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证券日报网
本报两会报道组 王僖
从事化工行业多年,全国人大代表、联泓新科董事长郑月明对于行业发展如何更好匹配国家“双碳”目标的要求,一直在进行深入的观察与思考。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郑月明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重点讲述了他对于支持煤化工产业与绿氢、天然气耦合发展,进而实现降低碳排放目标的建议。
郑月明认为,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能源禀赋的基本特征。“近年来,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迅猛,积极探索以煤炭为原料向下游延伸生产高附加值产品,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稳步提升,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煤炭资源转化途径。”
“从化学角度来看,碳元素只能转化,不能消除。”郑月明给记者普及了一堂“化学课”,他说,目前煤化工合成化学品过程中,普遍存在“碳多氢少”、碳氢比不匹配的问题,这就导致碳排放量较大。因此,要减少碳排放,需要向反应体系中补充氢元素。
除氢气外,天然气也是常见易得的富氢原料。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₄),具有氢多碳少的特点,与碳多氢少的煤炭合成气能够很好地适配耦合,合成化工产品,提高碳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碳排放。
但是目前绿氢制备成本较高,供应有限,主要依靠风电、光伏制取,产能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有较强的地域限制。
因此,郑月明建议,应大力支持煤化工产业与绿氢耦合发展,支持绿氢技术开发和项目建设,降低绿氢成本,提高供给能力;同时,支持煤化工产业与天然气耦合发展,提升煤化工产业整体绿色发展水平。
郑月明认为,在国家规划的煤化工聚集区,应支持煤化工企业根据所在区域能源特点,因地制宜探索减碳方式;在天然气供应较充足的非煤化工聚集区,支持现有煤化工企业在不增加煤炭用量的前提下,采用与天然气耦合技术,实施技术改造,降低碳排放。
(编辑 上官梦露)
VIP课程推荐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