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成基金基金经理张家旺在直播中展望2022年投资机遇。张家旺曾任宏观经济策略师,现任大成蓝筹稳健基金经理。查看视频
展望2022年的市场,张家旺表示,宏观经济稳字当头,高质量发展,投资和消费急需稳定,投资中稳定地产更是重中之重。政策层面已要求各地区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要求政策发力适当靠前。中长期则坚持“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强调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相统一,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优秀企业,鼓励“专精特新”,把敢于冒险的企业家精神和公司治理规划统一起来,实现由要素投入驱动向技术创新驱动的跨越;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降低教育、医疗、住房等生活必须成本,扶持中小微企业,保就业,保民生。
张家旺重点解读了稳增长的实现方式。他表示,“稳”重在稳地产和稳基建,来托底经济下行。地产方面,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点关注的内容主要包括房主不炒、租购并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等。从融资上看,低融资成本的房企市占率将提升,高融资成本的房企逐渐退出是大势所趋,所以房地产只能“托而不举”。基建方面,坚决遏制新增地方政府隐形债务,并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
另外,2021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特定产业领域没有做出具体表述,更多地在强调提高制造业的效率,强调“一加”,“加”在双碳周期发力上。明年新能源发展仍是非常重要的产业发展方向,尤其是能实现绿色低碳技术突破的领域,例如新型储能技术、氢能和其他更高效的电池技术。政策强调立足实情,避免“运动式”减碳,并强调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的基础上,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要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另外,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加快形成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防止简单层层分解。要确保能源供应,大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带头保供稳价。要深入推动能源革命,加快建设能源强国。
他表示,“稳”增长政策基调下,就形成了重要的投资主线,包括地产、基建等“否极泰来”的行业,以及专精特新背景下的新能源和新材料等。
从货币政策来看,2022年,货币政策要求“财政和货币要协调联动”,货币政策未来将以“宽货币稳信用”为主。2022年,中美经济周期或错位,呈现出中国衰退宽松+美国滞胀紧缩的局面。中国企业盈利周期下行,信用结构性扩张:(1)地产基建企稳,长期天花板清晰;(2)新基建是信用扩张的社会共识。
产业政策支持新兴产业是社会共识,2022年新兴产业端的投资规模上量或将对信用端构成有力的支持。他预计2022年中国绿电产业总投资规模约1.68万亿元,可拉动信用扩张1.18万亿(假设按70%的杠杆资金),这将可能对冲掉70%的地产信贷缺口。
从整体流动性(资金供给方面)看,地产长效机制下,居民资金入市趋势明确。今年的资金供给,公募基金仍是明年规模最大的增量资金,私募扩张将有所放缓,外资有望净流入,银行理财可能带来少量增量资金。我们预计2022 年A 股市场有望实现近7700亿元的资金净流入。
他表示,今年的资本市场可以理解成是一个持续高度结构化的市场。赛道型、躺赢型投资机会性价比显著下降,以微观产业研究把握长期产业趋势,广度深度并重是高质量决策的取胜之道。
从A股的估值来看,2021年,在新增社融增长放缓、企业盈利增长高位回落、产业政策频出等多方面因素的交织下,整体A股估值有所回落。考虑到2021盈利增长后,当前A股估值水平处于相对合理位置。具体来讲,微观企业层面,中国新兴产业微观企业竞争力全球优势明显,新兴产业中资龙头的估值普遍高于海外龙头,绝对PE(TTM)约2.7倍。估值溢价高于平均的行业主要集中于中国优势的光伏中端设备、负极材料、动力电池、隔膜及预期本土需求等。不过综合来讲,从企业盈利、估值和资金面看,2022年A股指数层面的风险不大。
2022年,沿“否极泰来”和“专精特新”两条思路寻找结构性方向。“否极泰来”包括自身景气反转的行业和外部因素催化的行业。
