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二类疫苗“主动”集采

国产二类疫苗“主动”集采
2024年06月06日 11:05 界面新闻

文|氨基观察

在高度竞争的医药市场环境中,药品和疫苗的价格竞争激烈程度并不亚于集中带量采购所导致的降价幅度。

这种现象在流感疫苗市场表现得尤为明显,其发展历程充满了戏剧性的转折。

四年前,流感疫苗市场还是一片蓝海,少有人预见其日后会成为疫苗界的热点。

2019年至2020年间,国内流感疫苗需求激增,批签发量连年攀升,最高时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

后来,新冠某种程度上影响了需求。随着新冠肆虐,人们的防控意识提高,戴口罩、勤洗手成了防疫标配,2021年流感患病人数不断下降,流感疫苗接种人数也随之降低。2021年,流感疫苗批签发量断崖式下降至214.99万支。国内主要的流感疫苗玩家如华兰疫苗金迪克百克生物均受到不少的影响。

疫情管控放松后,流感疫苗市场开始回暖,但流感疫苗的发展轨迹却再一次出乎所有人预料。

今年5月,江苏省疫苗价格调整中,国药集团下属的几个研究所生产的四价流感疫苗价格从每支128元骤降至88元。

而在2023年,北京疾控中心非免疫规划流感疫苗采购中,四价流感疫苗最高价还一度达到166元/剂。也就是说,一年时间四价流感疫苗价格腰斩。这种剧烈的价格波动凸显了市场竞争的残酷。

国药集团的降价举措如同导火索,迅速引发了连锁反应,华兰疫苗、北京科兴等纷纷跟进,调低自家产品价格,一场疫苗价格战由此全面展开。

这股降价风潮不仅仅局限于四价流感疫苗,昔日的高利润产品如二价HPV疫苗也未能幸免,价格一再下调。

在医药市场的红海中,没有共赢的局面,竞争是残酷的。

01 备受期待的市场

几年前,人们对流感疫苗市场充满憧憬。

其核心逻辑在于,国内流感疫苗市场的渗透率非常低。截至2020年,国内流感疫苗批签发总量为5765万剂次。根据2020年末全国总人口141212万人计算,即便当年签发的疫苗全部得到接种,全人群接种率也仅为4.08%。

这一接种率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巨大差距。以美国为例,在2021至2022年的流感季节,6个月至17岁儿童接种至少1剂流感疫苗的比例为57.8%,18岁及以上成年人的流感疫苗接种覆盖率为49.4%,而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流感疫苗接种覆盖率更是达到了73.9%。

参考其他国家,流感疫苗的接种率也相当高。例如,韩国、丹麦、爱尔兰、智利、墨西哥、英国等多个国家65岁以上人群的流感疫苗接种率都超过了70%。

如果参照美国的成年人全人群接种率,以50%来估算国内市场的潜力,按照中国2022年末总人口141175万人计算,所需的流感疫苗接种量大约为7亿剂次。而2020年之前的批签发量还不到需求量的1/10,说明国内流感疫苗市场仍存在巨大的增长空间。

巨大的差距也意味着巨大的进步空间。从发展趋势来看,市场似乎也认识到了渗透率提升的潜力。

中国流感疫苗接种率低的原因主要包括:接种意识较弱、产业供应不足、需要自费接种等。但近年来,随着行业的持续发展,许多曾经的制约因素正在逐步改变。

接种意识有望持续提高。公众的公共卫生意识往往会随着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而增强。对于流感疫苗来说,新冠疫情可以说是一个有效的催化剂。例如,湖南省疾控中心的研究人员分析了2018至2021年新冠疫情前后湖南省儿童流感疫苗接种情况,发现疫情后儿童流感疫苗接种率明显提高,接种高峰持续时间也有所延长。

此外,一些地方政府正在积极推广流感疫苗接种。例如,北京市政府在2022年中央转移支付重大传染病防控项目中,采购了价值7190万元的流感疫苗200万支,为高危人群免费接种。政府的采购和免费接种政策将大大降低接种者的经济负担,提高流感疫苗的可及性,促进接种率的提升。

