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梅:把华夏基金打造成为“富达+贝莱德”的结合体

李一梅:把华夏基金打造成为“富达+贝莱德”的结合体
2019年06月03日 10:04 新浪财经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李一梅九大金句:

  1、我们希望华夏基金可以做富达+贝莱德这样的公司,能够做成在全球有影响力、受人尊敬的公司。

  2、我觉得投资像长跑,基金公司建立自己的核心能力和跟客户的信任关系上更加是一个长跑。

  3、美国经历了主动和被动之争, 我们其实没有这么分裂 任何一种投资方法, 核心都是运用合适的投资工具来为投资人提供长期的回报。

  4、因为受到领导的批评,哭的特别伤心,正好赶上下大雪,出来12点,在金融街打不到车,就自己往家里面走。感谢当时领导对我严格要求。

  5、我觉得我是华夏基金的一部分,我也觉得我拥有华夏基金,它的成长、我的成长,以及 投资人财富的成长, 是并肩前行的。

  6、直销与代销区别,并不是说自己的客户或者别人的客户,而是直销有更多跟客户接触的点,我们对客户的影响效果和能力就会更好。

  7、特别欢迎大家都讲财富管理, 久而久之, 很多投资人就会觉得财富管理是一个必然,而不是一个选项。

  8、对于财富管理和直销,我们的考核核心是你有多少客户的沉淀资金在华夏基金,怎么为这些客户更好的满意度,而不是特别激进的考核模式。

  9、华夏基金这个体量相对来讲还是很小的,所以不需要更多的代销渠道对我们财富管理与直销业务产生戒备心理,我们共同把整个事业做大做强才是第一位的。

  正文:

  新浪财经讯 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在4月23日的新浪财经“养老与基金高峰论坛”论坛间隙,接受专访,谈及华夏基金未来发展规划,以及个人成长经历等。

  2001年8月,拿到美国哈佛大学公共政策硕士、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双料学位后,李一梅加入了华夏基金,这是她人生到目前为止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工作。2018年5月,李一梅正式成为华夏基金创立以来第四任掌门人也是首位女掌门人。面对压力,在与新浪财经独家对话中,李一梅感慨:

  “我觉得压力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就是我们要把它转变为动力才能前行,而且我觉得华夏基金短期的排名当然也重要,但是更重要的其实是我们是不是真正能够从长期梳理在投研方面核心的能力?我们是不是真正能够把养老这样一个战略持续的、坚持的,甚至前人栽树,可能是后人才能乘凉的一代一代的累积起来?我们是不是能够真正抓住机遇,在和海外的这些资产管理机构经营当中,我们不弱人后,能够发挥出来我们作为中国基金公司的优势和特点?”

  李一梅还延伸到自己对华夏基金18年的情感托付和期待下的压力与责任。“我觉得我是华夏基金的一部分,我也觉得我拥有华夏基金,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觉得不是因为我是总经理,是因为我参与了它成长的绝大部分时间,它的成长、我的成长,以及我们投资人财富的成长,我觉得是并肩前行的,”李一梅表示,“所以这种情感对于我来讲,同时又是巨大的责任,就是我希望我能够不负华夏基金在过去这么多年打下的基础,我希望不负华夏基金过去十年都一直保持在行业第一认知度的沉甸甸的品牌形象,我希望能够从长期的角度来讲,让华夏基金真正实现一代一代的总经理和一代代华夏人所希望的, 华夏基金可以做富达+贝莱德这样的公司,能够做成在全球有影响力、受人尊敬的公司。 ”

  见过李一梅的人,都看到她特别的温文尔雅,也非常爱笑。实际上,这是她在不断克服困难和艰辛后成长起来的。在华夏基金18年里面,也曾经有过哭的比较伤心的时候。

  “我非常记得有一次,因为受到领导的批评,哭的特别伤心,正好赶上下大雪,出来12点,在金融街打不到车,就自己往家里面走。现在还能记得那一刻,但是那一刻我觉得给我的人生还是带来很大的帮助,就是说我觉得这种卓越,追求每一个细节,还是刻在了我们的基因里。所以也非常感谢当时领导对我要求特别严格。”

  以下是问答实录:

  嘉宾: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

  主持人:新浪财经编委郭金霞

  时间:2019年4月23日 新浪财经“养老与基金”高峰论坛活动

  零售直销最核心的在于让客户克服心理波动 长期持有获得较好回报

  新浪财经:华夏基金直销比例占多少,为何要不遗余力推直销?

