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今日15时20分,南水北调进京水量预计达100亿立方米

截至今日15时20分,南水北调进京水量预计达100亿立方米
2024年06月12日 10:31 新京报

6月11日,记者从北京市水务局获悉,预计截至6月12日15时20分,南水北调中线进京水量达100亿立方米。

2014年12月27日,滔滔“南水”沿千里长渠一路北上,涌入京华,流入千家万户,为首都注入了新的活力。自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进京以来,“南水”从优化水资源配置利用到改善供水格局,从加强水资源战略储备到改善水生态环境,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自2019年起,北京启动永定河生态补水。北京市水务局供图自2019年起,北京启动永定河生态补水。北京市水务局供图

超1600万人口直接受益

近日,随着昌平新城地表水厂进行通水调试,北京接纳“南水”的水厂已达15座。这也是昌平地区第一个以南水北调为水源的水厂,正式通水后昌平新城居民将喝上“南水”,覆盖范围将达60万人。

为了让“南水”惠及更多人口,北京不断扩大“南水”的覆盖范围。近年来,北京建成郭公庄、亦庄、石景山等配套水厂,处理南水能力每日达470万立方米。100亿立方米的“南水”中,70亿立方米直接用于城市生活用水,已成为北京的主力供水水源,超1600万人口直接受益,城区供水安全系数从原来的1.0提升至1.3。“南水”水质始终稳定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以上,自来水硬度明显下降,为北京的供水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同时,北京水务部门完成1300余个自建设施供水小区和单位的水源置换,提升市民用水品质的同时持续压采地下水源。

北京市水务局供水管理处副处长周政介绍,为了保障“南水”的供水水质,北京持续在制水和配水环节下足功夫,“水厂除了常规处理工艺以外,还采取了臭氧、紫外、活性炭吸附和超滤膜等深度处理工艺,确保水质稳定达标的同时保持着99%的制水效率。”

近年来,北京改造上千公里老旧管网,建设了3000余处独立计量区,更换450余万只远传水表,采取卫星探漏等新技术主动查找修复破损点位,供水管网漏损率较“南水”进京前下降了4.3个百分点,年节水量超过4000万立方米。

丰台河西地区居民用上“南水”。北京市水务局供图丰台河西地区居民用上“南水”。北京市水务局供图

地下水水位连续多年回升

“南水”进京后,水务部门根据全市水情,已基本建立“外调水、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雨洪水”五水联调的水资源保障体系,科学精细进行水资源调度,对多种水资源进行联调联控。

一方面,南水北调水“应喝尽喝”,增加“南水”向城市生活生产供水比例,置换本地地下水资源,持续压减水源地开采量。另一方面减少密云水库供水、利用密云水库调蓄工程将富余南水存入密云水库。

密云水库调蓄工程自2015年9月第一次启用以来已累计向密云水库存蓄约6亿立方米“南水”,通过建设九级泵站,使“水往高处走”,2021年密云水库蓄水量达35.79亿立方米,创历史新高。

有了“南水”的“加持”,北京水务部门通过引水工程连通密云水库、怀柔水库等,通过永定河、潮白河等主要河道向地下水源地补水,增加地下水资源战略储备。

北京市水文总站地下水监测评价科科长赵洪岩介绍,2014年南水北调水入京以后,地下水水位逐年呈上升趋势。从2015年至今,地下水水位已连续8年回升,平原区地下水埋深从2015年的25.75米回升到了2023年的14.74米,累计回升了11.01米,地下水储量增加了56.4亿立方米。2014年南水北调水入京后,北京通过大力压采地下水,适时进行生态补水,地下水资源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涵养。

助力北京水生态修复

“南水”进京前,密云水库是北京重要的饮用水源地。随着首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口数量和用水量激增,再加之经历了长时间的干旱期,密云水库水位连年下降,一度入不敷出。“南水”的到来代替了密云水库主要供水水源的作用。

“南水”进京之前,海河流域一度面临着“有河皆干,有水皆污”的现象,北京的“母亲河”永定河常年断流。北京市水资源调度管理事务中心调度管理科科长李述介绍,“我们自2019年以来大力实践‘以水开路、用水引路’的生态补水模式,统筹实施引黄水、再生水等多水源跨流域生态补水,优化水资源调配,合理保障永定河等重点河湖生态用水。同时重点水库、地下水源、河湖水网、输水管道渠道等互联互通,藏水于地,实现地表地下协同修复,有效助力河湖生态环境复苏。”

北京的五大河流时隔26年后全部重现“流动的河”并连续三年贯通入海,有水河长较十年前增加了464公里。

北京用足用好每一滴来之不易的“南水”,北京水资源严重紧缺的形势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城市供水安全进一步提高,河湖水系总体全面还清,水生态健康状况持续向好,水生生物多样性稳步提升。

在此基础上,北京持续加大河湖开放共享力度,实施城市河道滨水慢行系统和景观提升工程,设置景观和垂钓平台,提升绿化质量,连通巡河路和周边路网,形成上下游贯穿的滨水步道,还开辟了多处河湖大众冰场、皮划艇等水上运动区域,92个河湖被市民评为优美河湖。

新京报记者 吴婷婷 通讯员 王一涵

编辑 白爽 校对 杨许丽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7 爱迪特 30158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11.88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