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内容提要
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新产业、催生新模式、激发新动能,既要立足农业农村发展需要,也要依托农业农村基础支撑。新质生产力与农业农村发展的结合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新动能、新路径,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着力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课题组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其在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渗透会引发经济社会组织方式、运营机制的深刻变革,对乡村全面振兴产生深刻影响,将重新定位农业农村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的协同联动路径。一方面,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和生产要素约束,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另一方面,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通过畅通城乡经济循环、释放创造动能和消费潜能,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环境。
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属于先进生产力范畴,是生产力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作用下的再次跃升,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明晰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所强调的质态。
农业农村是经济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经济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的关键支撑。农业生产、农民生活都是承载生产力的基础性关键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培育新产业、催生新模式、激发新动能,既要立足农业农村发展需要,也要依托农业农村基础支撑。新质生产力与农业农村发展的结合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新动能、新路径,是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着力点。农业农村在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方面具有特殊性。以新质生产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既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一般规律,也体现了农业农村发展的特有属性。
(一)以生产力三要素跃迁为驱动力
从生产力三要素来看,新质生产力是劳动者从传统农民向高素质农民和专业技能人才、劳动资料从常规投入品向智能集约高效绿色投入品、劳动对象从初级要素初级产品和服务生产供应向新质要素绿色食品和生态产品,以及生产力要素组合从分散化细碎化经营向适度规模且集约高效绿色经营方式跃迁的生产力质态。
(二)以均衡协调发展为基本路径
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离不开农村现代化,需要农村发展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要素市场、生活服务、治理体系、文化娱乐等。同时,作为新质生产力基本内涵之一的劳动者,其很大一部分来源是处于城乡“两栖”流动状态的农民,而农民的现代化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因此,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以新质生产力的均衡协调发展为基本路径。
(三)以创新成果转化为生成机制
新质生产力在农业农村的内容广泛复杂,生成路径多元化且主要处于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中后端,需要转化应用和推广扩散机制作为支撑。只有少数领域是农业农村特有的,主要集中在农业领域。这些领域的创新成果首先用于非农产业和城市发展,经过不断改造后才应用到乡村全面振兴中。
(四)以农业农村分层分化为基础
农业农村各领域受自然环境和资源禀赋影响出现了明显的区域分层和领域分异现象。新质生产力在农业农村领域对传统生产力的替代,会因层次不同而呈现不同的路径,具有明显的梯次转化和渐进升级特征,其跃迁过程要考虑不同层次的基础,不能盲目追求相对一致的发展水平,要做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适应,从乡村全面振兴的实际基础出发渐进引入和提升新质生产力水平。
(五)以高质量发展为中心任务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形成新型生产关系,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要以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为中心任务,以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为核心目标。
以新质生产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意义
新质生产力在农业农村领域的渗透融合,为破解创新驱动不足和体制机制障碍提供了新途径,也将重塑现代化要素进入农业农村的机制、开辟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创新驱动新路径,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全新动力和可能性。
(一)以技术革命性突破探索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新方案
农业农村领域的新质生产力是以关键核心技术或颠覆性技术的突破和应用而形成的生产力质态,能够替代以大量资源投入来谋求农业增长、食物供给和农村发展的传统生产力,解决乡村全面振兴关键领域的短板、瓶颈和“卡脖子”问题。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发展,新技术不断涌现,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培育乡村新经济模式、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技术解决路径,推动了智慧农业发展、数字乡村建设,为乡村建设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动力,形成了乡村全面振兴的内在技术逻辑。
(二)以生产要素创新配置开辟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新路径
