都已经或多或少实现了资金对全国社保的委托,上缴委托规模也已经超过了12000亿元。

  二支柱,职业年金的发展大幅度提升了二支柱在制度性养老金储备中的占比,过去多年一直徘徊在15%上下,2020年估算已经达到30%的水平。当然,客观上来讲二支柱还是存在很多结构性的问题,包括覆盖人群数量较小,职业年金和企业年金差异化的问题仍然存在等,但是毫无疑问,上万亿职业年金市场的突起,立马给整个年金市场带来了新的增长局面。

  参与企业年金的企业数量,包括员工数量,在2015—2017年三年相对比较低迷,在过去的三年时间里慢慢开始复苏增长,这也是非常难得的。

  总体而言,年金会是整个社会越来越关注的一个基于单位缴费的养老储备方式,在三支柱建设上会起到非常核心的、关键性的作用,无论是对于第一支柱的补充作用,还是对于三支柱框架建立、更加均衡的养老保障体系建设,其发挥的作用都将会越来越大。

  这其中职业年金的贡献是非常大的,在包含职业年金的情况下,年金参加人数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的比例达到了14%以上,但如果去掉职业年金,实际上,这一比例还是徘徊在6%—7%的水平。

  我们还要从顶层设计上认真思考,如何进一步提升企业年金的覆盖水平。这两年政府的很多政策研究已经关注到新业态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等新兴劳动力人口的增长,可以看到,大家在从不同角度动脑筋,力图提升企业年金参与率。

  以美国为例,美国二支柱参与率大概在60%—65%之间,相对这样的比例来说,中国的职业养老金成长空间还是非常大的。

  三支柱方面,近两年政策频繁出台,2018年4月,五部委发布《关于开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之后,税延养老保险开始逐步试点,还需要不断地总结其中的经验。

  银保监会和人社部的领导过去一段时间也不断发声,特别是如何在第三支柱去设计真正满足养老需求的产品,而不仅仅是产品名称中有“养老”两个字在里面,这是整个行业需要努力的事情。

  账户制的建立已经达成充分的共识,人社部领导明确提出要建立以账户制为基础、个人自愿参加、国家财政从税收上给予支持、资金市场化运营的个人养老金制度,这已经成为不管是监管层面,还是整个行业层面的高度共识。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9月份要出台相关政策,我相信大家都在密切地关注这样一个政策,能否在2018年试点基础上带来金融全行业的参与。

  2021年5月15日,银保监会又发布了《关于开展专属商业养老保险试点的通知》,我相信也是在为9月份的政策进行相关的准备。

  毫无疑问,随着三支柱框架体系的建立,养老金市场已经变成了一个最充分的混业竞争的市场。在一二支柱体系里拥有各类养老金管理资格的机构,目前来看一共是41家,包括10家保险公司、11家银行、16家基金、2家券商和2家信托,客观上说,其覆盖面很大,但是参与机构数量相对各个金融子行业来说并不是很多。因为无论是银行、保险,还是券商、信托机构,包括资管机构的数量都是异常庞大的。

  可见,在养老金这个市场,既是充分混业竞争的市场,也是一个各方面高度关注、审慎开放的市场。

  #02

  保险业在二支柱处于优势地位,三支柱处于核心地位,但同时也面临长寿风险、信用风险等挑战 

  保险在养老金融市场一直深度耕耘,而且在二支柱领域体现充分的竞争优势。保险机构企业年金受托份额占到3/4;投管份额达到55%;保险机构中选职业年金受托项目数达到平均29.3个,但是其他机构平均数仅17.1个。

  保险业在养老金融市场有其独特的竞争力,特别是在风险补偿的角度,毫无疑问,这是保险业独有的竞争优势。

  截至2020年底,保险业所提供的商业养老年金保费收入当年超过了700亿元,具有广泛的养老属性的商业保险累计准备金积累超过了4万多亿元。应该说,从风险保障兜底的角度出发,保险业为三支柱建立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础。

  当然,个人税收递延商业养老保险在起步阶段确实面临一些困难,但这不能否认保险业在整个养老金三支柱中拥有的核心地位。

  近年来,多家保险公司加大康养布局,完善“保险+服务”的产业链。以中国太保为例,公司近年来积极打造与保险业务相结合的全生命周期康养管理模式:

  一方面,加快建设太保家园特色养老服务体系。在成都、大理、杭州、厦门、南京、上海东滩、上海普陀和武汉等8个项目落地,累计已开工54万平方米,在建4100套养老公寓、6700张床位,总投资储备床位数1.1万张,客户入住资格函累计发放数量超万份

  另一方面,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太保行动”。在集团层面成立大健康发展专业委员会,完成健康险公司的股权转换。牵手国内顶尖的瑞金医院,共同建设广慈太保互联网医院。与红杉资本建立战略合作,共同推进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数字医疗等大健康产业链的长期投资布局。

  毫无疑问,保险业参与养老金融市场面临巨大挑战。因为保险业是风险兜底的行业,长寿风险造成的压力巨大,持续的老龄化将使生命表面临巨大挑战。

  信用风险也是保险机构不得不面对的,因为固定收益类资产是保险资金最主要的投资品种。当下信用风险持续暴露,仍处于高发频发阶段,保险机构确实需要持续地进一步加大权益投资能力,来适应股权投资市场发展,来平衡自身在固定收益类资产方面面临的巨大压力。

  另外,混业竞争也使得保险行业不得不直面包括银行、基金、证券等行业强大的专业能力。面对泛资管竞争,保险机构亟需加强核心能力建设,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03

  迎战混业竞争,保险业亟待建设养老金融生态圈,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仅仅靠传统的保险产品服务是很难在养老金融市场上充分保持长期竞争力的,保险业需要从四个方面来着手:

  一是“养老+健康”。养老需要储备,健康同样需要储备,我们需要在健康领域通过各类产品的设计为大家提供更好的享受幸福老年生活的身体条件基础。中国太保是通过养老金管理平台结合养老社区、大健康投资,来形成为客户全生命周期服务的产业链。

  二是“账户+产品”。所有中国人未来都会面临三个基本账户,最基本的银行储蓄账户、基于证券市场的投资账户,以及作为长期储备的养老金账户。在这些基本账户基础上,我们会看到各种契约型的养老产品与信托产品持续的组合。也就是说,保险要提供的不仅是风险保障,还有长期储蓄以及退休后灵活支付的安排。谈养老金储备时,谈的比较多的是积累期,但领取期可能会更长,所以需要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积累期的需求以及领取期的需求,同时考虑风险保障跟长期储蓄的有效结合。

  三是“资金端+资产端”。资金端保险产品的销售可以跟养老金产品销售充分密切结合,当然,这需要深入地思考,如何在传统保险的渠道和客户基础上更加有效地跟养老金的商业模式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资产端,保险资金可以和养老金协同投资。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我们已经越来越多的看到这样的案例,年金的积累跟企业的投融资、地方政府的投资性需求等越来越多的密切结合起来,给保险资金也带来了更多投资的机会以及更多安全性的保障。

  四是“商业利益+社会责任”。保险业一直把社会责任放在第一位,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大趋势下,持续大量积累的养老金一定会跟ESG投资理念充分结合起来,用长期资金获得更加具有社会责任支撑的长期回报,这样才能与整个经济社会转型紧密结合在一起。太保集团,包括长江养老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 END >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陈嘉辉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5-28 宏昌科技 301008 37.6
  • 05-28 皓元医药 688131 64.99
  • 05-27 迈拓股份 301006 14.42
  • 05-27 呈和科技 688625 16.48
  • 05-27 欧林生物 688319 9.88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