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振华:需从制度、技术等6方面建设国际金融中心

周振华:需从制度、技术等6方面建设国际金融中心
2019年10月15日 15:13 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10月15日消息,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SHIFD)、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NIFD)今日在上海举办“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论坛”,会议聚焦“金融基础设施和国际金融中心建设”,NIFD理事、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院长周振华出席并发表演讲。

  周振华表示,国内金融中心基础设施和国际金融中心基础设施是完全不一样,国际金融中心建立在更加全球分布式金融体系基础上,需要全球化实践和基础设施。

  他进一步指出,国际金融中心相匹配的金融基础设施需要从六方面进行建设,分别为制度化、技术、社会、市场组织、空间、文化。

  以下是演讲实录:

  各位下午好,今天论坛题目主持人介绍了金融基础设施基本含义。我从国际金融中心它所需要的基础设施来谈。我最近研究全球城市过程当中,发现国际上面一些一流全球城市,往往都是从原来国内金融中心,逐步演化成国际一流金融中心,这个当中给我一个很明显的感觉,国内金融中心基础设施和国际金融中心基础设施是完全不一样。

  首先一个问题,国际金融中心和国内金融中心到底有什么本质区别?国内金融中心从全球范围历史来看,有几个特点,往往是国内制造业经济和大规模消费需求所塑造,承担国内大规模生产和消费融资功能。第二,受到严格国家保护,在基本封闭国家金融体系世界里,每一个国家金融体系都在为其经济复制大部分相同的必要功能。不同国家金融市场之间合作,往往涉及两个国家所执行的同一套业务,譬如清算、结算。第三,高度监管银行系统,国家商业银行是其主要资本来源。第四,基于国家全球业务中心组成的重复所有关键职能和专门市场的全球金融体系,虽然是全球金融体系,但是这个金融体系是每一个国家全球业务中心组成的重复的,所有关键职能和专门市场体系。第五,国内金融中心往往是多中心扩张形态,除了有主要金融中心之外。譬如纽约、东京,还有次要金融中心比如芝加哥、大阪,以及区域金融中心,意大利曾经有11个金融中心在国内。在德国曾经有7个金融中心。所以国内金融中心态势下面,往往是多中心态势。但是当这些金融中心走向国际金融中心以后,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

  第一,并不是国内大规模生产和消费需求所塑造,而是由经营部门全球化和越来越多经济部门金融化所塑造。越来越履行着国内资本和国外资本进出流通的通道门户功能。这种门户功能是他们融入全球金融市场主要机制。这些金融中心都是概括财富和全球市场之间纽带,是外国投资者和本国投资机会之间纽带,结果是投资来源和目的地都在增加。

  第二,放松管制,消除严格国家保护。

  第三,越来越多证券化金融创新为主导,取得国家商业银行成为主要资本来源。由此新型全球金融公司和交易所参与进来,成为全球经济战略组织者。一流国际金融中心特点是金融机构和市场多样化,而且各种专门金融市场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份额。

  第四,国际金融中心它是建立在更加全球分布式金融体系基础上。这是一个贯穿所有国家嵌入式金融体系,也是将国家联结在更大全球金融体系之中。这对于提高领先国际金融中心重要性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影响,所以这些国际金融中心,特别是领先一流的中心,也是制定许多必须被参与者采纳标准和规则的中心。

  第五,它与国内金融中心多中心化趋势不一样是相反,业务全球金融化,但是金融管理控制功能越来越集中化。最后集中到现在最多20个金融中心,少是5个,囊括全球金融活动绝大部分比例。90年代是纽约、伦敦、东京、巴黎,法兰克福,现在是纽约、伦敦、东京、新加坡、香港,五大金融中心覆盖了世界金融活动和流量的很大一部分。国内金融中心演化为国际金融中心,不仅仅金融业务范围扩展,而是功能转换,以他们失去国家拥有的功能为代价,也不是简单实行国际会计财务标准,而是实行金融体系和金融组织变革,也不是为了资本流入流出进行的产品创新,而是构建资本流进流出的门户通道。因此建设国际金融中心需要全球化实践和基础设施。比如新加坡金融中心后期发展起来就一直把全球化实践和倡议放在首位。香港本质上拥有支撑强劲全球金融活动需要的全球化基础设施。东京不是很开放,但是最近政策调整也清楚显示,如果希望真正崛起为金融强国,就必须发展这类全球化实践和基础设施。