新质生产力强调通过颠覆性技术创新实现对传统要素和传统产业的渐进替代,并通过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的优化组合积累质变条件,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由数据采集和应用形成的数据要素与农业农村发展相结合,实现了设施装备和生产过程的数字化,推动土地、劳动、技术、资本等传统要素的深层次协作组合,突破了传统设施装备和技术手段的限制,显著提升了乡村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水平,有力支撑乡村全面振兴全要素生产率的持续跃升。
(三)以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激发乡村全面振兴新模式新空间
新质生产力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为乡村传统产业突破传统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束缚注入了外源动力,把替代传统生产力的过程,转换为持续催生新要素、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过程,持续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更新,提升乡村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农村创业就业和农民增收致富创造更多机会。
(四)以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塑造乡村全面振兴新优势新机遇
农业农村是绿色资源的富集领域,也是绿色产业的重要载体,更是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潜力空间。围绕新质生产力布局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既可以在农业农村直接发展碳汇产业、绿色康养、生态产品、有机农业等绿色低碳产业,也可以在农村为绿色制造业、绿色服务业、绿色能源产业提供配套支撑。生态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在农业农村发展新质生产力,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是促使乡村产业摆脱高能耗和高污染的路径依赖,推动乡村产业实现生产过程绿色化。新质生产力的融合渗透,也是生态文明意识、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在农业农村各领域的普及扩散过程,推动乡村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五)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重塑乡村全面振兴动能
人才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强劳动者技能培训,既可以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人才支撑,也可以为乡村全面振兴赋能。在提升农民素质素养、培育专业技术人才、扩大整体劳动力供给的同时,也造就了大批农村创业就业人才,尤其是为现代农业和乡村产业提供本土人才,为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此外,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会加快破除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自由平等流动限制,推动各类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要素动能。
以新质生产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面临的障碍
(一)以新质生产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认识存在误区
一是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要排斥传统生产力和传统生产关系。实际上,在新质生产力所依赖的基础环境中,“三农”基本盘的稳定器作用十分关键,需要农业农村以传统生产力和生产方式承载大量的小农户、老弱人口和成为农村人口城乡“两栖”流动的蓄水池。这就要求新质生产力发展必须兼容传统生产力和传统生产方式。二是把发展新质生产力理解为短期过程。新质生产力与新型生产关系的适应过程,需要经历一个不断探索和试错的过程。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关系则具有相对稳定性,而新质生产力自身也需要不断迭代更新升级。以新质生产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更是需要久久为功、稳扎稳打。三是把全要素生产率显著提升作为唯一衡量标准。应该把新发展理念、共同富裕导向纳入新质生产力的衡量标准,发挥新质生产力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作用。四是把新质生产力简单理解为数字农业发展、数字乡村建设。数字化、智能化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关键内容,但并不是全部。盲目引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反而可能因为“数字鸿沟”加剧信息孤岛,给农业农村发展带来风险隐患。
(二)以新质生产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产业载体薄弱
一是新质生产力所依赖的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本上集中在城市。现代农业和乡村产业体系在整体层次上明显滞后于城市产业体系,存在与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的衔接障碍,尚不具备导入现代生产要素承载新质生产力的基本条件。突出表现为:现代农业覆盖面小,传统农业仍是主流,导致农业生产能力较弱、农产品竞争力不强、农业产业综合效益不高。二是乡村服务产业滞后,也是制约乡村产业承载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因素。面向农业农村的现代服务业是农业现代化和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驱动力量,更是新质生产力向农业农村渗透融合的载体和通道。但现代服务业主要集中在城市,与农业农村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渠道机制尚未建立。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农村生活性服务业发展较为滞后,面向乡村产业发展的要素导入、创业就业等市场服务业务发展尤为不足,是现代农业和乡村产业体系的短板制约。农村现有的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服务体系和服务平台建设滞后,加剧了农村创业就业和产业发展的成本、风险和不确定性。
(三)以新质生产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要素支撑不足
