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国际博物馆日,南宁各大博物馆不断推陈出新

5·18国际博物馆日,南宁各大博物馆不断推陈出新
2024年05月16日 22:01 南宁晚报

5月18日是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强调文化机构在提供全面教育体验方面的关键作用。时下,“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南宁市内各大博物馆也在不断推陈出新,激发创新活力,加深公众对博物馆的了解和认同,让博物馆真正成为社会教育的“第二课堂”、终身学习的“大学校”。

陈列展览不止于看

博物馆珍藏着城市的历史记忆,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而博物馆陈列展览讲述的是文物故事,也是公众走进博物馆的第一印象。一个好的展览,不仅能让人耳目一新,还能成为公众学习和了解历史文化知识的窗口。

5月18日,南宁市内各大博物馆将同步上新,可谓期待值拉满,如南宁市博物馆“叙说——叙利亚古代文物精品展”、南宁孔庙博物馆“孔子密码——研学主题探索展”、广西民族博物馆“天工润无声——广西民族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展”、广西自然博物馆“生命之美——走进斑斓的蝴蝶世界”。

广西自然博物馆深受孩子们喜爱广西自然博物馆深受孩子们喜爱

其中,南宁市博物馆5·18特别展览汇聚了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8家国外博物馆和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共97件/套精美文物,将带领观众一同踏上叙利亚古代历史的探寻之路,感受不同文明跨越时空的碰撞与交流。

“开展当天将有专家现场与观众分享解读展览内容、分享展览背后的故事,我们还策划推出了展览配套的研学手册、配套印章、文创贴纸,以及针对青少年开展公益研学课程。”南宁市博物馆副馆长覃忠介绍说,南宁市博物馆常年保持“月月有新展”的新鲜度,并依托自身资源策划相关配套活动,让观众在参观展览时更具沉浸感和体验感。

今年“五一”假期,孩子们在南宁市博物馆参加主题研学课今年“五一”假期,孩子们在南宁市博物馆参加主题研学课

在各类创新元素的助力下,南宁市内各大博物馆均开拓了专属的逛展方式,如广西博物馆“桂宝迷踪”展厅解谜游戏、广西民族博物馆“探寻壮美广西”线上线下展厅互动、南宁市博物馆“96号汽灯店”探索解谜游戏等。“展览+”模式丰富了考古文博知识的呈现形式,让枯燥的专业知识变得生动起来,激发起大众尤其是年轻人对历史文化的探索欲和求知欲。

特色活动不止于玩

汉服汉礼展示、大成礼乐、冠笄礼、开笔礼、宋式点茶体验、国风游艺……5月18日,南宁市5·18国际博物馆日主会场宣传活动将亮相南宁孔庙博物馆,集中展现传统文化魅力,南宁市内各大博物馆也已备好“文博大餐”。

今年3月,2024南宁市花朝文化活动在南宁孔庙博物馆举行今年3月,2024南宁市花朝文化活动在南宁孔庙博物馆举行

如今,节假日逛博物馆已经成为许多人的生活方式,在今年的“五一”假期,南宁市内各大博物馆宾客云集,其中,南宁市博物馆日均入馆人数均在1万人次以上,广西博物馆更是“一票难求”,需提前1至2天线上预约。

“今年‘三月三’,还有‘五一’假期,我们一家基本上都是在南宁的博物馆里度过的。”南宁市民冉女士在微信里关注了各大博物馆的公众号,若是有新展,或是有感兴趣的活动,冉女士总会带着孩子积极参与,让孩子边玩边学,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教育活动,是吸引市民群众一而再、再而三打卡博物馆的秘诀之一。以各馆的特色活动为例,南宁孔庙博物馆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游客的个性化文化需求出发,打造儒学文化主题游,并常态化开展沉浸式国学体验和民俗体验。2023年,该馆累计举办各类传统礼仪、传统节日活动、公益研学、家风讲座等活动300余场次。

南宁孔庙博物馆研学活动南宁孔庙博物馆研学活动

广西博物馆则在多年的探索实践中,形成了公益性民间收藏文物鉴定咨询服务、历史文化公益课堂“瓯骆学堂”、亲子美育项目“文化遗产周周学”、儿童专题考古探秘活动“趣味研学课”、跨界合作品牌“行走的广西博物馆”等特色项目。

广西博物馆开展“三月三”主题研学广西博物馆开展“三月三”主题研学

据统计,2023年,广西博物馆全年接待到馆观众超150万人次,提供讲解、研学活动等各类服务3000余场次,互动区域开放服务900余场次。“通过不断挖掘文物多重价值,策划开展一场场各有特色的社教活动,观众从‘参观者’变成了‘参与者’。”广西博物馆研究馆员黄璐表示,知识性与趣味性的有机结合,让古老的文物在教育传播的过程中发挥出更持久、更深沉的力量。

文化育人不止于馆

今年恰逢广西文博事业发展90周年,为更好地展示广西文博事业的风采,讲好中国故事广西篇章,5月18日12:00—17:00,广西博物馆、广西民族博物馆、南宁市博物馆、桂林博物馆、柳州工业博物馆等广西区内五家“国家一级博物馆”将开展长达5小时的直播接力活动,向社会公众介绍各馆特色展览,展现广西文博魅力。

在教育多元化发展的今天,博物馆的教育功能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尤其是借助短视频、直播平台,各大博物馆不断拓宽传播途径,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插上了翅膀。与此同时,种类繁多的社教活动不再局限于传统馆舍之内,活动类型兼顾线上与线下,活动范围涵盖校园、社区、乡村等地,不断增强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辐射力及覆盖面。

非遗手艺人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展厅展示非遗项目非遗手艺人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展厅展示非遗项目

在今年5·18期间,南宁市博物馆将开展南宁历史文化进校园活动,将5·18知识科普和南宁历史文化等内容送到学生身边。南宁市顶蛳山遗址博物馆更将线下活动搬到了人流密集的朝阳商圈,活动内容涵盖“南宁考古成果展”、“顶蛳荏苒”文创纪念品展、“原始垂钓”文化体验等,让市民游客更好地了解南宁文明起源和发展历程。

若是喜欢纪录片的市民游客,不妨走进广西民族博物馆三楼影视厅,届时影视厅将播放《壮族天琴》《红瑶服饰》《手工造纸》《三江侗族》4部纪录片,纪录片里藏着广西美丽的风景,广西各民族相互交往交流交融的动人故事,展现了博物馆在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力量。

来源 | 南宁晚报·南宁宝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陈蕾/文 宋延康/图

编辑 | 蓝梦

校对 | 卢小青

审核 | 奚林忠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南宁市 广西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