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开放再提速,智能化成财富管理行业突围关键

金融开放再提速,智能化成财富管理行业突围关键
2020年03月25日 10:00 新浪财经

买银行理财吃亏上当?遇到银行霸王条款?告诉我们帮您解决并赢取1000元现金大奖。

  文/新浪财经 陈俊松

  中国金融对外开放正在提速。3月,证监会发布消息称,自今年4月起取消证券公司外资股比限制,符合条件的境外投资者可依法提交申请,比原计划提前了8个月。外资加强中国力量后,中国金融企业如何应对既有的挑战,又如何利用先发优势在变革动力下更好地发展,甚至在竞争中胜出,是行业的关注焦点。

  尤其是,中国财富管理巨大的市场,正向全球金融巨头释放魅力。“金融科技目前的市场规模仅开发了5%~6%,市场潜力巨大。”陆金所控股CEO计葵生认为,全球的财富管理市场潜力尚未充分开发。在外资巨头陆续进入中国财富管理市场背景下,中国本土企业如何竞争?

  近期,陆金所与国际咨询机构波士顿咨询公司(BCG)联合发布的《全球数字财富管理报告2019-2020》(下称《报告》)给出答案。报告认为,智能化是下一个十年全球财富管理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将是中国金融机构在金融开放时代突围而出的关键。

  外资巨头争先入华 智能化成中国企业突破口

  中国私人财富的不断积累,为财富管理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想象空间。截至2018年底,国内居民个人可投资金融资产总额达到147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8.09%。预计到2024年个人可投资金融资产有望达到270万亿人民币左右。

  中国本土财富管理企业,已经在智能财富管理领域进行布局。以陆金所为例,其已在线上运营8年,AI、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已经融入到日常经营当中,并为4400万用户提供服务,管理客户资产超过3460亿元。

  水大鱼大,财富管理是一条好的发展赛道,将是机构的必争之地,国际巨头也纷纷入华抢占市场。

  去年,摩根大通宣布,在中国建立一家全新的、由摩根大通控股以及为实际控制人的证券公司——摩根大通证券(中国)有限公司;野村获批在中国设立合资证券公司——野村东方国际证券有限公司,新的合资公司在成立初期将以财富管理为主营业务,外资巨头争先登陆中国市场。

  在金融开放的大环境下,中资机构既面临着外资机构的冲击,同时谋求转型发展,参与国际竞争,适时找到制胜的突破口相当关键。

  基于行业数据预测及分析,《报告》认为,智能化必将成为下一个十年全球财富管理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首先,智能化带来全新机遇,普惠客群50%的可投资资产未被挖掘。根据测算,以AI为代表的智能化技术可以帮助整个财富管理市场的资产管理规模实现25-50%的增长,并助力各类机构实现15-30%的收入提升及25-50%的利润改善。

  其次,智能化手段是实现普惠财富管理的唯一方式。一是智慧化个性顾问,实现客群下沉:过去,由于高成本的客户服务模式带来的限制,财富管理机构往往聚焦在高净值客群。而智能化的财富管理将颠覆既有业务模式,有效降低财富管理机构提供服务的成本和所收取的费用,从而降低财富管理门槛、使过去未能得到充分服务的大众富裕客群亦能享受专业的财富管理服务。二是精细化客户经营,实现深度挖潜:智能化可基于对客户的深度了解提供“有智慧、有温度”的个性化极致体验,实现“真正为你考虑”及“有能力为你投资”,进而激发客户将更多的资产交由专业财富管理机构打理。

  而此次新冠疫情的影响,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对线上智能化服务的重视程度提升。BCG董事总经理兼全球合伙人谭彦认为,“最近以新冠疫情为代表的黑天鹅事件频出,所导致的剧烈金融市场波动,给专业投资者都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此时,作为非专业投资者的普通大众,更加需要专业、可得的投资顾问服务。”

  “有数”、“用数”、“治数”,三大能力建设掌控主动权

  以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应用是智能化的具体表现。与正确的方法论结结合,这些技术有望解决多项困扰行业多时的痛点,进而更好地为客户服务。

