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持续推进,市场在汇率形成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人民币汇率有升有贬,双向波动,汇率弹性不断增强,为自主实施正常货币政策创造了条件。
我国目前实行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适合中国国情,应当长期坚持,这是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的基础。人民银行各项举措综合发挥作用,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成为常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了基本稳定。一是市场在汇率形成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人民银行已经退出外汇市场常态化干预,汇率由市场供需决定,发挥汇率价格信号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二是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2020年10月,逆周期因子从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模型中淡出使用,调整后中间价形成方式的透明度、基准性和有效性提升,也是外汇市场自律机制中市场主体发挥作用的体现。三是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不断完善。2020年以来,根据宏观经济形势和国际收支状况,调整金融机构和企业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扩大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的覆盖面,在提升管理有效性的同时,根据金融机构规模分类施策,保证政策合理有序衔接,引导金融机构市场化调节外汇资产负债结构。四是注重预期管理。在人民币汇率和市场预期出现较大波动时,及时主动发声,回应市场关切,通过多种渠道向市场传达政策意图,遏止外汇市场超调,维护外汇市场平稳运行。五是有效调节外汇市场流动性。2021年5月31日,人民银行宣布上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由5%提高到7%,适当冻结外汇流动性,对冲外部环境对境内市场的影响。六是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树立“风险中性”理念。指导金融机构基于实需原则和风险中性原则为企业提供汇率风险管理服务,坚持稳健经营,维护外汇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020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也反映了国内外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的差异。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各个经济体之间的经济和金融相互影响,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存在时间差,货币政策也有不同操作,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波动反映了国内外经济周期不同步和货币政策的差异。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冲击,我国加大宏观政策应对力度,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精准导向,为我国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2020年5月份开始货币政策逐步转向常态,而当时国际上疫情加速蔓延,主要经济体实行超宽松货币政策,人民币对美元和一篮子货币升值。2020年全年,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升值6.9%,升值幅度小于欧元,CFETS指数上涨3.8%。2021年以来,发达经济体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取得进展,市场再通胀交易抬头。国际金融市场开始关注美联储可能提前缩减量化宽松和加息,6月份美元对主要非美货币升值,而我国坚持实行正常货币政策,经济在潜在增速附近运行,当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贬值1.4%,CFETS指数则保持平稳。
总的来看,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是国内外经济形势、国际收支状况及国内外外汇市场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合理反映了外汇市场供求变化,发挥了调节国际收支和宏观经济自动稳定器作用,促进了内外部均衡,扩大了我国自主实施正常货币政策的空间。未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也将是常态,人民币既可能升值,也可能贬值,没有任何人可以准确预测汇率走势。下一步,要继续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合理使用货币政策工具,加强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通过多种方式合理引导预期,引导企业和金融机构树立“风险中性”理念,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