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赚钱效应升温,风格却不断切换,抓住低吸潜伏的好时机!立即开户,踏准节奏,不错过下一波大行情
12月18日,新浪财经与东方证券联合主办的“基石与超越——半导体产业闭门研讨会”在上海举行。利扬芯片董事、总经理张亦锋先生发表主题演讲《进口替代新浪潮下芯片测试产业的机遇》,讲述芯片进口替代背景下,芯片测试产业的机遇。张亦锋首先对半导体代工上下游产业链的分工进行详细介绍,前端主要包括晶圆制造和芯片设计,后端则主要是封装和测试。目前国内三大家封装厂在前十大封装厂家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尤其在先进封装领域处于国际领先。但说到测试这一块,业内有人认为测试体量太小,但张亦锋认为测试还是有金矿可以挖的。
![](http://n.sinaimg.cn/finance/transform/59/w550h309/20201218/ac90-kfnaptt8646648.png)
芯片产业关乎国家的核心竞争力,芯片测试产业拥有较大机遇,张亦锋表示,在如火如荼的进口替代新浪潮下,芯片测试产业拥有较大机遇。张亦锋从专业分工的商业模式、国内芯片设计公司年产值和海关进口芯片的数据,详细分析了芯片测试这个细分赛道的广阔市场空间,也分析了国产测试设备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张亦锋着重介绍了利扬芯片和其主营测试业务,针对不同的芯片内核介绍了对测试的不同需求,帮助听众更好地理解测试行业的特点。受专业分工的影响,张亦锋认为,在芯片产业向大陆转移的过程中,大陆在中低端模拟产品或者存储等特殊领域可能会采用IDM的模式,但在逻辑、数模混合这些领域,专业分工还是一个大的趋势。
张亦锋引用《国富论》前三章中关于专业分工的论述,认为专业分工是经过验证的最成功的商业模式。由于产业规模决定分工的深度,目前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相对来说还比较小,前期在测试产业的投入晶圆、设计和封装相比小很多,不得不由产业链上下游共同来承担测试任务,当前的政策环境对于芯片测试也十分利好,多个文件中都把封装和测试分开来表述,而不是像以前一样混为一谈。
目前,利扬芯片已经完成了33大类的测试解决方案的开发,实现超过3千种数量的各类芯片的量产测试。最后,张亦锋表示,随着进口替代的加速,测试产业将迎来千亿人民币的产值,未来需要一大批测试相关的企业为中国芯提供服务。国内目前做得比较好的几家测试相关企业也已启动了科创板,肯定有黄金可以挖。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http://n.sinaimg.cn/finance/cece9e13/20200514/343233024.png)
责任编辑:林宸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http://n.sinaimg.cn/finance/72219a70/20180103/_thumb_23666.png)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