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毓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产学研的深度融合是关键之举

庄毓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产学研的深度融合是关键之举
2020年11月22日 11:38 新浪财经

安装新浪财经客户端第一时间接收最全面的市场资讯→【下载地址

  11月22日,第四届赣江金融高端论坛于南昌江西财经大学举行,主题为“中国金融:如何于变局中开新局”。

  在圆桌论坛“二〇三五远景目标与中国经济发展”中,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庄毓敏教授表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怎么打有两方面?一个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办大事的优势,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另一个方面就是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就是在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当中如何实现科技创新,产学研的深度融合是关键之举。产学研合作更关键的一点是优化科技资源的配置。

  以下为演讲全文:

  庄毓敏:非常荣幸,今年第三次参加江财的论坛,每年会选一个题目,最近三年我一直在研究国家科技创新如何引领中国经济转型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做了些研究。今天这个选题正好跟十四五建议稿和2035长期的纲要应该说有十分紧密的联系。这是三个问题,中间的核心应该是经济创新或者区域的经济创新。怎么样实现创新引领,产学研是一个渠道,产学研如何促进经济创新,我今天从金融的角度把三者能够贯联起来。

  大的背景在十四五规划的建议稿当中强调,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这是给创新最新的定位也是最高的定位。科技创新未来做哪几个领域?就是四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最后这个面向是这次加的,前面三个是原来有的。

  其中强调健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怎么打有两方面?一个充分发挥社会主义集中办大事的优势,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另一个方面就是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就是在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当中如何实现科技创新,产学研的深度融合是关键之举。产学研合作更关键的一点是优化科技资源的配置。刚才瞿老师提的问题,等这个讲完在再讲决策是怎么做的。从国家看是一个区域,比如江西省也是一个区域,产学研的构成逻辑从图中可以看到每个主体有不同的定位和不同的贡献,应该说是由三个创新主体互相依赖连接成的一个网络,也就是说彼此离开谁都不行,我讲这个话是针对现实。高校和科研机构掌握的是知识、人才、信息,企业面对市场有不同的定位,这种定位当中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其实我这个讯体也针对国家的现实,就是产学研的合作非常不理想。价值定位就导致我们不理想的状态,比如高校导向是发论文,论文跟这个事有什么关系,这是一个重大的问题,怎么把这个问题解决是我们产学研要解决的事情。

  在创新系统当中,目前面临的状态是越来越复杂,也就是说我们未来的科技创新是一个多层级而且不断更新的局面,如果不合作,谁都没有能力促进重大科技或者叫攻关或者叫突破,所以必须走这条路。

  产学研的记忆就是让主体有动力去创新。另外从微观上来看,企业也是有获益的。对高校和研究机构分开看,各自获取的东西不是一样的,学和研得到的是资金还有经验以及机会,使你的研究和应用价值统一,也能够得到检验,然后不断地更新、不断地往前发展。对企业来说,获取的是市场,然后技术也在不断地更新,对于区域经济创新来说,一个是加速系统内资源的流动,还有不同领域的人有不同的方式发挥他们的优势,会导致技术进步越来越快,沟通和理解以实现知识生产开发应用推广实践、反馈、修正、更新的螺旋推进过程中大大缩短研发周期,最终要实现的是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

  国际上有很多非常成功的经验,我们举了好多例子,比如美国,大家会讨论美国产学研是不是完全市场行为,这个答案是否定的,没有一个国家刚开始产学研合作的时候是由市场驱动,都是政府推动。政府推动的方式可能不一样,我们看到西方国家推动立法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通过立法、通过资金的支持等等。美国早期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这一段时间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来促产学研的合作,当时的合作范围也仅限于农业、工业、军事等等,后期逐步在拓展,就是二战以后产学研合作范围开始拓展到国家安全领域,成立了国防委员会就是政府的机构,还有科学研究发展局等等,就是由政府来促产学研的合作,加强大学研究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到成熟阶段就是第三阶段,我们看到新兴产业在产学研的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园在这个时期对美国产学研合作起了极大的推动。

