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来了?安装新浪财经客户端第一时间接收最全面的市场资讯→【下载地址】
新浪财经讯 “2019(第十九届)中国企业未来之星年会”于7月7-9日在上海举行。汉能投资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宏出席并演讲。
今年来已,风险投资资金日益趋紧,陈宏给出了三个原因。第一,有些企业上市就破发,融资总量估值已经低于以前上市的情况。第二,两种资本一直在帮助企业发展,一种是美金资本,一种是人民币资本,随着资管新规实施以后,导致很多人民币基金出了问题。第三,很多人民币基金的LP是大型企业家,但由于一系列原因,这些企业家都没钱了,自身出了问题。
以下为演讲全文:
今天主要的方向讲的是硬核创新,跟我们以前讲的不太一样,基本上今天准备的一些资料和信息,跟各位分享一下,看看中国的硬科技创新在这个行业的发展。
我们讲的硬科技,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想给大家分享一下里面的信息,让大家感觉到中国硬核科技的年代终于来了。上周刚好是中国科协第21届年会,我们几个又被请去(参加),开天荒第一次邀请企业界和投资界,除了院士以外,参加他们的开幕式演讲。以前没有,以前就是科学家、院士们在聊。
为什么现在讲这个事呢?科技创新、硬核创新变成国家战略,一会儿也比较一下中美之间的差别,也给大家讲讲我们看到行业中间的机会。
过去的20年,我们享受了消费互联网的发展,接下来的10年、20年我们将会享受科技的力量,这是我今天想讲的主要课题。
第一个先讲讲资本市场,从2009年到2018年,基本上是非常健康和快速的方式在发展。中国大概一天VC、PE里面大概有1万多亿人民币是投在股权的,这个量实际上不小了,我记得2003年的时候投资圈、VC圈开年会的时候大家都在,也就是三四十个人坐几桌,全中国90%的投资大佬都来了。
到今天你想一想,这个行业(VC/PE)的从业者应该有二三十万,可以感觉到巨大的市场,巨大的资金投入到这个行业,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消费互联网行业里面,很短时间内就创造出来了独角兽,并且创造出来非常伟大的企业,因为在互联网行业里面,特别是消费互联网里面“赢者通吃”这个概念是根深蒂固的。随着资金的加码,创业者的梦想,合在一起可能就建造伟大的企业。
大家可以感觉到,在2019年,不管是投资数量和投资金额都急剧下降,我个人感觉到归于几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有些企业上市就破发,现在融资总量估值已经低于以前上市的情况。
第二个原因,过去,中国发展有两种资本一直帮助企业发展,一种是美金资本,很多中国上市公司都是美元基金投的。但是最近几年也有很多人民币基金崛起,加在一起是这个总量。而随着资管新规在2018年实施以后,导致很多人民币基金,不管是融资各方面来讲资金就出了很多问题。
第三个原因,中国经济环境,因为很多人民币基金LP跟美金不一样,美元基金都是养老基金,大学的钱比较多一点,长线基金在中国也赚了很多很多钱。但是人民币基金很多很多LP除了政府以外,就是大型企业家,大家注意到在过去12个月,很多具有资本的大型企业家都没钱了,是他们出了问题,这样导致投资在中国从2019年就有下降的趋势。
并购来讲其实并没有减弱,随着VC和PE投出以后,他们的基金也到期了,到期就要退出,大家听到5+2,8+2等等,我们发现很多基金公司的并购被卖掉实际上是VC和PE在退出诉求之中所产生出来新的诉求,就是找买家去融资,结果买家说,我觉得这个企业不错,我能不能多参点儿股把你买下来,大家觉得价钱不错也就退出了,所以这个市场在逐渐的增加,这些因素加在一起就导致了第一张图,资金大量的出现。
但是有一块是大量的钱在这里面不是投高科技里面的,做企业服务等等没有拿到钱,真正拿到钱的都是消费型公司,包括蚂蚁金服一次就可以融到140亿美金,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在行业里面的一些状况。的确风险投资和并购在过去十年之中对整个中国的消费互联网增长起到巨大的作用。