当然,可能令市场没有预料到的是,企业的供应能力会如此超出预期。

02 供给需求的快速转变

2020年,流感疫苗之所以出现供应紧张,部分原因是由于“牌照”所形成的市场壁垒。

在2020年之前,获得批准上市的四价流感疫苗仅有华兰疫苗和金迪克生物的产品。国药集团的长春所、武汉所以及科兴生物虽然已经提交了上市申请,但尚未获得正式批准。

这种供应紧张并非由于临床试验周期造成的。实际上,从三期临床试验到申请上市的过程中,金迪克生物所用的时间不到1年,其他企业周期稍长,但也大致相同。

流感疫苗的紧缺主要与审批流程的节奏有关。在2020年之前,四价流感疫苗的审批节奏存在波动,这导致了供应紧张的局面。

但从2020年开始,疫苗审批流程明显加快,从申请上市到最终获批的周期基本维持在一年左右。因此,整个市场的供应量在迅速增加。

到目前为止,国内已经审批上市的四价流感疫苗企业已接近10家。同时,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国内企业无疑正在加快扩大生产能力。

例如华兰疫苗已经拥有1亿剂四价流感疫苗的产能,金迪克已经拥有1000万人份的四价流感疫苗产能,并正在建设3000万人份的新生产车间。百克生物已经拥有1440万支冻干鼻喷流感疫苗的产能,并正在等待验收1000万人份鼻喷流感减毒活疫苗(液体制剂)的生产车间。

新企业的加入以及头部疫苗企业的快速扩产,共同导致了供应量的大幅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价格战变得难以避免。华兰生物曾经指出,在四价流感疫苗领域,“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策略,并不需要担心价格战。

但在供应远远超过需求的情况下,市场的演变或许也超出了华兰生物预期。目前,北京科兴生物是第三家宣布降低四价流感疫苗价格的疫苗企业,但可以预见,它不会是最后一家。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企业加入到价格调整的行列中。

03 不只是流感疫苗

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的现象,不仅存在于四价流感疫苗,在二价HPV疫苗领域也曾上演。

拥有首个获批上市的国产二价HPV疫苗馨可宁,万泰生物曾有过一段“躺赚”的日子。

当时,GSK的二价HPV疫苗全程接种费用为1740元。万泰生物作为后来者,果断发起价格战。

2020年5月,馨可宁获批上市,最初其定价为每针329元,9岁至14岁女性接种两针,全程费用为658元;超过14岁的女性接种三针,全程费用为987元。

凭借国产价格优势,万泰生物抢占了极大的市场份额。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价格战逐渐升级。

2022年,沃森生物的二价HPV疫苗上市,成为第二款获批上市的国产HPV疫苗。作为后来者的沃森生物,同样采用价格战的策略来抢夺市场份额。

2022年5月,在江苏省的HPV疫苗竞标中,沃森生物以246元/支的价格获得了高达22400支/瓶的中标量。而万泰生物并未降价,疫苗中标价仍为329元/支,因此只获得了9600支/瓶的中标量。

感受到竞争压力的万泰生物,也开始了降价之旅。去年7月,万泰生物以116元/支的价格中标广东省HPV疫苗采购项目,相比2022年已折价过半。面对卖不动的疫苗,万泰生物决定再次反击。

今年3月份,万泰生物中标江苏省近50万支疫苗,单价仅86元。相比去年7月再次打了75折。相比最初的329元,更是打了“骨折”。

不过,目前来看这仍不是最低价。今年5月份,沃森生物参与海南省政府采购的中标价格为63元/支,再次刷新了国产二价HPV疫苗价格的历史新低。

看起来,二价HPV疫苗的降价螺旋还没结束。而目前来看,有可能进入降价螺旋,又不只有四价流感疫苗和二价HPV疫苗。十三价肺炎疫苗甚至还未完成国产替代的九价HPV疫苗等,似乎也会面临相似的局面。

04 总结

疫苗领域的价格战频繁发生,这不仅是市场竞争加剧的直接体现,也引发了对行业发展模式的深思。

生物科技行业特别是疫苗开发,通常需要巨大的研发投入、长期的开发周期以及面对高度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企业原本应该依靠科技创新来构建和巩固自身的竞争优势。

然而,当前的二类疫苗却因同质化竞争,使得价格战成为了常态。价格战虽然可能短期内吸引消费者,但长期来看,并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成长。过去,在创新药领域已经充分体现了内卷的弊端。

如今,在疫苗行业如何走出内卷,或许是每一位参与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6-17 爱迪特 301580 --
  • 06-17 永臻股份 603381 --
  • 06-11 中仑新材 301565 --
  • 05-31 达梦数据 688692 86.96
  • 05-28 利安科技 300784 28.3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