  财富管理行业痛点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现阶段投资者对财富管理领域了解不多,风险意识与金融知识不足,投资者教育的工作面临人群触达、方式落后等问题;第二,财富管理市场需求持续增长,除了高净值人群外,中产客群的财富增长势头不容忽视,其财富稳健增长的需求渐显,而客群大、个性化需求多的问题有待解决。第三,财富管理行业经历多年野蛮生长,机构存在管理粗放、专业能力良莠不齐的情况,不利于客户服务。

  对此,《报告》指出,机构需建设新能力以制胜智能财富新时代,必须要围绕“有数”、“用数”、“治数”构建三大核心能力。

  首先,机构要能源源不断地“有数”。通过打造开放生态、构建和连接场景,机构才能持续获取海量、多元、相关度高的数据。比如蚂蚁财富邀请了各类财经媒体及专业资管机构来其平台上发布与财富产品和金融市场相关的内容。通过构建开放生态、聚集优质内容,蚂蚁不仅能更好地吸引流量,更关键的是能通过平台所产生的海量的内容交互数据,不断识别和加深对投资者的风险承受力、产品偏好、沟通需求的了解,并将数据所产生的洞察应用于更精准的产品推送、更有效的投资者教育。

  其次,机构的“用数”要能有的放矢。没有合理的客户价值主张,数据应用本身只是空中楼阁。这要求机构能够以客户为中心,开展端到端、全方位的旅程重塑,通过客户视角的旅程再设计识别出有价值的数据应用场景。在运营流程再造的过程中,机构可充分融入智能化应用,将客服能力从“被动响应”变成“主动响应”,使客户的交互体验更加无缝顺畅。

  例如,陆金所打造了一套智能交互系统,在重要的流程环节进行服务“断点”侦测部署,如开户、绑卡、申购等。一旦用户在某一页面停留时间过长或中断,就会触发实时流程向导,提示用户是否需要帮助,并基于场景和客户标签来提供差异化的智能服务。截止2019年5月底,陆金所智能交互系统所部署的“断点”已覆盖投资客户的全生命旅程场景,为超过4400万注册用户提供服务,销售转化率相比无系统支持平均提升超2倍。

  最后,机构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治数”及“用数”体系,构建匹配的组织、人才和文化,才能真正聚沙成塔,使智能化应用全面开花、形成规模。比如陆金所已经发布以KYC+KYI(Know Your Intention)为核心的客户认知体系,包括KYC智慧标签体系和KYI意图预测模型系统。KYC标签体系全面覆盖了客户的基本信息、交易信息、消费特征、心理特征等多维标签,同时实现定期动态更新。KYI模型体系借助平台底层的10万神经网络触点,实时积累和分析用户在平台端的长期行为、短期行为、产品偏好、服务偏好、使用习惯等5大类数据,运用AI技术动态识别和预测客户的潜在意图。

  财富管理行业在金融开放和智能化的双重影响下,必然有大浪淘沙、去伪存真的一个过程。从业机构若能围绕“有数”、“用数”、“治数”三个方面来构建能力,不仅能解决行业痛点、改善自身的运营水平,还可将主动权握在手上。

  目前,外资机构牢牢盯住中国这块“大蛋糕”,已是不争的事实。但在本土市场足够大的情况下,如加快推进智能化释放潜力,中资机构未来可期。除此之外,机构间的开放合作、互补共赢,甚至探索与优秀外资机构的合作模式,同样是未来重要的选择。

  业内人士表示,中国财富管理行业正面临着开放外资与监管趋严的双重压力,但同时也有着数据技术优势以及多方合作的巨大机遇。“智能化不仅仅是平台技术或是服务上的提升,更是中国财富管理机构应对挑战,抓住市场机会的重要砝码。把握好智能化,起步较晚的中国财富管理行业,或许有望实现“从0到2”的跨越式发展。”

扫码阅读《全球数字财富管理报告2019-2020》全文扫码阅读《全球数字财富管理报告2019-2020》全文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钟艳蓉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07-08 寒武纪 688256 64.39
  • 07-08 美瑞新材 300848 28.18
  • 07-07 中芯国际 688981 27.46
  • 07-07 慧辰资讯 688500 34.21
  • 07-07 艾迪药业 688488 13.99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