  李一梅:华夏基金的直销还是挺有特点的, 我们从2004年开始发展自己的理财中心,我们持续做这件事做了15年。 目前来讲,如果我们算整体的零售直销的话,我们大概能够占到10%左右,当然这个是一个小小的成绩,但是长期来讲我们还是希望继续做高我们零售直销的比例。核心的原因其实并不是说我们零售直销,自己的客户或者别人的客户,而是因为我们有更多跟客户接触的点,我们对客户的影响效果和能力就会更好。

  所以我们看到华夏基金有投资顾问的这部分客户,他们平均基金的持有年限可以达到三年。基金是必须要长期投资才能获得真实稳健的回报,我们希望用投资顾问这种真正以投资人视角,我们说由卖方代理向买方代理迁移,让投资人感觉到投资顾问是从他的角度出发,来为他的资产增值进行长期的规划,更容易让投资人能够克服波动对他心理产生的影响,真正让他能够长期持有,实现长期回报。所以这个是我们进行零售直销最核心的。

  欢迎更多参与方一起构建生态 让财富管理成为必然而非选项

  新浪财经: 去年券商有很多家改名,从经纪业务部改名为财富管理部,他们会强调我作为财富管理部 我可以给到客户更多的方案,你作为资产端就做好你的投资就好了,这个观点您怎么看?

  李一梅:首先,这种变化是大家都意识到,财富管理市场非常大,财富管理作为整个中国居民财富管理才刚刚开始,特别欢迎大家都开始建设这个生态环境。大家都在讲财富管理,久而久之,很多投资人就会觉得财富管理是一个必然,而不是一个选项。

  但是同时,大家的角度也不一样,因为每一个商业机构,和它自己的战略,以及它的文化,以及它的价值观,都会影响到它如何来进行财富管理。我觉得我们公募基金作为一个专业的管理人,好处是我们比较聚焦。我们其实是希望把公募基金整个产品线变得更加多元化,然后在这个之上能够给客户提供一篮子的解决方案。

  展望未来,因为华夏基金旗下有华夏财富自己的第三方平台,我们也可以引进其他的外部产品,引进除了基金以外的产品,比如保险,比如银行理财子公司的产品,或许可以帮助投资人进行配置。我们核心是 在客户恐惧的时候和客户贪婪的时候,怎么样让客户更好的应对市场环境 。

  像很多公募基金同行,虽然也同样觉得做这种直接与客户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战略高度也拔的很高,但是由于这个事情觉得千条万绪,短期效果也看不到,所以有点茫然。

  华夏基金做财富管理与直销15年 虽起步早但还不够快

  新浪财经:从华夏基金发展财富管理、直销业务15年里面,你觉得有哪些经验和教训?

  李一梅: 投资像长跑,基金公司建立自己的核心能力和跟客户的信任关系上更加是一个长跑。所以我们坚持,不会给理财顾问提出非常高的比如说一年的新客户要卖多少基金,我们的考核核心是你有多少客户的沉淀资金在华夏基金,怎么为这些客户更好的满意度,所以我们不是特别激进的考核模式。我们这样的模式其实有利于整个理财经理团队的稳定,它的稳定其实就是说人和人之间的信任是需要时间的。我们希望这个时间和这种信任是一个长期的关系,这样的话才真正能够建立起理财顾问和我们客户之间长期的信任关系,这种信任关系我觉得是未来财富管理的一个核心基础。

  如果要是说我们这方面是“得”的话,当然我们还有一点点教训,我觉得我们走的还不够快。其实每一次市场低点,或者有一些机会的时候,我们应该迅速的扩大理财顾问团队,能够服务更多的客户,帮客户把握市场低点的机会,让客户真真正正有长期的收益。这一块虽然我们在行业里做的比较早比较快,但是我觉得还不够快,因为客户的需求其实非常非常大,但是跟客户建立这种信任关系,从而真真正正让客户实现他理财的目的,我觉得是长期的,所以时不我待,还是希望能够更快在这块上进行发展。

  华夏基金以合作伙伴为优先 共同做大做强财富业务是第一位

  郭金霞:代销渠道是否会担心基金公司“抢”走了客户?

  李一梅:第一,刚才我说财富管理市场足够大,所以基金公司发展基金直销业务,大家没必要理解成基金公司是在分存量的客户。实际上,目前银行、保险、券商、基金、私募等是在不断做大广大投资者的理财需求、财富管理需求、资产配置需求。

  另外,不同的金融机构,对财富管理、基金代销等业务有不同的角度,进一步地,有不同的发展思路。银行其实是更丰富的理财提供商,基金公司可能是更专的,因为我们更专长投资这个领域。所以我觉得我们的方式并不一样。

  同时,其实华夏基金在处理直销和代销的关系上,肯定是以代销为优先,以我们的合作伙伴为优先, 所以在我们非常重视处理好代销渠道的关系。因为整个销售渠道在过去的20年,为基金行业做了大量的投资者教育,为基金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所以基金业要非常尊敬和感激渠道在这么多年做出的努力。

  目前,我们华夏基金1万多亿元资产管理规模体量,在金融机构中,相对来讲还是很小的,所以代销渠道无需对基金行业产生戒备心理,合力共同把整个资管事业做大做强才是第一位的。

  新浪财经:您对华夏基金的愿景是如何设想的?

