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誉,书写在岁月中

荣誉,书写在岁月中
2024年06月06日 12:00 媒体滚动

转自:廊坊日报

■刘启云 王春良

曾鼎玉,1932年9月24日出生,今年92岁。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时,曾鼎玉正在读高中一年级。1949年4月,曾鼎玉作为热血青年,毅然投笔从戎,加入人民解放军,一路南进,一直打到海南岛。

■征粮遇匪

曾鼎玉在南下工作团一开始被分配到文工团工作,负责解放区的思想文化宣传,动员和鼓舞解放区人民投入到革命和建设中,建设新中国。

1949年4月底,15兵团到了江西省赣州地区,曾鼎玉从文工团调到征粮工作队,一方面征集粮食,另一方面在城乡开展工商业改造和进行农村土地改革。征粮工作队不到20人,被分配到定南县月子乡征粮和搞土改。在定南县、全南县和虔南县三县交界的大山里有一股土匪武装,土匪头子是恶贯满盈的曾皋九,这支土匪有200余人,在人民政权建立初期还不稳固的情况下,不断地袭击下乡的工作队员,疯狂残忍杀害当地干部和无辜群众,血债累累。工作队不到1个月就征集粮食10余万公斤,同时在月子乡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土地改革。工作队把征集到的粮食堆放在乡政府大院里,以便集中运送。土匪头子曾皋九始终把工作队视作眼中钉、肉中刺,时刻伺机除之而后快,还想掠夺存放的公粮。征粮工作队通过侦查得知消息,迅速做了周密安排,派通讯员到县城送信请求部队紧急增援,坚决不让土匪攻入乡政府。曾鼎玉分到一把左轮手枪和两颗手榴弹,他抱着不惜流血牺牲的决心,他想一旦土匪攻进乡政府,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绝不当俘虏。

当夜,土匪的喊杀声、枪炮声在乡政府四周响起,子弹在大院围墙上空嗖嗖乱飞,炸弹不时地打到围墙上溅起一团团火光。征粮工作队员和乡政府工作人员严阵以待,曾鼎玉一手持枪,一手握手榴弹,隐藏在墙垛子后边。大家沉着不乱打一枪,只等土匪靠近爬墙才开枪射击,准备与土匪决战。土匪见征粮工作队早有准备,不敢靠近围墙,只在周围瞎喊乱放枪。

县城部队接到征粮工作队的紧急求援后,连夜快速派出部队前来增援。在几里外,增援部队就吹起了冲锋号,听到远处的军号声,曾皋九吓得逃之夭夭。土匪逃跑后,曾鼎玉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他有了为革命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的勇气和决心。

■两次遇险

征粮结束,曾鼎玉从征粮工作队返回15兵团政治部,任宣传队干事。四野部队一路南下作战,直达广东沿海地区。1950年5月,曾鼎玉随部队解放了海南岛。

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7月,中央军委以原四野第13兵团为主力组成东北边防军。曾鼎玉从第15兵团政治部转隶第13兵团政治部,受政治部主任杜平直接领导,随领导机关乘火车经过三昼夜抵达安东。10月19日,曾鼎玉随入朝大军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

10月25日,在云山,志愿军第39军重创美军骑一师,云山之战是志愿军以极端劣势装备打败美军的一个经典战例。为肃清残敌打扫战场,曾鼎玉所在的志愿军政治部组成战地工作队,到刚刚战斗过的云山、博川、价川、泰川、宁边等地进行检查,收容掉队人员、押送战俘、搜捕敌特以及发动群众等。从总部出发到云山前线,大概有7天的行程。为防止敌机轰炸,不能生火做饭,每人发给烙饼两张作为7天口粮。

进入11月的朝鲜,天气奇冷,北风呼啸,冰天雪地,气温甚至到零下38度,积雪一尺多深。夜里到了宿营地,战士们取出冻得梆梆硬的烙饼,掰不开、咬不动,只好放在胸口前的棉衣里,用体温一点一点地把烙饼捂化,就着路旁的积雪,化开一口吃一口。曾鼎玉即兴作了快板诗一首:“烙饼如铁饼,钢牙咬碎它;打败侵略者,保卫国与家。”

志愿军发起第二次战役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被迫退至三八线以南,曾鼎玉所在的政治部战地工作队也随之向前。由于长时间随部队行军打仗,风餐露宿,食不果腹,营养不良,加之阳光白雪折射映照刺痛眼睛,曾鼎玉患上了夜盲症,入夜行军眼睛什么也看不见,只好由战士拿背包带拴手上拽着前行。夜过清川江时,走的是水下桥,桥在水面下面20公分左右,是志愿军工程兵舟桥部队为防止美军飞机轰炸江面桥梁而专门修建的简易木桥。水下桥距清川江大桥不到500米,战士们蹋着江面的破碎浮冰,涉足刺骨的江水,伴着天上的星光鱼贯而过。曾鼎玉通过水下桥走到清川江的江心时,右脚不慎踏空,整个身体往右一歪向江心深水落下去。这时,走在曾鼎玉后边的战友邵浩手疾眼快,一把抓住曾鼎玉上衣的后脖领子,硬是使劲把曾鼎玉从江水中拽了上来。若不是战友邵浩抢救及时,曾鼎玉就被激流冲走,险些牺牲在朝鲜。