  第四八十年代以后到美国的硅谷,这是典型的产学研合作的成绩,80年美国政府出台了拜杜法案,并不是说完全由市场推动就可以实现,至少需要法律的保障。

  企业也有一些个人主导和企业主导的孵化器,高校主导的科技孵化器。我们看美国一个是完备的政策法规体系,还有设立产学研研发的计划,还有经费的支持就是政府有投入,比如刚才讲的自然科学基金,实际上是政府的基金,还有全方位的服务体系。

  英国也有叫知识转移伙伴计划,就是政府推动的面向大学的非盈利机构推产学研合作,时间关系,就不讲了。实践过程也是政府主导协调,大学承担研发任务,企业面向市场需求、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社会资金也开始注入,形成这样一个活跃的局面。日本有一科学城计划,从贸易立国向技术立国,中国政府全额出资打造的驻波科学城,开创了新的工业园区新的模式,建立之后,聚集了日本40%的国家级研发机构还有数百家民间机构和高科技企业,有点类似我们国家科技创新中心或者科技城之类的。也有一些经验,后面有一个共同的总结。

  中国在产学研合作做了很多的尝试,包括业界导师、项目合作、联合培养、实体企业等等,可以说总体来讲不理想,就是产学研合作部理想,存在比较多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科技成果转化率比较低,前一段时间也有过一些调研,特别是大学做的科技园区科技转化率非常低,对地方经济的增长带动不明显,这也是未来我们要反思的一个问题。这就是刚才我们讲的价值导向,就是评价体系导致了他们的脱节。企业导向很清晰,但是研究院所和高校的研究导向也很清晰,但是两个是脱节的。

  从金融角度如何实现促进经济创新呢?金融在这里面的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起作用,一个是金融的发展效应,一个是聚集效应带动或者促进产学研的合作,然后产学研的合作会促进区域的经济创新,从而带动经济增长。我们做了31个省的样本,做实证研究,最后得出主要的结论。由于时间关系没有时间去讲这个过程,中间也做了一些检验。

  主要结论,金融聚集显著促进产学研的合作,就是说有产学研,如果没有金融的帮助,也会打折。而且金融聚集相对独立地产生一些影响,教育和人才是相互加强的,鼓励创新。产学研合作能够带动创新的投入和产出,金融聚集也能够推动区域研发的创新,我们看到十多、二十个有产学研的实现。我们做的是理论研究,要实证检验一下,验证了金融聚集产学研合作、区域创新核心传导和影响因素,所以未来如果想促产学研合作的话,金融是一个重要的关键节点。由此我们得到一系列政策建议,从西方国家的经验来看,法律的保障支撑是非常重要的,这个法律当中知识产权可能是一个核心要素,它来规范市场,比如现在我们讲的数据,数据在“十四五”规划建议稿当中已经明确是生产要素之一,土地、人力资源是生产要素,但是数据也是生产要素,是生产要素就有产权问题。其次,政府主导和市场资源的配置紧密结合,这是很重要的。就是说政府初期引导很关键,未来如何发挥市场的力量可能更为关键,怎么样界定政府和市场的边界,可能在过程当中需要不断地摸索。第三就是金融的力量如何聚集、发挥促产学研的合作,再就是人才的问题。产学研关键是教育和人才,你看我们国家高科技创新中心现在提出来的只有几个,就北京和上海是最早提出来的,我觉得它的基础是高校资源和研究资源,现在出了很多新的科技创新中心,包括合肥、成都、武汉未来都会成为科技创新中心,大家看这些城市都有共同的特点。最后要健全和改善合作的制度环境。创新和收益的关系和内在激励机制是什么,我们目前没有处理好,也是导致目前产学研合作比较大的障碍。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田原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7X24小时

  • 11-25 联泓新科 003022 --
  • 11-24 凯龙高科 300912 --
  • 11-24 兆威机电 003021 --
  • 11-24 友发集团 601686 --
  • 11-23 兰剑智能 688557 27.7
  •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