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方策 高泽宇‘中信银行集中采购中心’
文章|《中国金融》2021年第8期
商业银行集中采购工作承担着银行大额货物、服务等采购工作,具有规模大、影响大、政策性强等特点,同时也因其专业性强、敏感度高、利益方多等因素,采购工作的“公开性、公平性、公正性”受到各级内外部监管机构的严格监督。
十几年来,商业银行的集中采购工作已从无到有,建立起了制度体系、组织体系、业务运作体系和电子化采购体系,逐步实现了专业化和正规化,为银行主业发展起到了支持保障作用。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和严格监管政策的持续推进,以及外部不确定性和各种经营约束趋严趋紧,商业银行集中采购工作也暴露出管理粗放、规范性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和短板。对此,商业银行应积极落实国家宏观政策,践行国有银行使命,要有新担当、新作为、新举措。集中采购工作则更要主动作为,在支持保障银行各项业务发展的同时,还要服务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尽快推进三个方面的转型:由被动接受管控向主动合规转型,由保障经营为主向经营与管理并重转型,由电子化流程向智能化平台转型。
强化党建引领,由被动接受管控向主动合规转型
长期以来,集中采购工作总是被动地接受各类审计、检查、监督,也出现了不少问题。要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必须积极作为,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认识,变被动接受管控为主动合规。主动合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采购人员的职业操守必须合规,做到公正廉洁;二是集中采购工作流程必须合规,做到严谨规范。
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加强党建与业务的融合,建设“廉洁集采”“阳光集采”。中信银行集采条线与分支机构联动,充分发挥集团资源协同优势,积极开展党建联合实践活动,创新集中采购流程,形成“党建+廉洁集中采购”品牌在全行推广,提高采购人员的政治站位。制定了《中信银行采购人员廉洁自律规定》和《中信银行采购业务禁止行为规定》,从制度上扎牢拒腐防变的笼子。领导干部带头签订并严格执行承诺书,“头雁”效应明显,员工与需求部门、供应商保持“亲”和“清”的关系。结合员工行为排查,开展专项廉洁谈话,使员工在工作中养成主动合规的习惯,践行廉洁采购、阳光采购。
坚持问题导向,主动重新梳理各项制度、流程,统一规范全行集中采购操作流程。构建集中采购业务的标准化体系,形成“三图三册”:常规项目采购、基建项目采购和供应商审核的流程图及配套操作手册;自觉开展采购业务自查互查,着重排查制度执行的合规性和有效性,发现问题立行立改;加强对各级采购人员的培训,提升全行集中采购工作的合规操作水平。这些措施使全行采购人员的业务水平、主动合规意识和合规操作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强化服务管理,由保障经营为主向营管并重转型
中信银行集中采购中心成立之初,更多地定位于完成各项业务所需要商品和服务的采购工作,由于项目多、人手少,主要精力放在了项目采购的经营性工作,自身管理和分行条线管理均较为薄弱。全面实现由经营性向营管并重的转型,必须切实加强六项管理、提升五种能力。六项管理包括:以党建为引领,强化廉洁合规文化;以整改为导向,强化条线管理体系;以便捷为目标,强化高效满意服务;以系统为抓手,强化制度流程完善;以品类为龙头,强化集中采购管控创新;以拓源为手段,强化供应商库管理。五种能力包括廉洁拒腐能力、主动管理能力、履职服务能力、降本增效能力、创新发展能力。目前亟须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和履职服务能力。
提升主动管理能力,首先,要建立健全管理体系,包括监督检查机制、整改问责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其次,要加强全行集中采购团队建设,形成具备专业资格的专职岗位团队;再次,从总行的角度,应该根据各分行的不同情况,形成差异化的管理政策;最后,要加强条线培训宣贯,提升整体业务能力,通过“以干代训”等方式为分行培养业务骨干,解决部分分行集中采购团队技能不足、操作不规范的问题。
提升履职服务能力,重点是建立健全兼顾服务承诺、管理建议和合规提示三位一体的采购“三包”服务体系。“服务承诺包”对需求部门较为关切的采购项目时效进行承诺;“采购建议包”针对重点需求部门提出优化需求管理的建议;“合规提示包”列出内外规要点,并对采购人员行为“六不准”和采购业务“十禁”进行强提示,为参与集中采购工作的各级管理和操作人员提供“警示”标牌。集中采购团队要强化统计分析,掌握采购项目运行规律,采取措施引导采购项目“平峰”运行。总行层面,推出“采购管家”服务政策,为总行部门配备专属服务经理,与需求部门充分高效沟通,主动提供服务;分行层面,坚持“对口联系人”机制,保持总、分行高效顺畅沟通。加大基层调查研究频次,收集对集采工作、拟下发政策的意见建议,及时解答分行提出的疑问,协助纾解分行难点痛点,改进工作,优化服务。
强化科技赋能,由电子化流程向智能化管理平台转型
系统建设是集中采购管理的关键环节,也是依法合规采购的重要保障,通过电子流程规范操作并留痕,既是对采购人员的监督也是保护。同时,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商业银行应积极顺应金融服务移动化、智能化和便捷化的趋势,着力打造全流程商业级敏捷体系,加速推进“数字化采购”建设步伐,实现由电子化流程向智能化平台的转变。
中信银行正在建设的数字化采购共享平台,是统一门户访问、采购管理和供应协作双系统并行的智能化管理体系,是以“中信大脑”为支撑,覆盖“财务—采购—供应商—客户”的多用户生态平台,用户包括采购方、供应方、招标机构、评审专家和审计部门五大类。在资金流、信息流、物资流“三流合一”基础上,平台可以实现采购计划编制、需求提出、方案审核、采购评审、合同签署、合同履约、采后评价等全流程线上作业管理,以及实现供应商寻源、注册、评估、准入、合作、绩效评价、分级分类管理等全生命周期管理。
平台通过全品类管理、全流程管控、全用户覆盖、全数据分析“四全”管理,完善供应商管理和履约管理功能,保障商品及时供应,提高采购操作和供应链管理水平,满足业务部门、基层分行和供应商对采购部门的需求。同时,充分运用中台理念和微服务架构等新技术,采取全程数字化、业务移动化、报销自动化、寻源智能化“四化”实施路径,最大化发挥系统效能。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连通行内外系统,加大与供应商的数据交互,加强内外部数据握手,智能化识别采购流程中的操作风险、供应风险、法律风险和道德风险,通过预警和应对处理,有效防范重大风险。平台通过对全行集中采购项目数据进行多维度的采集,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逐步实现采购管理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的转变。
采购共享平台作为企业间的连接器,既是银行采购结果向社会公开的门户,也是一套电子商务服务平台,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集中采购成果共享,未来还可通过向平台用户提供联合采购、聚合采购和共享采购等多种公共采购服务,实现平台用户向银行客户转化。银行可在各业务场景提供更多金融服务,真正做到资源共享,风险共治,生态共赢。这种新型的数字化采购平台,通过加速实现“两链融合”进程,保证了采购业务管理的连贯性和全面性,满足了降本增效和风险防范的管理需求,实现了采购业务全程智能化。
责任编辑:陈嘉辉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