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万元存款被转走案提醒我们什么?

1200万元存款被转走案提醒我们什么?
2021年11月10日 00:07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评论员 张寿林

  身份证究竟有多重要,事实上,可能超乎你我想象。近日颇受大家关注的1200万元存款被转走案中,当事人将身份证交给他人,结果存单资金被转走,并且至今难以追回。

  根据公开信息,当事人的大额存单转存,需要本人身份证和存单,加上签字才能完成。目前这一事件尚未审结,更多细节还有待司法部门的结论。但事件本身再次提示大家,身份证交给他人风险大,会产生怎样的后果,难以预料。

  事实上,不管是将身份证交给他人保存,还是出借或出售身份证给自身造成麻烦,这类事件在社会中并不少见。

  近年来,“高价收购身份证或银行卡”的广告不时出现,部分警惕性不高的人受眼前快钱诱惑,主动出借或者出售身份证,帮别人注册公司,或者办手机卡、开银行账户,等等,结果对方欠下巨额债务,甚至身份证流入网络诈骗分子手中,最终,身份证主人轻者出现财产损失,或者征信存在问题,成为失信主体,重者卷入刑事犯罪案件,对自身及子女工作、入学、升迁等造成一系列重大影响,甚至人生前途难以挽回。

  同样需要提及的是,除了身份证原件以外,日常生活中办理业务也常用到身份证复印件,而这也完全可能将自己引入契约纠纷,极有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来违法犯罪,而自己却有口难辩。笔者建议,在需要留存身份证复印件时,可在复印件上注明仅供某次具体业务使用。

  但这样就没事了吗,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手持身份证的人像照片,同样可能带来很大麻烦。近年来,警方破获的电信诈骗案件中,不少作案人拥有数万张公民手持身份证的照片。这些照片是大量年轻人自拍后,以50块钱的价格出售给中介,最终卖给作案人的,他们用来制造假的工商营业执照,注册境外购物平台账号,再出售这些账号来牟利。还有大量个人照片流入诈骗团伙手中,后者将这些照片结合个人其他信息,就能针对单个目标受害者量身打造诈骗方案,特别是冒充公检法或者支付宝、腾讯等获取受害者的信任,从而诈骗钱财。因此,个人身份证照片特别是手持身份证的人像照片也需要谨慎使用,特别不要在手机长期保存,以免手机丢失带来更多麻烦。

  从大额存单被转走事件的另一方,银行的业务角度出发,可以总结的是,银行业务应严格坚守审慎原则,恪守核实义务。银行业务牵涉百姓核心利益,一旦出错关系重大,在安全防范上应尽量确保万无一失。

  具体到转账交易,特别是大额资金转存,有了身份证和存单,再加上签字,并不能有效保证属于存款人本人操作或者其本人真实意思表示。资金安全是银行的生命线,守住资金安全是银行立足之根本。银行一方面需要持续审视自身风险防范制度,另一方面,更需要严格执行业务流程而非形式而已。对应到大额资金转存,除身份证、存单、签字之外,再加上电话核实,或现场、人脸视频确认,也并不算过分,甚至可能因此避免一些重大麻烦。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张玫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1-17 金钟股份 301133 --
  • 11-16 云路股份 688190 --
  • 11-15 海力风电 301155 --
  • 11-11 正强股份 301119 17.88
  • 11-11 富佳股份 603219 9.56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