我们再来看看这张图,其实很多企业大家都非常熟悉,从最早的1997年,像网易、搜狐这样的公司开始创业,基本上开启了互联网的局面,还有其他企业可能大家已经不记得了,的的确确大家所知道的有些企业开始创立,到1999年的时候三家企业创立,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也就是现在的BAT。那个时候是网吧时代,当时各种各样的社区。
同时在应用层次里面,像携程利用互联网的技术使得我们订票各方面变得更加简单一些,这样的企业所产生。
随着2003年,2004年以后,新的家庭时代就开始产生了,家里的PC变得越来越普遍,从这个方面来讲,又有一堆新的公司产生,这个时候像京东、唯品会等企业就产生了。随着技术革命的产生又导致了一堆企业的产生,这里面有些企业已经非常优秀了。
移动互联网时代,在2009年,2010年,特别随着苹果手机出现以后,使得我们的手机可以变成跟我们随时随地在一起,其实新的各种各样模式就产生了,像知乎、今日头条就产生了。今日头条当时产生的时候做得非常简单,就是通过AI技术使得我们阅读的时候,根据自己所喜欢的东西更加贴近。
当然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有了支付的可能性,像微信支付、支付宝就像随着可带的支付钱包,使得我们很多服务购买变得更加容易。
为什么消费互联网时代有很多大学生,有梦想的创业者,几十个人干一家公司就可以干出一个独角兽企业,非常简单,如果你是做传统To B企业服务,你会发现每一个客户你都要去卖,这样你的销售能力各方面都蛮难的。
随着移动互联网出现有一个东西APP,只要产品足够好,APP就可以迅速变成你的销售渠道,把这个APP铺到铺天盖地。
再加上又有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他让你收费的能力又增加,所以很快在移动互联网领域有很多年轻人创业的企业,在很短的时间(两三年)之内变成了一个巨大的企业,像拼多多都属于这样的例子。
我们看看在过去中国消费互联网过去20年中给我们带来了巨大机会,也给投资人带来巨大的回报,这就是为什么到今天为止美元主流基金融资还是比较可以的。因为国外投资人随着中国人口红利的增加,移动互联网各方面的增加,他们赚了很多钱,最近美元基金融资还是相对比较顺利,这就是看到中国消费互联网追逐的20年。
但是我们再比较一下中美之间,因为中国经济跟美国经济是非常相似的,中国互联网很多企业的成功,当时我们在看他们商业模式的时候非常简单。你是干嘛的呢?我是百度,就像美国的Google,投资人一听就明白了。
在这个时候国外的投资人,特别是美元投资人就追逐有梦想的创业者,给他们提供大量的资金,使得他们在很短的时间之内能跑到行业的头部企业。这样互联网头部企业的效益就使得他们可以阻止其他新兴企业的发展,这就是很简单的一个逻辑,这就是为什么投资人圈里会聚团,好的企业一大堆人想投。
但是你看看美国跟中国上市公司前20名,红色标的是跟科技有关,今天论坛是硬科技,企业服务等等方面的硬科技。在美国里面To C跟To B是平分秋色,随便举一个例子像新创立的公司,咱们不说微软、Oracle(甲骨文),就是像Servicenow、Work Day这样的公司也是市值500亿美金的公司,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美国。
在国内主流还是To C,To B相对比较小,有几个市值区分给大家看一下,科大讯飞、用友网络等等这样的,实际上市值还不超过100亿美金,其实中美之间差别是非常大。但是刚才讲过中国有同样的企业个数,美国有同样的企业个数,但美国是全球的,中国的技术也可以全球输出。
在这种情况之下中国所关注的硬科技大方向应该是对的,我举一个例子,以前VC和PE圈请谁,有一个硬科技公司去找VC,可能很多人不是特别关心,都喜欢找商业模式创新的,硬科技没人干。
刚好上个月我们自己搞了一个企业服务论坛,从早晨到晚上,本身是内部100多人的论坛,主要是请了一下独角兽企业,请了一些主流的基金。后来发现报名600多个人,必须通知大家,对不起房间就这么大,有些人这次能不能不来。这说明什么?这是一个温度计,很多大基金的董事、总经理在底下记笔记学习,他也不太懂,他也不方向,他要学习。因为大家都看到了这个未来,科技领域里面的投资各方面来讲相对复杂一点。
