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解读:换个角度看全球降息的分化及演变

独家解读:换个角度看全球降息的分化及演变
2019年09月03日 10:36 新浪财经

下载新浪财经APP,了解全球实时汇率

相关阅读:一图纵览:2019年全球央行降息日历 

  作者: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 孙斌

  年初以来降息的新兴市场国家中普遍存在降息对于流动性释放的效果不明显;资本对实业资本的青睐并没有因降息而提升;债权等避险资产受青睐度明显提升;部分国家与外部利差的收窄导致资本外流加剧。因此,“降息潮引发宽松潮”这样的说法显然存在偏颇,其意义及效果明显受制于国家资质、内外环境以及经济特点。  

  新浪财经讯,2019年以来,一股全球降息潮流开始逐渐蔓延,自1月加纳降息以来,截至8月全球已经有超过25个国家先后宣布降息。

  纵观整个降息大军,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特点所在:其一,本轮降息潮的各个主体中以新兴市场国家为主;其二,本轮降息潮并非发达国家率先降息的带动作用所导致,相反发达国家例如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降息时间普遍偏后,似乎体现出一定的被动型;其三,各国央行降息对于汇率、资产价格、贸易等领域的影响多显现反常规性。这三大特征正体现出了当前市场环境的异变性、异常性、异同性,因此识别市场现象背后的逻辑及未来影响需要我们突破常规理论,更加结合实际及本质加以分析及论证,以此作为审视及明确我国政策预期的有力参考。本文笔者将结合对于2019年以来全球降息潮的观察及探究分享其中带给我们的启迪。

  降息潮是否等于宽松潮需差别看待

  从传统角度来看,利率作为货币政策调控手段中偏中长期的一种关键的价格型工具,市场往往直接将其与货币的宽松与紧缩紧密相连;但问题在于降息本身作为一种货币宽松政策,其定性虽无可厚非,但能否达成流动性的实质宽松,尤其是衍生性的效果却并非完全肯定,其与央行直接或间接型投放等数量型工具有本质区别。

  我们以2019年以来降息次数最多的印度为例,印度央行分别于2月7日、4月4日、6月6日以及8月7日进行了4轮降息,整体幅度达到110个基点,而观察相应节点的前后的M2总量变化可以看出,除2月7日首次降息对流动性有较为显著的刺激之外,后3次降息对流动性的刺激效果并不明显。这表明降息虽然有利于降低实体经济经营成本,但并没有有效提升资本活跃度。究其原因在于印度经济自身内生性增长动力较为薄弱而长期过度依赖出口的特性,全球贸易环境的恶化无疑对印度经济造成压力;加上3月美国计划取消印度的贸易最惠国待遇引发印度经济预期进一步悲观,由此造成降息并没有刺激本国的资本扩张,相反却造成了印度对外利差的降低,加剧了资本外流,甚至反造成了流动性萎缩。

  我们从印度2019年贷款增长以及资本流动数据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以3月底美国计划取消印度贸易最惠国待遇的时间点作为分水岭,可以明显看出2月7日的降息确实对于提振印度M2规模以及维持贷款增长有正向作用,之后于4月4日、6月6日、8月7日的3次降息所起到的效果对比差异性极其明显,且加剧印度资本外流,同时伴随股市下跌、债市高涨,这无异于“凯恩斯陷阱”现象的重演。

  然而印度并非个例,这种现象在年初以来降息的新兴市场国家中普遍存在,其所体现的结果大致为:降息对于流动性释放的效果不明显;资本对实业资本的青睐并没有因降息而提升;债权等避险资产受青睐度明显提升;部分国家与外部利差的收窄导致资本外流加剧。因此,“降息潮引发宽松潮”这样的说法显然存在偏颇,其意义及效果明显受制于国家资质、内外环境以及经济特点。尤其是在当前国际贸易环境恶化、发达经济体协同搅局等因素的发酵下,降息对于内生性增长动力不足、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产业技术竞争力较为薄弱的经济体而言反效果尤为突出。

  降息潮或加剧不同经济体及市场预期的分化

  上文提及降息的效果因经济体资质差异所显现的效果有所不同,其集中的体现在市场对降息本身的反应与以往相比发生了改变。传统认知上,降息对于一国风险资产的提振有直接的效果;但今年以来,市场的实际表现却出现了明显的反差;我们认为主要原因还是取决于不同经济体之间资质的差异性所带来的预期分化、资产定性所导致的,且由于这种差异性的存在,全球普遍的降息或将加剧分化的演变。

