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来了?安装新浪财经客户端第一时间接收最全面的市场资讯→【下载地址】
新浪财经讯 “2019(第十九届)中国企业未来之星年会”于7月7-9日在上海举行。天仪研究院创始人兼CEO杨峰出席并演讲。
杨峰表示,公众对于一夜之间出现如此多航天公司表示疑惑,“夸张的数据是在中国,而不是美国、欧洲,在中国现在干火箭的公司已经超过了10家,干卫星的公司已经超过了100家。”
杨峰将卫星比喻为计算机,“卫星就是一个在太空上工作的计算机,没有半点区别,但是现在的卫星还跟一个屋子一般大。所以这个是有巨大的机会,卫星行业的摩尔定律有正在开始发展”,他直言,“这是一个巨大的技术红利期,北极光、经纬、君联、国科嘉和、赛富等等都投了我们。投我们之前他们都会觉得说杨峰你干的这个事情不就是政策红利的事吗?我说错,这是一个巨大的技术红利。”
以下为演讲全文:
感谢各位,刚才白总讲了下沉的问题,现在我来讲上天的问题。其实2016年刚刚创业的时候,很多人都不懂我们在干嘛,甚至于“放卫星”这个词在中国大部分地方是一个贬义词,是用来形容一个人不靠谱的。
2016年有一个媒体搞了一个会,请我过去做一个演讲,他那个会有好几个分会场,我看有一个高科技分会场,就冲进去了。冲进去了之后工作人员拦住了我说,对不起先生,你不在这个分会场,我说我不在高科技分会场请问我在哪个分会场呢?他说你再隔壁“白日梦”分会场,结果我非常受伤害。但是我们现在用时间证明了,“放卫星”不是一个白日梦。
说到商业航天这个行业,我们必谈到一家公司就是SpaceX,我不管特斯拉到底多有争议,到底好还是不好,但是这家公司在整个航天业是非常了不起的。我说现在全世界火箭发射能力排第二的是中国,美国排第三,那谁排第一呢?SpaceX。
这一家公司已经比整个美国、中国的能力还要强。它到底强在哪儿呢?可能很多人觉得说SpaceX能够发特别大的火箭,特别了不起来,中型猎鹰已经发射成功了,Starship也在研发了,特别了不起了。我说发中型火箭没什么了不起的,现在人类最强的火箭还是60年代的土星五号,没有其他超越它,所以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很多人会说SpaceX火箭可以回收,可以打上去还可以回来,看着很酷炫。我说可回收也没有什么了不起,80年代航天飞机早就可以全部上去,而且可以全部回来,SpaceX只能做到一级火箭回收,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大家会说SpaceX是一家商业公司很了不起,波音公司、空壳等等都是商业公司,它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真正了不起在那儿呢?这些都是表象,都是手段,但是真正的目的,真正的核心是在于他把成本降下来了,他把原来需要几亿美元发射一次的火箭变成了几千万美元一次,我们可以看到土星五号在1969年的时候发射是5亿美元1发,这还是那个时候的5亿美元,但是现在重型猎鹰已经不到1亿美元了。
当然,历史之间比可能有一点点问题,那我们比现在同期水平,ULAE发33吨运力的火箭是2.5亿美元一发,但是同样运力的猎鹰9号,如果算上可回收的话大概是4000万美元一发,差这么多,我觉得这才是他了不起的地方。
当然,作为一个干卫星的人,我是非常歧视搞火箭的。因为我觉得火箭就是一个傻大黑粗的活,当然不能这么说。但我一直形容的是说火箭只是一个交通工具,它是一个物流公司,它把卫星从A点送到B点而已,但是真正发挥价值的是卫星持续在轨道上产生数据,产生连接,产生价值。