消费方面大家比较理解一点,虽然我本科、硕士都是计算机的,我博士是读人工智能的。今天我要看一些人工智能各种各样的发展,我也要花很多时间去了解它。这就是科技里面对一个公司的判断各方面来讲,它相对来讲是不一样的,但的的确确从这个数据来讲,咱不看每一个企业,从大方向来讲,我觉得就应该跟过去中国消费互联网,中国的企业,符合科技方面的企业,我觉得有巨大的前景。
我们再看看美国科技史的发展,我也很快过一下,里面列了很多的公司,因为美国的科技相对来讲比中国这边要长一些,很早以前不管从70年代那个时候的英特尔等等这样公司的出现,到逐渐随着X86服务器的出现,各种样的企业。
后来,我们看到了虚拟化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公司。随着云计算的产生,大家也知道以前企业软件都是卖到公司里面的,但是随着整个计算机结构的改变,网络的改变,存储技术的改变,计算能力的改变,云变成前一段时间比较热的,在这个环境里面又有一些新的公司通过云的技术来产生。
大家可能现在知道最多的也就是边缘计算,5G出来以后其中最大的一个应用就是边缘计算,也有一些新的物联网公司出来,美国其实很多企业成功的案例给中国企业做到了很多的表率,像最后刚刚上市的两三家公司稍微提一下,像Zoom这样的公司,2011年成立的,从另外一个公司出来的一个工程师做得。它解决什么问题呢?使得大家在企业B2B之间的通讯有一个很好的软件,很简单的概念,到今天为止也是250亿美金市值的公司了。
我们赶快去看看中国的企业,发现也有一些类似的企业在做这样的,当然可能技术各方便还是有点不太一样。但是不管从规模、各方面来讲,国内做相似业务的企业还是小很多,但是有可能这其中的两三家跑出来变成一个后来伟大的公司,这就是我们从To C方面所隐含过来的一些结论。
另外,我们大家经常讲SaaS、HCM等等这样的公司,在中国头部都很小,可能先做好的估值冲高了几亿美金的估值,也就一两亿人民币。但国外这些公司营业额都在30亿美金左右,像workdoy这样的公司。
我们感觉到付费意愿各方面不一样,但是给他足够多的时间,有基金的积极参与,VC、PE界的积极参与,一些伟大的企业也是可以跑出来的,半导体芯片就更别说了,中国整个从国外进来的半导体芯片一年是一两千亿美金这样的规模。真正中国的半导体芯片公司产生出来的可能就是60多亿美金,量非常小,大量是属于进口的。怎么算咱们不去争论那一点,但是整个来讲我们感觉到,你想想这个行业机会还是非常之多的。
在中国的信息化过程之间,的的确确跟美国相比从70年代开始,从那么一张版图里面,我们这边能列出来的名单还是比较少数,很多企业在过去这么多之中,都合作过,我记得开始的时候像文思软件这样的公司,软通动力我们第一次跟他们合作的时候,他就两三百个人、三四百个员工,现在都是4-6万员工这样的规模企业,也逐渐起来了。
这些企业发展是非常快的,但是在资本市场上没有享受到To C那样的高估值,像今天印度的公司,有一家塔塔(TCS)做软件外包的,它的市值已经达到了1000亿美金。但是中国最大的这些估值也就一二十亿美金。
两个原因,要不可能这些PE也比较低,整个中国投资界对企业服务类的,高科技服务类的公司还没有得到那么多的欣赏;要不是投资人比较少,大家价钱炒不起来,要不还没有完全得到欣赏。
但是不管怎么样,从中国互联网这段时间,技术一直在革新,也一直在迭代。从最早一批90年代用友、金蝶、东软这样的一些企业,现在基本上估值接近于百亿美金左右,五六百亿、四五百亿人民币左右,到新一代科大讯飞、启明星辰这样的企业也有十几年的历史,但在今天整个科技里面把它叫传统企业,但是从另外一波企业人工智能像商汤科技、Face++,很多也来过未来之星的活动,有些也被我们选出来的,其实已经在这个行业里面变成几十亿美金市值,可能逐渐接近百亿美金市值了。