  典型的代表例如美国,其新经济的定义以及其作为全球经济动荡主要的搅局者及受益者,这令其经济本身鹤立鸡群,比较优势显著,“假危机,真强劲”或为当前美国经济较为贴切的形容,这直接导致美元、美债、美股兼具了风险性与避险性的双重特点。在此基础上,降息本身的意义对于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而言,就与对于诸如像印度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形成明显差异,用比喻的话前者意义更贴近为“经济保健品”而后者更倾向于“经济强心针”。

  另一方面,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的放缓,这对于对外依存度较高且产业质量及水平较低的新兴市场国家来说,其负面影响显著大于内生性增长较强的发达国家。从下图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印度已经逐渐成为当前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需求来源,同时也是近两年来美国贸易制裁主要针对的对象,两国经济增速的放缓所带来的需求下降对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来说无异于“马失前蹄”,短期内很难找到其它需求来弥补缺口;经济增长引擎的缺失或弱化使得即使相应国家动用降息手段也难以改善,好比给一辆发动机故障的汽车平添燃油也无济于事。

  基于上述逻辑,降息潮的出现给美国带来利率调整空间,这使其配合舆论炒作及技术手段形成助推美元贬值、改善利率环境、带动降息持续的良性循环。但对于新兴经济体而言,未来所带来的确实利差收窄、资本外流、赤字抬高的恶性循环,这将加剧资本对于避险资产的青睐程度。我们从年初以来美国、欧洲、日本等主要经济体无风险收益率大幅下行;国际黄金价格显著上涨;美、欧、日股市调整中总体上涨与新兴市场国家股市大幅动荡整体下跌;发达国家资本流入与新兴市场国家资本流出格局的对比等现象中足可以看出端倪,而如果降息潮持续则无疑会加剧这种分化的演变,这需要我们理性的看待及警惕其中的风险。

全球经济增长需求的主要来源全球经济增长需求的主要来源

  综上所述,我们不由得对2019年以来的全球降息潮未来将如何演变做重新的审视。

  首先,全球降息潮是否将会延续的决定因素是什么?未来是否对新兴经济体刺激经济以及争夺贸易市场的主动调整有利,尤其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借机达成自身战略诉求的偏被动把握,转变为美国等发达国家引导分化加剧的主动调整,这与新兴经济体的被动跟随需要关注;从这一角度看,美联储进一步降息的可能性或将得以巩固。

  第二,新兴市场国家会否调整思路应对经济恶化?事实证明虽然新兴市场国家单纯动用降息手段的效果不及预期,甚至可能会酿造更大的风险;但另一方面也会推升新兴经济体政策经验、策略的进步升级;我国8月以来实施的LPR改革无疑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其对于其它市场的示范性及参考性以将对于降息潮的延续与否带来影响。

  第三,由于降息潮引发的市场分化值得警惕。降息作为中长期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传统意义上对提振一国经济、改善实体成本、优化汇率服务贸易等无疑有正面作用,但其实际效果及影响却与现实环境、国家资质、经济特点、风险来源等因素有着紧密联系,甚至导致分化产生,需加以全面性、综合性的考量及审视。

  当前世界经济贸易环境仍在持续恶化,市场逻辑及现象的反常规性、无参考性多有发生,我们通过对2019年以来全球降息潮的分析提出种种预期及猜想,同时也再次认识到对自身资质以及环境特点认知的客观,勇于突破常规,实事求是的重要性。

  降息潮是否会延续本身是否重要或许已经不再是我们关注的焦点,重要的是当前的趋势给我国创造了吸引资本加强合作的重要机遇,但也必然加大市场潜在的风险是值得警惕的。而提振经济内生性增长动力苦炼内功是核心依托,也是我们动用内部可控性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的重要思路,这是我国巩固市场地位,优化对外合作的有力保障。

责任编辑:郭建

降息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9-25 科博达 603786 26.89
  • 09-11 交建股份 603815 --
  • 09-10 宇瞳光学 300790 --
  • 09-05 五方光电 002962 --
  • 08-28 安博通 688168 56.88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