景气反转方向,大成基金认为随着未来缺芯缓解,汽车主动补库存+进入新能源车产业链,汽车及零部件行业α、β收益有望形成共振;另外,生猪价格明年有望见底,板块景气上行,农业(猪周期)方向亦有机会;还有必选消费品,因其需求具备韧性,毛利率会有恢复。外部因素催化的行业包括地产和基建产业链以及互联网、国企改革。
“专精特新”指的是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扶植“专精特新”是中国近年特色产业政策之一,且“专精特新”上市公司以中小市值为主,成长空间更大。因此,大成基金会非常重视“专精特新”机会,围绕产业升级自下而上精选“专精特新”,主要聚焦碳中和、国产替代和自主可控三条投资主线。主要原因在于,“碳中和”政策引导新能源产业长期发展趋势明确;中国强化科技力量,硬科技国产替代崛起;高端装备、武器装备等关键领域的自主可控发展迫在眉睫。具体而言,大成基金会重点关注半导体、新能源、高端装备等板块的细分领域头部“专精特新”企业。
具体来看消费板块的机会。必选消费品方面,PPI-CPI剪刀差收敛利好的必选消费品。PPI-CPI剪刀差收窄,意味着中上游利润逐步向中下游转移,复盘发现,必选食品取得超额收益的概率较大。背后的逻辑在于毛利率的修复,PPI收缩往往是衰退期,成本下降时需求同步回落,但是必选消费的需求具备韧性,价格也能够企稳。
汽车及零部件方面,汽车零部件的超额收益与乘用车库存增速的相关性较强,随着未来缺芯缓解,汽车主动补库存+进入新能源车产业链,BETA、ALPHA收益有望形成共振。从历史数据和逻辑关系来看,汽车零部件的超额收益与乘用车的库存增速的相关性较强。
1)当前库存处于历史低位,未来缺芯缓解,带动汽车主动补库存,汽车零部件有望获得BETA收益;2)而随着新能源车销量的快速增长,越来越多传统汽车零部件厂商有望进入新能源车产业链,稳定获得ALPHA收益。
“专精特新”方面,投资“专精特新”主要围绕产业升级、自下而上精选个股。毕竟,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上的优势较为独特:相比发达国家中国高端人才成本仍低,相比发展中经济体中国技术领先。那么,展望2022年,“专精特新” 他认为聚焦碳中和、国产替代、自主可控三条投资主线。
第一,“碳中和”政策引导新能源产业长期发展趋势明确;第二,中国强化科技力量,硬科技国产替代崛起;第三,高端装备、武器装备等关键领域的自主可控发展迫在眉睫。所以总结来讲,2022年重点关注半导体、新能源、高端装备等板块的细分领域头部“专精特新”企业。
在进口替代加速明显的新材料领域,新需求/新技术频出+进口替代加速,供给端扩张受限,行业迎来黄金投资期。产业特点:1)交叉学科,技术含量高;2)革新速度快;3)研发和验证周期长(往往>5年);4)下游联动性强;5)生态环保性强。
行业投资正当时:1)进口替代加速:18年以来的贸易摩擦使得关键材料国产化迫在眉睫;2)新需求层出不穷,老树可开新花:如新能源、碳中和;3)新技术不断涌现,供给创造需求:如合成生物学;4)格局不断优化:环保高压、能耗双控使得扩产愈发受限。
企业不同成长阶段的投资策略:1)0-1突破:精选最稀缺标的;2)1-10 扩张:确定性相对高、最容易投资,选择放量确定性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突出、估值尚可标的;3)横向、纵向拓品类:精选公司能力极强、产业逻辑通顺、产品已储备多年的标的。
对于去年大热的新能源板块,“碳中和”趋势下,我国光伏产业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政策主导我国光伏产业有望加速增长。2021年1-10月,我国光伏累计装机量29.3GW,同比增长33.96%,伴随央企项目启动,2021Q4将迎来全年装机量高峰。十四五期间,预计我国光伏年均新增装机量约达70-90GW。光伏实现平价上网将迎来需求端爆发,支撑行业的长期成长。光伏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包括硅料、硅片、电池片等,中游主要为光伏组件,下游应用到各领域,主要需求包括光伏发电、取暖等。
在政策、能源、技术等多因素推动下,汽车的电动化发展趋势明确,纯电动汽车未来将取代燃油车成为新车销售的主流。当前新能源汽车销量高增带动锂电池产业发展。2021年1-1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达299万辆,同比均增长1.7倍;根据GGII,2020年我国锂电池出货量143GWh,预计至2025年将达到615GWh。
军工方面,2021年国防支出增长6.8%(亿元)。在政策支持全面加强练兵备战背景下,军费预算达十年来新高,行业结构性需求加速。重点提速领域包括航空、航天、电子装备等,“十四五”期间军工高景气将延续,景气度由中上游逐步向下游传导。
供给侧将迎来新一轮产能释放。2021年主要上市公司在建工程规模大幅增长,2022-2023年将逐步达产。武器装备自主可控大势所趋,行业各环节龙头企业伴随行业景气提升、产能扩张,具有较强的业绩增长确定性。
同时市场的风险主要包括:海外疫情反复;国内经济下行超预期;中美关系不确定;流动性环境收紧超预期。
责任编辑:常靖蕾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