大家也可以看得到这样的企业在短短几年之中营业规模,包括市值已经逐渐追平了在这个行业里面很多年的元老了,所以创新是一个机会,特别是创新在资本的支持之下也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中国企业服务和高科技下面10年,为什么我们认为是一个机会?刚才讲到除了从美国这个地方做一个比较来讲,另外一个人力成本已经越来越高了,光凭出现了一个问题把一大堆人丢进去解决这个事,我觉得已经很难去处理复杂的问题了,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人力成本也增加很快,以前工程师很便宜,现在找一个工程解决问题的薪水越来越贵。在这种情况下提高经营效率是企业服务软件和高科技技术最重要的一块,现在讲产业互联网,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提高需要把传统很多所分散的一些资产等等用互联网的技术、高科技的技术把它连在一起进行大数据分析等等这样的,提高数据使用度。
从这个方面来讲,也是有这样的诉求。大家最近听到为什么物联网这样的公司突然变的火起来了,以前没有太多人去理。工业互联网这样的企业现在也开始火起来了,我觉得这一波跟这个是息息相关的。
另外,全球红利消失。我也讲过,光靠人的成长,已经到了一个地步,To B这个方面也开始进入平台化的过程。还有一个技术,很多东西技术不到你再努力也没有用,我记得1991年拿到人工智能博士的时候,那个时候人工智能博士找不到工作的,哪有现在一出来一堆人去抢。但是现在时机到了,它就有这样的市场。
同样,中国会在大量铺5G,5G这个事大家有双方面不同的想法,但没关系,只要有人决定把5G网络铺下去,因为5G可以跟4G是兼容的,很多在4G上不可能想象到的一些应用产生了,像自动驾驶延时会比较低。
在VR这样的东西,以前在4G上玩起来蛮重的,刚才讲的像Zoom那样的技术,如果我们网络到处都非常好,用视频会议来解决,同时开会的诉求变得越来越多。其实一旦新的网络出现以后,相应的应用就会产生上去,我觉得这也是驱动很多创新者利用现在的大的方向和网络来进行创新和创立公司。
中美服务市场比较刚才讲了各种各样的,咱们就比较一下云方面,这是采用Gartner的数据,准确不准确我觉得不是那么重要,但只要大家看到那个差别就好了。看得到说在美国的公司里面也都是同样的企业,为什么他们在云的规模上达到了900多亿美金,而我们才几十亿美金。
这说明什么呢?市场非常大,我们服务了很多云服务的公司,发现不单单是阿里云在做云,腾讯在做云,百度在做云,我们碰到很多企业,包括用友、金蝶都在做云。为什么呢?他有SaaS、PaaS,他有各种各样的东西,他也希望把他们东西放在云上,服务于他们。
这个市场终究还是会起来的,随着网络基础设施出现以后,5G出现也会进行大量的光纤铺设,后端也要非常强势。在这个情况下其实想象空间还是蛮大的,这就是为什么云的公司最近特别热。
在中国市场上的投资逻辑来讲,我们又准备把国外和国内进行了比较,把市值分的一下,为什么讲这个东西呢?左边这个东西存在了资金(VC、PE)才会进来,VC、PE可能跟一般的基金不太一样,如果你的赛道特别小,就是你这个企业做的很好,他也不一定会投资。特别是一线基金,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企业家跟我们说,我这个企业做的不错,今年有两三个亿的营业额,2000万的净利润,每年增长20%、30%一直涨。
以前打新股的时候,大家会感兴趣投你,主流基金不会看你这样的东西,他关心的是你这个是不是解决大垂直行业,是不是领导者,我给了你资金以后能不能超越对方变成一个主导者,享受未来更大的一些回报。
如果你能达到这样的目标,你不赚钱也没关系,营业额很小也没关系,这就是为什么在企业服务里面,有些企业我们在融资的时候发现PS估值和销售差10倍和20倍是很正常的事情。这就跟消费互联网的时候,我们投有些企业赚钱不赚钱不重要,只要你顶得住,行业足够大,你变成老大了,你终究有一天会赚钱的。当然不是每个企业都是这样子,但这就是当时投资圈里面他们的一些逻辑。
看一下美国上千亿市值的企业,大概有6家,这是上市公司,有些没有上市没有列在里面。上百亿市值得企业有20多家,10亿美金以上有30多家。在这种情况之下,你看看国内,上面两个框框基本上空闲的。如果这是空闲的,大家认为这里面有机会,所以VC、PE会会跟着进来。这里面从市值和大行业方面来判断的话,一些VC、PE对这个行业感兴趣的投资逻辑在里面。