一是符合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农业农村生产要素存量明显不足,普遍缺乏人才、资金、技术等重要资源支撑。在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的趋势下,留守在农村的劳动力老弱化问题突出,科技、文化和经营素质较低,导致优质劳动者缺乏,是长期制约乡村全面振兴的关键问题。二是乡村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农村数字化基础设施薄弱,导致基于大数据、云平台、互联网、区块链、卫星遥感等高新技术的创新生产和转化应用难以落地,制约了科技创新驱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也加剧了数字化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成本和风险。三是乡村全面振兴的要素保障机制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要素需求尚不匹配,尤其是城乡二元体制造成的城乡要素平等交换、自由流动壁垒,阻碍了新质生产力发展要素的城乡有序转移和均衡配置。四是乡村治理体制不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与科技创新、现代产业相配套的风险防范、伦理约束机制,在农业农村发展制度体系中尚处于空白。
(四)以新质生产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矛盾突出
一是受制于规模经营方式和要素配置方式与小散弱分散化经营主体相互依存,尚缺乏与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绿色化生产经营机制的衔接路径,不能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新型生产关系。目前,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存在“统”的短板,是农业生产、乡村产业和资源要素难以实现适度规模经营的关键制约,影响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稳定和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的成长。二是乡村产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尤其是规模化的新型农业经营(服务)主体的素质及辐射带动能力有限。虽然新型经营和服务主体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和乡村产业的骨干力量,但是总体上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与国外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其带头人的科技素质和经营能力相对较弱。同时,惠及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产业组织、公共平台、服务体系发育滞后。
(五)以新质生产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创新驱动基础不牢
一是农业农村各领域创新基础薄弱、成果积累不够。在世界农业科技创新格局中,中国处于领跑位置的科技创新尚集中在少数领域,多数仍处于并跑或跟跑位置,且主要重视耕地建设和粮油生产科技创新,对非耕地资源和林牧渔业生产重视明显不够,与大食物观和农业强国建设要求的全方位科技创新尚不匹配。整体看,科技要素在农业农村领域的覆盖广度和渗透深度较为有限。二是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支撑方面还存在不少短板。即使是科技创新水平较高的种业领域,同历经百年积累的发达国家种业创新水平差距仍然较大,突出表现为:生物育种基础研究不足、关键核心技术能力较弱,不能有效支撑整个种业原创性颠覆性创新突破。三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高,各自为战、低水平重复、转化率不高等问题较为突出,主要是创新链条各环节衔接不畅,缺乏相应的统筹机制和协同支持,导致农业科技创新研发成果转化能力较弱。
以新质生产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思路与对策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以农业农村现代化更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抓住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交织叠加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因此,要围绕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系统谋划、统筹考虑,先立后破、积极作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以新质生产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总体思路包括以新质生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以及城乡融合发展。在这种总体思路下,本报告提出了八大措施。
(一)优化农业农村创新布局,推进适用性创新和定制化改造
一是做好中长期战略谋划,围绕新质生产力制定农业技术发展路线图,尤其是针对现代种业、智能农机、智慧农业等基础技术、通用技术和前沿技术进行重点突破,加强“卡脖子”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二是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建设一批国家智慧农业创新中心和分中心,开展基础性、前沿性智慧农业技术研究。三是强化农业节水技术推广,提高输配水技术、田间节水灌溉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水平,增强技术的集成配套。四是以农村具备现代生活条件为目标,聚焦老年农民、儿童青少年、创业就业群体等,组织养老、成长、创业、文娱、康养等未来生活场景的集成方案创新研发,把未来乡村生活美好图景转换为乡村全面振兴可感知的美好愿景。
(二)健全农业农村创新体系,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
一是加强政府战略规划和政策引导作用,以有为政府创造新的市场均衡条件,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推进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和区域、行业协作。二是在生物育种、农机装备等方面,依托国家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等科技创新平台,开展生物育种基础研究和前沿育种核心技术攻关,开发适合区域生产特点和需求的无人机作业系统、农场监控设备、信息服务平台等。三是推动形成富有引领性、集成性、提升性的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机制,探索涉农战略性人才、领军人才培养和协同创新机制。四是推动农业农村创新资源调配和分配格局调整,健全纵向治理机制和横向合作模式,促进政府部门、科研单位、市场主体等分工协作,提高创新生产效能和成果转化效率。五是建立科研单位、科技企业、科技人才、创新资源与乡村产业体系的有效衔接机制,健全农技推广体系,创新农技推广机制,按照乡村全面振兴要求拓展农技推广体系业务内容。
(三)构建新型乡村生产关系,增强乡村全面振兴的内生动力