1952年的4月,又到了一年的夏天。曾鼎玉和政治部战地工作队的战友们一起从志愿军总部出发回国换装。走到半路,战友们又饥又饿,看到附近有一所后勤物资供应站,大家一致推举曾鼎玉去供应站弄点吃的。在回来的路上,遇到两架美军飞机,飞机翅膀下面挂两个汽油桶,形似大桃,外号“油桃子”。两架飞机发现了曾鼎玉,就用航炮追着扫射,曾鼎玉边跑边躲闪,一串串航炮弹在他周边炸响。曾鼎玉跑到一座大石头下面躲藏,一颗航弹擦着他的耳朵打在巨石上发出刺耳的响声,一只耳朵被震聋,其后很长一段时间才恢复过来。一尺多长的航弹嵌在石缝中竟然没有爆炸。

“油桃子”飞走以后,曾鼎玉才从巨石后面走了出来。身上的棉军装被树枝杈剐蹭,布面被撕成一条一条的,里面的棉花被勾成一朵一朵的,真正像个叫花子。战友都以为曾鼎玉遭敌机扫射非牺牲不可,没想到曾鼎玉还能活着回来,大家吃过曾鼎玉带回来的食物后,继续赶路 。

■借米救战友

第二次战役胜利后,朝鲜领导和志愿军领导决定召开一次总结和庆功大会。政治部战地工作队队员大都被抽调回去参与大会的筹备组织工作,只有曾鼎玉和战友汪云龙留下来继续完成战地工作队的任务。

美帝国主义不甘心在朝鲜战场上的失败,不顾联合国安理会日内瓦国际公约中关于禁止使用化学和细菌武器的约定,在朝鲜战场用飞机布撒带细菌的昆虫、老鼠及杂物,使早已绝迹的鼠疫、霍乱和伤寒等烈性传染病发生蔓延。

一天清晨,战友汪云龙突然发高烧,浑身抽搐不止。曾鼎玉到当地一所被炸毁的医院,从废墟中残存的一间破败的房屋里找到一名留守的老医生,请他为战友汪云龙看病。这位老医生只有一支体温表和一个听诊器,所幸的是会说几句汉语,而且医术不错。一量体温,汪云龙高烧39.2度。医生诊断后,在纸上写了“伤寒”二字,并用汉语对曾鼎玉说:“这种病传染性极强,病情很危险,需要马上救治。”曾鼎玉问:“怎么救治?”医生又在纸上写了英文“盘尼西林”,意思是必须注射青霉素。曾鼎玉犯了难:盘尼西林是国外进口药品,花钱也很难买到。在这里人生地不熟的,上哪去找?老医生明白曾鼎玉的难处,在纸上写了“民部”二字,意思是老百姓在战场上捡拾的东西,其中有药品,可以去寻找。曾鼎玉找到当地粮食管理站,以政治部战地工作队的名义打借条借来大米10公斤。曾鼎玉背着大米在老医生的带领下,走家串户寻找药品,果然在一户农家找到了4只盘尼西林。当天,汪云龙注射后,高烧得到了有效控制。第二天,曾鼎玉又背着大米到农户家换来5只盘尼西林,继续给汪云龙注射。

汪云龙“伤寒”得到控制后,曾鼎玉联系好部队后方医院,将他用汽车送往后方救治。最终,曾鼎玉用借来的10公斤大米保住了战友汪云龙的性命。

■毛主席接见

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打到了边打边谈判阶段。曾鼎玉从战地工作队调回到志愿军总司令部政治部工作,在板门店给我方谈判代表政治指导员乔冠华当双方战俘资料员,负责双方战俘资料的整理归档,为政治指导员乔冠华提供详细的战俘资料。

抗美援朝战争从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开始至1953年7月27日停战,共用了两年零9个月时间。曾鼎玉全程参加,见证了这段伟大历史。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中国人民志愿军陆续撤回国内。曾鼎玉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政治部的工作人员继续留在朝鲜,帮助朝鲜人民恢复生产,重建家园。著名的朝鲜平壤百货大楼就是曾鼎玉和战友们与朝鲜人民一道用肩挑人扛、一砖一瓦共同建起来的。

到沈阳后,志愿军组成归国代表团,曾鼎玉被推选为代表团成员,随司令员杨勇、政委王平一同前往北京中南海,接受毛主席的接见。

10月29日上午,毛主席在中南海接见了志愿军归国代表团全体成员。归国代表团的成员们在怀仁堂前列好队,排成排,等待毛主席的到来。上午10点,毛主席、周总理在司令员杨勇、政委王平的陪同下,来到怀仁堂。大家鼓掌热烈欢迎毛主席。毛主席用浓重的湖南口音说道:“志愿军的同志们回来了,回来了就好,同志们辛苦了。”然后,和前排的代表团成员一一握手,肯定了志愿军的突出贡献。随后,毛主席和志愿军归国代表团成员们一起合影留念,留下了珍贵的历史记录,曾鼎玉也为此激动了一生。

曾鼎玉不久服从组织分配,转业到河北省三河县(现三河市)工作。在三河工作几十年,曾鼎玉始终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清正廉洁,奉公守法,保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色。离休后,曾鼎玉继续发挥光和热,参加老干部宣讲团,用亲身经历给青少年讲述抗美援朝战争史,讲述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罗盛教、柴云振等先烈的革命事迹,培养新一代坚定理想和信念,当好接班人。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7 爱迪特 30158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