  李一梅: 说一个非常遥远的梦想,我们希望华夏基金可以做富达+贝莱德这样的公司,能够做成在全球有影响力、受人尊敬的公司。美国的基金公司的发展是我们国内基金公司非常好的学习榜样。在国内公募基金行业诞生之初,每个公司大家都想成为富达基金, 每个基金经理都希望成为彼得·林奇。我们以富达作为主动管理的一面旗帜,我们一直把富达作为学习的标杆。这个也是为什么华夏基金在这么多年一直把主动管理的投研能力作为我们核心的竞争力持续不断的投入,持续不断的发展。

  与美国基金业发展道路相比,国内的好处就是说,美国经历了主动和被动之争,所以其实最开始还没有贝莱德的时候,其实美国是富达和先锋,是两面不同的旗帜,一个是被动做指数,一个是主动,就不做指数。那么我们其实没有这么分裂的来看待这个问题,我们觉得任何一种投资,它都是一种投资理念和投资方法,它的核心都是运用合适的投资工具来为投资人提供长期的回报。

  所以其实华夏基金在这个方面,我们是希望能够抓住各种投资策略,所以虽然华夏基金一直以主动著称,我们在2004年底第一只发行了行业里的ETF产品,开了被动投资的先河。所以走到今天,我们觉得主动和被动之间的差别越来越没有那么明显,因为现在行业里又有很多推出Smart Beta,华夏基金马上就要发行两只创业板的基金(注:截止发稿两只产品已经发行),一只叫创蓝筹,一只叫创成长,也就是我们在创业板里。通过这种Smart Beta的策略,通过我们对主动基本面筛选标准,希望把创业板里面的蓝筹公司集合起来,把创业板里面真正有成长性的公司集合起来。

  所以我一直在讲,我们目前来讲,包括贝莱德也是一样,贝莱德从一个固定收益类公司发展到被动投资公司,现在发展到一个包括主动投资在内的综合解决方案的公司,它其实也在一直寻找这些方面的融合点。现在经过这么多年,我自己的理解,被动投资不是被动的,被动投资在选择指数、构建策略和辨别主题方面都是主动判断,最后在投资的技术上是采取被动跟踪,你已经选择或者做好指数的方式,但前期所有的判断都是需要你基金经理和投资团队在价值上,在我们的策略和主题上要进行主动的筛选和判断,这个就是主动和被动的结合,而不是单纯的我们就任何一只指数只是跟踪就好了。

  所以我在这个时间点,我觉得我们是很幸运的,我们能够真正的在中国的市场里面把主动和被动做一个完美的结合,未来能够用不同的策略给投资人或者给解决方案提供底层产品。所以我觉得,华夏基金可能真的不是贝莱德,也不是富达,而是可以成为一个结合体。

  投研是公募基金的立业之本 加强投资者对基金产品的归属感和寄托感

  新浪财经: 可能基民会有一个误解,觉得公募基金行业给人感觉营销排第一,投资排第二, 有时候借着产品创新,营销方面的口号也有很多。对此,您怎么看?

  李一梅:我的想法是这样的,我觉得不能说营销做的更多,而是应该说营销更好的触达了我们的客户,而投资其实相对来讲,因为它相对比较专业,它的比较难真正触达我们的客户。 我觉得其实公募基金的立业之本一定是它的投资,就是我们存在的意义是我们是一个专业的投资机构,

  投资人上述疑虑,原因就是我们每只产品,他相对来讲以产品为核心的定位不是长期和持续的。基金经理更换比较频繁,产品表现的波动可能会比较大,所以投资人在产品上有可能不会有一个非常强的归属感和寄托感,那么他有的时候觉得看到的更多是一些营销的话术或者是一些营销活动。

  但是我就是想举一个华夏的例子 华夏回报基金是我们2003年发行的基金, 我们有到点分红的策略,只要达到了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我们就分一次红, 这个产品在过去的15年的时间里,我们历任了12个基金经理,公司总经理也换了好几位,投资总监也换了,但是这个产品的产品定位、产品策略和目标一直没有变过。而且这个产品我们选择的基金经理也是偏价值和稳健的做这个产品,相得益彰,所以经过15年,我觉得还能成为品牌基金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是它寄托了我们华夏人,我们这种投资要流程化、体系化、产品定位要清晰而持久,我们要打造一只长期能够陪伴投资人人生产品的这种信念 所以到现在为止分红超过81次,你当时买了一块钱,现在已经分给你三块钱了,而且净值还是在持续的增长,十年十倍。

  我们应该多有这类产品,使客户产生情感上的信任和沟通,陪伴客户的成长,客户就不会觉得这个公司是一个营销公司,他就觉得华夏回报是华夏公司给我创造的回报,是一个专业投资的公司。

  化压力为动力  和华夏互相拥有

  新浪财经:您从市场老将升任为总经理,成为华夏基金第四位掌门人,也是首任女掌门人,外界有夸你也会对你有一些疑虑,如何应对这份责任与压力?

