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孙璐璐
10月7日,央行发布消息称从2018年10月1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降准所释放的部分资金用于偿还10月15日到期的约45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这部分MLF当日不再续做。除去此部分,降准还可再释放增量资金约7500亿元。
央行称,本次降准的主要目的是优化流动性结构,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当前,随着信贷投放的增加,金融机构中长期流动性需求也在增长。此时适当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置换一部分央行借贷资金,能够进一步增加银行体系资金的稳定性,优化商业银行和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结构,降低银行资金成本,进而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同时,释放约7500亿元增量资金,可以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的资金来源,促进提高经济创新活力和韧性,增强内生经济增长动力,推动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市场普遍认为,央行选择此时点宣布降准,将直接利好节后股市。不过,即便降准释放7500亿元增量资金,央行相关负责人仍强调,本次降准仍属于定向调控,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基本稳定,银根是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
实际上,机构对于央行降准早有预期。这主要是因为市场确实存在流动性缺口,需要靠降准释放更多的资金来补充。根据统计,10月15日将有4515亿元MLF到期,10月16日将有1500亿元国库现金定存到期,二者合计回笼资金6015亿元。因此,降准并置换MLF既不会使资金面出现过大的波动,又有助于改善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期限结构,支持实体经济融资。
央行还称,本次降准弥补了银行体系流动性缺口,优化了流动性结构,银根并没有放松,市场利率是稳定的,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长率与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基本匹配,是合理适度的,不会形成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
责任编辑:谢海平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