一是加大力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以及乡村产业的规模经营主体、带动老弱群体就业增收的多元主体等,探索可持续的发展质量提升路径。二是拓展升级现代乡村产业经营体系,发挥好不同主体的比较经营优势和组织联合优势,支持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各类工商企业等,进行组织化、服务化、产业化的经营机制创新。三是加快培育区域性或产业链一体化的现代产业组织,既包括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产品加工、流通、品牌企业,也包括各种各样的行业协会、技术协会、产业联盟、会展企业、平台企业等。四是通过组织、分工与协作机制创新,构建高效匹配生产和需求的现代农业和乡村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形成多主体协作的利益联结和产业共治模式。
(四)完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降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成本
一是加快乡村网络和信息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丘陵山区和偏远地区的光纤网络、移动网络、卫星通信等基础信息工程,以及提供便捷化、智慧化生产生活服务的村级服务站点设施建设。二是提升农业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数字化水平,缩小城乡区域的数字化互联网设施差距,为现代农业、乡村产业、农民生活、乡村治理等的数字化、智能化提供支撑。三是探索推动社会资本与集体经济有效结合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路径,激发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与政策支持的乘数效应。四是集成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场景等技术,加强数字化治理方案的研发和应用,开发适用于乡村治理的数字化管理系统,推动乡村治理朝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五)夯实农业农村人才根基,构建乡村全面振兴的人才队伍
一是通过实施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现代农业和乡村产业带头人等专项人才培育行动,提升农业农村劳动者素质,增强农业农村产业链供应链对人才创新创业的吸引力。二是建立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认证体系,在专业技能等级认定、政策待遇、奖励表彰等方面完善激励机制。鼓励乡土人才向新型农业经营和服务主体带头人转型,鼓励外来人才带动本土人才和企业家成长。三是面向市场需求拓展农民教育培训渠道,鼓励通过校企合作、政企合作等方式,加强农科院、农业大学等科研、教学单位的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开展定向委培、导师帮带、基地实训等,培养农业综合实用型人才。四是在城乡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实现质量均等基础上,继续加大对乡村教育的投入力度,重点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并按照乡村全面振兴需求优化调整教育内容,提升本地人才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培育更多高素质劳动力。五是扩大科技特派员来源,按照乡村全面振兴需求优化人员结构和知识结构,创新服务机制、改善激励结构、畅通成长渠道,营造扎根乡村、贴心服务的氛围。
(六)建设乡村现代产业体系,加强乡村全面振兴的产业支撑
一是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和品牌强农、服务强农,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并举、产加销贯通、农文旅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二是推动农业与医疗健康、可再生能源等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培育生物制造、新型食品等经济效益好、带动能力强的新兴产业。三是推动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覆盖农业产业链和乡村产业体系的各个环节,整合新型生产要素,根据不同区域禀赋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乡村文旅、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探索出智能、融合、高效、绿色的发展路径。四是依托农业生产基地、示范区、加工园、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等现代农业载体的建设以及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引领作用夯实乡村现代产业体系。
(七)完善农业农村创新环境,健全乡村全面振兴的制度体系
一是健全有助于创新应用现代生产要素的体制机制,健全完善数据保护、伦理约束、安全保障等制度框架。二是建立由产权交易、要素流动、产品流通、服务支撑等组成的现代农村市场体系,拓展提升商事服务、资源整合、要素匹配、资产管理、产业运营、创业孵化、风险防范、平台赋能等功能,探索把农业农村市场体系纳入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桥接机制。三是坚持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结合,持续强化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政策体系,为创新驱动提供资金、土地、人才、服务等全要素保障。四是修订完善制约新质生产力发展以及新形势下保障农民和创业主体合理权益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为农业农村领域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法规保障。
(八)促进城乡要素良性循环,保障乡村全面振兴的要素供给
一是健全县域城乡融合和县域经济发展机制,统筹布局产业链、供应链、服务链,建立联结城市、县城、乡镇和乡村的桥梁,让新质生产力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二是建立健全城乡劳动力、土地、资金等要素流动机制。三是建立和完善城乡间的数据共享机制,协调网络、技术、媒介、数据、信息、知识等要素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的具体应用场景,形成创新驱动城乡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四是完善城乡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以政策衔接、规划统筹和资源配置,实质性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让城市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农业农村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
(课题组成员:魏后凯、于法稳、芦千文、于元赫)
本文图片来源:新华社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