  李一梅:是,我觉得都不用外界有这种说法,我自己都会给自己非常大的压力,不是因为我是一个市场老将,我觉得核心就是因为华夏基金是我唯一的一份工作,我从毕业,2001年,这是我第一份工作,我从一个公司的最基层员工,一步一步的能够最后成为总经理,我觉得第一肯定是非常幸运的;第二,又感觉到责任是极其重大的。因为我觉得华夏可能有这个特点,就是我们每一个华夏人,特别是华夏基金有非常多在公司从事非常多年的华夏人,我们都把华夏基金视为自己的一部分。

  我也觉得我拥有华夏基金,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觉得不是因为我是总经理,是因为我参与了它成长的绝大部分时间,它的成长、我的成长,以及我们投资人财富的成长,我觉得是并肩前行的。

  所以这种情感对于我来讲,同时又是巨大的责任,就是我希望我能够不负华夏基金在过去这么多年打下的基础,我希望不负华夏基金过去十年都一直保持在行业第一认知度的沉甸甸的品牌形象,我希望能够从长期的角度来讲,让华夏基金真正实现一代一代的总经理和一代代华夏人所希望的,成为全球有影响力的一流的基金公司,受人尊敬的基金公司。所以这个我觉得不需要外界给我压力,我自己已经有非常非常大的压力。

  但是,我觉得压力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就是我们要把它转变为动力才能前行,而且我觉得华夏基金短期的排名当然也重要,但是更重要的其实是刚才我们谈到的,我们是不是真正能够从长期梳理我们在投研方面核心的能力?我们是不是真正能够把养老这样一个战略持续的、坚持的,甚至前人栽树,可能是后人才能乘凉的一代一代的累积起来?我们是不是能够真正抓住机遇,在和海外的这些资产管理机构经营当中,我们不弱人后,能够发挥出来我们作为中国基金公司的优势和特点?

  我觉得这些其实可能更是我看重的,我觉得如果我们一步一步坚定的把我们想做的事情做好,当然规模上我们也希望有所斩获,能够不断前进,跟我们同行一段做大做强。但是我们真的希望华夏基金在我们的努力下,能够成为全球受人尊敬的、有影响力的资产管理机构,我觉得我不负这个时代,不负不在华夏基金的这18年。

  芳华凝聚华夏基金 感恩领导严格要求

  新浪财经:您刚才提到在华夏18年,相当于最美好的年华,真的是芳华给到了华夏,我其实特别好奇,因为我看您特别的温文尔雅,也非常爱笑。从业18年,你这么爱笑的人,有没有什么人或什么事让你伤心的哭的时候?

  李一梅:这个就是比较私人的问题了,我觉得有几种情况,一种情况就是被领导批评,行业里其实也都知道,我觉得华夏基金能够一直追求卓越和领导对我们大家要求非常严格是息息相关的。所以我非常记得有一次,因为受到领导的批评,哭的特别伤心,正好赶上下大雪,出来12点,在金融街打不到车,就自己往家里面走。现在还能记得那一刻,但是那一刻我觉得给我的人生还是带来很大的帮助,就是说我觉得这种卓越,追求每一个细节,还是刻在了我们的基因里。所以也非常感谢当时领导对我要求特别严格。

  当然后来因为华夏基金面对了很多非常好同事的分别,我觉得分别的时候也会情绪比较激动,但是每一个离开华夏的人其实还一直非常关心华夏基金的成长,他们的芳华也凝聚在了华夏基金。 所以我们觉得这一代又一代合作过的华夏人,我们觉得非常感谢他们,有了他们才有了华夏基金的今天。而且我们也希望能够集合大家这么多年在华夏基金积累的经验、文化,以及这种追求卓越的精神,能够一起把华夏基金做成每一个华夏人还会引以为傲的一个基金公司。(文/郭金霞 编辑/常福强)

  相关阅读:

  李一梅:养老第三支柱投教有3挑战 定投是养老FOF核心

  李一梅:科创板不是简单追风口 聚焦科技创新类投资

  李一梅:养老是基金业下一个20年最大风口

责任编辑:常福强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6-11 元利科技 603217 54.96
  • 06-11 松炀资源 603863 9.95
  • 06-05 西麦食品 002956 36.66
  • 06-04 国茂股份 603915 10.35
  • 06-04 卓胜微 300782 35.29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