所以火箭公司顶多就是送货了,但是真正的电商是我们。所以SpaceX当然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在把火箭做的非常好了之后,也开始干卫星了。所以Starlink是目前SpaceX提出来的星座计划,会在若干年内发1.2万颗卫星在低轨为全球提供宽带互联网接入的能力。
人家会说为什么现在突然这么快的发展卫星产业?原来可能大家都没有听说过民营企业能够航天,但是为什么突然一下就出来了呢?而且夸张的数据是在中国,而不是美国、欧洲,在中国现在干火箭的公司已经超过了10家,干卫星的公司已经超过了100家。
为什么一夜之间有了这么多航天公司,到底是为了什么?其实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能够给大家时光倒转的机会,让你们带着现在的认知能够在计算机行业还没有跑出摩尔定律的时刻,还是在刚刚出来PC机的时刻,你愿不愿意回去用你现在的认知狠狠的赚一把?我相信很多人都会的。但是没有时光机,所以你做不到这一点,但是在航天领域内可以。
卫星就是计算机,卫星就是一个在太空上工作的计算机,没有半点区别,但是现在的卫星还跟一个屋子一般大。所以这个是有巨大的机会,卫星行业的摩尔定律有正在开始发展。所以这是一个巨大的技术红利期,北极光、经纬、君联、国科嘉和、赛富等等都投了我们。投我们之前他们都会觉得说杨峰你干的这个事情不就是政策红利的事吗?我说错,这是一个巨大的技术红利。
因为原来的卫星都很大,但我们在越干越小,越干越便宜,但是功能在越干越强。所以我们可以看数据,在1957年人类发射第一颗卫星之后,到现在为止人类发射卫星总量加在一起刚刚超过4000颗,但是在这两年发射的小微型数量已经有400、500、600颗。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么一点点时间可以占到历史总量的10%几、20%,所以卫星的摩尔定律刚刚开始。所以我们要把更多的卫星发上天,去获得更多的数据。
我们公司2016年1月份正式成立,到现在为止三年半,我们一共发了7次,发射了13颗卫星。这个数据排在全中国第三,前面是航天科技集团第一,中科院第二,天仪第三,民营企业我们是第一。在全世界所有的小卫星公司里面我们排在第六,如果只算同期数据的话,在6月份之前我们是全世界卫星公司同期发展速度第一,6月份被一家公司超越了,破了我的记录,那就是SpaceX。SpaceX一下发了60颗,让我很尴尬,被偶像超过了,其实我也很开心。
虽然SpaceX时间已经很长了,但是他干卫星只有三年。为什么我们要把这么多的卫星发上天,它到底要干嘛?我用了一个比喻,人是有获得数据刚需的,人是有连接刚需的,我们把计算机连接在一起产生了互联网,后来不能满足于只是定点的计算机连接,我们希望移动的时候也可以连接,所以手机上网有了移动互联网。
后来我们不能满足只是人和人之间连接,我们希望人和物、物和物都能连接,所以加上了传感器,所以有了物联网。但现在所有的前三者,所有的东西加在一起只是在整个地球人类可以居住的7%的那一点点土地上,还有93%的地方是没有这些东西的。
如果要把所有的陆地、海洋、天空全部都能连接起来,只能靠卫星。未来用卫星把一切连接在一起,用卫星去获得一切的数据,我个人称之为天连网。天连网可以干嘛呢?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一个电影《全民公敌》,还有一个美剧我已经想不起来名字了。
其实无论你喜欢不喜欢现实就会到来,以后大家会越来越没有隐私,以后这些数据会越来越被更多科技公司所获得,而卫星就是一种全新的手段。而且原来飞机去获得数据,每个国家是有领空的,中国的飞机不能飞到俄罗斯去看,不能飞到美国去看。但是卫星是没有问题的,现在可以随时去拍美国,随时去拍朝鲜,想拍哪拍哪。但是因为我的卫星现在分辨率还不高,所以现在可能拍不高你家里,那么未来呢?