这是企业服务里面跟消费互联网里面有点不太一样,这里稍微说一下。最近国内也会有不错的企业服务公司被别的收购,被谁收购?也有可能被BAT收购,也有可能被其他战略者收购了。
To C和To B有一个巨大的区别,To C追求的经常是一个很好的有产品性能的应用程序迅速在行业里面达到行业第一或者第二,把第三给干没了。然后在移动互联网上面可以通过APP来杠杆它的销售能力,使得他快速发展,然后用资金VC/PE补贴方式让它得到更多用户,只要留存率达到12个月有25-30%以上,这就是不错的保证你的留存率,使得你的每日活跃用户量是有一个数量,每个活跃用户每天使用有一定的时长。活跃用户数×时长加在一起就公司的价值。也有一些APP在移动互联网里面用户量特别大,但是时长每次就是1分钟,2分钟,这个企业很难把价钱做起来,因为乘起来不行,所以“赢者通吃”这就是消费互联网里面典型的特征。
在企业服务里面就不是这么回事儿了,你把一个产品卖给招商银行,卖给工行,卖给民生银行,你得一单一单去打,跟他的CIO去打交道说服他们。所以你不可能像消费互联网成长那么快,每一年几倍成长。可能50%,100%就是非常不错的数字了。
第二点,你需要有很多线下的销售团队,这个时候作为一个CEO来驾驭一个很庞大的线下团队,不管这个团队是直销还是通过渠道,你这个能力跟一般就不太一样了。
但是它里面有什么特点呢?它不会大起大落,一旦进入以后,它的可替代成本也要增加。我已经把我的数据各方面都放在你的公司里边,已经帮助你分析各种各样的数据,你把我拿掉再重新换一个也很麻烦,除非特别烂。
这个时候没有办法赢者通吃,它不是一家把所有家都拿下来了,你可以多家并存,风格各不一样。To B里面,你说到底好还是坏讲不太清楚,这个时候很多企业就会占据自己的地盘。
这个时候等行业领导者向前增长的时候它有两个选择。要么建立自己的团队,把这些竞争对手一一打掉。要么我收购巴尼变成我的一部分。美国基本上主流的企业服务公司都是通过并购所产生的,企业服务里面是允许多产品多子品牌的。而在消费互联网里面,像腾讯有一个微信就可以了,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两者的区别。
这个时候有什么好处呢?就是投资者都给了一些机会,不是说某几个投资人投了几个顶级企业,要么有人血本无归,要么就是赚得一塌糊涂。最近我看到企业服务里面,这个市场也在跟美国一样了。
中国企业服务重点关注的领域,像SaaS、产业互联网、新一代技术,像前端这部分中国还是非常小,几个大的企业营业额也就一两亿,两三亿人民币。但是看看国外几十美金的市场,我觉得市场还是巨大的,需要给它一些时间。
这里面有的大家会进行参与,另外一个模式大家没有关注,中国消费互联网最赚钱的模式还是广告模式。给那些想去拉客户的人提供机会,百度实际上是一个广告公司,腾讯主要是广告来赚钱的。包括很多游戏免费弄一些东西也在里面插一些广告。阿里巴巴实际上是商家排名嘛,也是广告公司。这些公司相对来讲利润率各方面就比较高。做交易的这些公司毛利率各方面还是比较低一点。像京东就是典型的例子,就是毛利率比较低。
在企业服务里面,一般企业毛利率都比较高,这就是在融资的时候,它的销售额变成它估值中间很重要一部分,毛利率经常达到八九十是很正常的。在电商里面如果算GMV的话,很多毛利率10%都不到。
另外随着5G出现,这里面也有新的机会会产生。最近我们所看到对大数据进行分析,一个是对企业在员工之间使用习惯的分析。
最近物联网起来,工业物联网起来,你收入那么多大数据怎么办呢?这些数据的分析也是很重要的。中国的工业设备还是蛮多的,各种各样的机床,水表等等。一旦大家的想法和气势,思维逻辑和投资界一起想一个大的方面,这里面的机会还是蛮多的。其实机会多了,给在座的创业者和创业公司就会提供无限的想象空间。
我们是投行+投资,在互联网行业里面也做得非常多,基本上中国高端的并购1/3我们参与的。另外我们在企业服务也是特别关注,因为我自己本人的背景,这方面我们也投了不少,像BOSS直聘,也是企业服务公司,我们都在进行投入。
我们认为未来是美好的,行业会有巨大的空间,所以在这个行业里面也会像之前二十年消费互联网一样产生巨大的公司。
谢谢各位。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