  这是我首先把国际金融中心和国内金融中心要做一个本质上区分。

  其次再谈与国际金融中心相匹配金融基础设施是什么。所以这里讲的金融基础设施和刚才主持人和理事长他们是从金融活动基础设施角度定义,我是从国际金融中心基础设施,可能更宽泛一点。

  第一,制度化基础设施。两个方面统一的内容,一个是放松管制,一个是风险控制。放松管制是全球化基本要素,对于伦敦、纽约两个地位毫不动摇地位来说,金融全球化提交交易复杂性,放松管制促进很多新的投机性越来越强金融工具发明,这个增强了金融中心实力,他们具备产生权威创新能力,也最能应对当今金融体系复杂性。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放松管制这种制度化基础设施功能,也是一定程度上面使他们免受其他金融中心无法轻易接受的冲击。随着各国放松对经济管制可以看到,整个全球网络当中金融中心数量是在增加,包括巴西、印度部分放松金融管制以后,孟买、圣保罗加入的全球金融网络。他们业务量和价值会大幅度增长。全球化结果在许多国家和市场金融公司正面临日益复杂和不确定性,最终是要对中心业务进行一些微调,国际金融中心作为进入全球市场门户,同时也是金融危机传递的门户,资本的流入流出一样迅速,曾经被认为是国家资本现在也可以轻易加入资本外逃队伍,风险控制是基础化基础设施之一,当今时代也是越来越重要。风险管理控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高层人员水平,而不仅仅是技术条件。比如电子监控等等。

  第二,技术基础设施。讲电子网络方面,电子网络方面数量和范围上都不断增长,金融科技的应用和发展,他们也不太可能消除对金融中心需求,相反这些电子网络正加强对这些金融中心网络化连接,不同层次交易所之间建立战略和功能联盟,这些联盟会演变成跨界并购,电子交易也是导致一个全新模式,任何一个市场都可以在其他市场和经济公司屏幕上进行操作。但是电子交易不会消除对金融中心需求,因为这些金融中心结合开展复杂业务和服务全球公司所必须的各种资源和人才。

  第三,社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社交网络,日益明显事实,最大限度利用新信息技术就需要基础设施和其他资源的复杂组合。这些技术能够为先进服务公司带来大部分价值都在于外部性。这意味着外资和人力资源要以最大限度的利用互联互通优势,建立起社交网络能力。在国际化交易事件当中,信息两种形式,一个是数据,得益于数字革命,这类信息获取是全球性的,还有一种信息类型类似于解释评估判断混合,这类信息需要协商一系列数据和对其他数据一系列解释,产生一个高阶数据。第二类信息需要复杂要素组合,这需要借助于全球互联互通社会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是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具有领先优势。原则来讲可以任何地方复制技术基础设施,但是不一定能够拥有社交网络基础设施。

  第四,市场组织基础设施。国际金融中心有一个非常大需求,经常需要有巨大资源供给能力,所以这个当中往往会导致企业快速并购,导致不同国家金融所之间战略联盟。电子网络兼并,网络连接许多交易所,现在各种各样交易所通过网络战略联盟合并是越来越多。

  第五,空间基础设施。高密度的金融,国际金融中心专业化生产一定是发生在主要城市金融区,这个金融区导致高密度、复杂的,知识的相互交织,开展此类活动风险复杂性和投机性,增加面对面接触的重要性。

  这里我曾经看到过一个案例,多伦多金融区曾经一度搬到郊区,国际金融中心一定是空间上面有一个金融区基础设施。

  第六,文化基础设施。国际金融中心一个明显特征是企业精英非国际化。对于这些全球参与者以及客户来说国家归属感和身份变得越来越弱,因此美国和欧洲主要投资银行都在伦敦设立专门办事处,来处理全球业务各个方面。

  现在国际问题在这些领域表现非常突出,全球金融产品可以在各国市场上获得,各国投资者也可以在全球市场上运作,所以在主要国际金融中心当中就产生了一种可以称之为新的亚文化,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是一个典型案例,这里精英非国际化,其中衡量一个标准是在那里有众多国际学校,把它作为衡量这些孩子父母文化特征一个重要指标。

  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贾振飞 2031864307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0-17 左江科技 300799 21.48
  • 10-16 祥鑫科技 002965 19.89
  • 10-16 申联生物 688098 8.8
  • 10-16 豪尔赛 002963 23.66
  • 10-16 海尔生物 688139 15.53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