所以无论是全球不断网的宽带和窄带的通信网络,无论是全时全天后遥感大数据,还是高精度的导航。其实我一直没有明白,大家现在都在说自动驾驶,离开了卫星谈什么自动驾驶?离开了更高精度的导航和定位的卫星谈什么自动驾驶?包括无人机、无人船,一切的无人系统没有卫星更多的网络也都是白扯,所以这一切都是充满着巨大的想象空间。
现在人们在讨论“6G”,这指的是以后无论是互联网,无论是通信,无论是大数据行业,都会跟卫星融合在一块变成天地一体化融合的网络,卫星会成为地面很多行业基础设施的一部分。
当然里面也有很多东西需要像人工智能来支撑。刚才杨帆说的那一切的东西,都是我们现在研究的,当然我们不会去研究AI,但是我们会往另外一个方向去做延伸。其实航天里面有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大家生活里面早就用到了,我们希望把卫星更多的东西为大家未来的生活所用。但是整个行业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卫星技术还没有深入到各位生活当中去?其实最大问题在于成本。
现在卫星还没有大幅度把成本降下来,一颗卫星还是几亿或者几千万元,每发射一次还是几个亿,所以钱是有限的,卫星这么贵,数量就有限,所以能够给你们提供的服务是有限的。
比如说美国的铱星早就可以实现全球,任何地方都可以打电话,但是大家就是不用,为什么?因为太贵了。如果它的成本能够变成1%,或者您的通讯费用翻倍一下,您就能够拥有全球打电话的手机,我相信你一定会用的。但如果说是通讯费用是20倍,你就一定不会用,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
我们要做得是把成本降下来,让更多新增市场用得上卫星的服务,其实计算机行业是按照这个模型发展的,通讯行业,无人机行业都是这么发展的,所以我们也在这么干。
我非常欣赏一家公司“大疆”,最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大疆的东西是玩具,它只做到了降成本,但是现在大疆已经在整个无人机领域具备了绝对的优势,而且大疆的无人机在广泛被应用到很多很多应用当中去。
对于我们企业最重要的目标,现阶段最重要目标是把成本降下来,什么都别想,成本降下来就OK。我们在成本上降到怎么样变态的程度呢?大家看左边这张图,7月2日是2019年唯一一次日全食,在南美区域才能看到的。我让我们公司的同事用我们在轨卫星去拍这个日全食,竟然被我拍到了。拍到有多难呢?卫星是7.9公里/秒的速度在天上飞,地球是转的,月亮是转的,都是高速运行的,但是我要拿卫星去盯准太阳完全不动的去拍到月亮从太阳面前闪光那一瞬间,我们的卫星竟然拍到了,这个整个卫星的成本不到100万。拍到日全食的相机是我们在淘宝上花了42块钱(包邮)买到的。这个卫星姿态测量的陀螺是我们在手机上拆的大概100块钱。
虽然这个图像没有那么精彩,但我想告诉大家的是,我们现在用这么低的成本就做到了这件事情。如果我们用一些更高等级的器件其实我们可以拍到更好的效果,现在我追求更多的是低成本,只有把这个成本降下来了,在座的各位才能够更多的享用到卫星的便利。
同时我们现在在进一步加强成本优势,我们开始建设卫星工厂,不再是非标,一颗一颗造卫星,而是流水线式的造卫星。我们也通过这种低成本的卫星帮助到清华大学的博士生做了引力波的研究,这在原来是绝对不可能想象的。帮助我们一个同学,让他的头盔在国外的时候,能够通过卫星来联网。我们帮助到在东北做农业的公司,通过遥感预测它粮食的产量。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希望让我们卫星的服务到更多人身上去。我们的广告语叫做“让航天触手可及”,不仅仅是技术应用,其实从精神层面也在做这方面的事情。
NASA也好,Space X也好,他们是非常酷炫的,他们的品牌,他们的精神跟很多娱乐行业,时尚行业,文化行业都连接到了一块,做得非常有意思。
但是一说到中国航天,大家好像都觉得是在研究所里面,只有在人民日报和新闻联播里面才能看到,所以作为中国商业航天的一员,我们不能这么干,所以我们把天仪的品牌跟国内很多消费品、互联网品牌全部连接到了一块,我们一起来上天,做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
如果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关注我们的公众号,看看我们之前的案例,如果你们有自己想要去做的技术,还是品牌方面的想法也可以跟我们联系,谢谢大家。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