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吉教育合作仍有巨大潜力

中吉教育合作仍有巨大潜力
2024年01月12日 16:44 中国教育新闻网

曾经的历史对吉尔吉斯斯坦的文化、民族和社会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塑造了吉尔吉斯斯坦独特的身份和传统。吉尔吉斯斯坦是一个多山地国家,山地占国土面积的82%左右,东北部被天山山脉环绕,西南部被帕米尔高原环绕,在这样的天然屏障保护下,吉尔吉斯文化得以较好地传承至今。吉境内天山东西横亘,将该国分割成南北两个相对独立的地域,人们集中居住在北部以楚河谷地为中心的平原地带和南部费尔干纳盆地周边地区,由此逐渐形成了吉尔吉斯斯坦政治文化传统上的南北差异。

吉尔吉斯共和国比什凯克国立大学吉尔吉斯共和国比什凯克国立大学

中国对吉尔吉斯人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西汉时期,司马迁《史记·匈奴列传》将其族名译作“鬲昆”。班固所撰的《汉书·匈奴传》以“隔昆”“坚昆”等汉字表示该族。其后在汉文文献中又相继出现“康居”“扶余”“乌孙”“纥骨”“契骨”“纥扢斯”“黠戛斯”“辖戛斯”“乞儿吉思”“吉利吉思”等诸多称谓,虽然名称不同,汉字译写也存在差异,但这些族名均指代不同时期的吉尔吉斯人,已为学界公认。19世纪末,沙皇俄国开始向吉尔吉斯斯坦地区吞并扩张,并逐渐建立起政治和经济控制力,吉尔吉斯斯坦成为沙皇俄国的附属地,被划为吉尔吉斯州。1917年十月革命后,俄罗斯帝国解体,后形成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1924年,苏联将吉尔吉斯地区设立为吉尔吉斯自治州,并最终成立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吉尔吉斯斯坦)。1991年苏联解体后,吉尔吉斯斯坦宣布独立。自此,吉尔吉斯斯坦成为独立国家,建立了自己的政府和行政机构。

中吉两国交往的历史源流

自汉代起,中国与吐蕃、突厥、回纥等游牧民族之间的文化、经济交流已经相当频繁。丝绸之路的开通,推动了中国和中亚地区的商品交换、物品流通和百姓间的流动,频繁的经济和文化往来,促进了双方文化传统的交流与融合。中国的语言、宗教、医学、建筑等在中亚得到广泛传播和发展,成为中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也包括如今的吉尔吉斯斯坦。

考古学家在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发现一处1000多年前的古代遗址,其中有两块写有汉字的石碑,虽然残破,但字迹依然清晰。经辨认,碑文内容为“□西副都□碎叶镇压十姓使上柱国杜怀□”,考古学家参考中国历史文献,结合当地历史和传说,确认碑文内容与唐代安西都护杜怀宝有关。由此可见,在当时,汉字的使用已辐射至此地。

汉唐时期也是佛教在中亚传播的重要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汉代时佛教经由吉尔吉斯斯坦地区传入中国境内,到了唐代,佛教又由中国传播开来,反向影响着中亚。现在吉境内发现多座佛教遗迹(碎叶城遗址、红河古城西侧佛寺遗址、科拉斯纳亚·瑞希卡佛寺遗址),反映了佛教在当地的影响力(宁琰,2020)。

在吉尔吉斯斯坦国家博物馆和美术馆展示的服饰和毛毡地毯图案中,可以观察到中国艺术和民俗文化的痕迹,可见汉唐艺术、雕塑、绘画、纺织、服饰等对吉尔吉斯斯坦艺术领域产生了一定的启发和影响。唐代和元代时期吉尔吉斯斯坦地区多个城市和要塞(如阿克-贝希姆遗址、乌兹根遗址)的建筑风格和规划方式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

两国间悠久的交往历史,参与了吉尔吉斯斯坦历史文化的塑造,使之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面貌,也展现了中国与中亚地区之间紧密而持久的互动关系。

两国教育交流合作面临的挑战

尽管中吉两国间有着悠久的交往历史,但仍存在语言、宗教、教育体系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会对两国间的教育交流合作造成一定障碍。

在语言方面,虽然最近几年吉尔吉斯斯坦在不断强化本国母语吉尔吉斯语的地位和使用范围,但俄语作为其官方语言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较为广泛,高校一般也以俄语授课,对于非母语的国际学生会造成一定障碍,因此国际学生需进行1-1.5年预科学习并通过考核,才能开始接受下一步的学位教育。

在教育方面,吉尔吉斯斯坦的教育体制继承了苏联的分支型学制模式,教育理念倡导个性化发展和全面发展,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寻找满足自身兴趣爱好的特点,再决定未来发展方向。吉尔吉斯斯坦的大学课堂一般没有指定教材,授课方式以讲座加小课形式为主。讲座一般是多个班级一起上课,课程多为公共课,授课方式以教师讲授加提问和分享为主,展示课件为辅。小课(研讨会)是由老师专门为学生讲解专业知识、学术理论等内容,老师会提前发送要讨论的主题及相关材料书籍等,在课堂上学生与老师可以互相提问解决问题,学生也可以就主题和书籍内容准备доклад(讲演题目)和реферат(中心思想),以老师和学生互相交流的方式巩固讲座中学到的内容,为学生后期的作业、考试或写论文做好准备。考试考核结果分为зачёт(通过)和незачёт(不通过)两种,结合学生日常课堂表现、回答问题、作业规范、文娱活动等进行综合评定,实行5分制,在有些情况下,也有学校使用10分制。

另外,中吉两国教育体量存在差异,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目前两国在教育、文化、旅游领域的跨国合作机制还不够完善,合作项目和交流渠道相对有限,这些都可能影响到两国教育领域交流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比什凯克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学生学习中国书法比什凯克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学生学习中国书法

两国教育交流合作的潜力

在文化领域,中亚地区和中国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且相互交融的历史源远流长,两国之间可以进行广泛的,包括艺术、音乐、舞蹈、文学等领域在内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以加深两国人民彼此间的了解和认知;在语言教育方面,近年来中文教育在吉发展快速,吉尔吉斯斯坦已成为亚洲孔子课堂最多的国家,中国也在2012年增设了吉尔吉斯语专业,两国应进一步加强语言教育交流,为彼此提供更多语言学习机会;在旅游产业方面,两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自然风光,可以进一步开展旅游文化合作,推动旅游产业发展,为两国培养更多旅游领域人才;在文化遗产保护与交流方面,吉尔吉斯斯坦地区留存了许多汉唐元清时期两国文化交融的遗产,如佛教寺院、古城遗址等,对其开展研究保护等也可成为双方交流合作的方向。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国-中亚峰会等合作平台的搭建,为两国教育交流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更广阔的空间,双方应充分发掘合作潜力,加强高层次交流合作,建立更紧密的合作机制,创造更多合作机会。

未来教育交流合作的发展方向

以文化消弭隔阂。近年来,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活动日益增多,涵盖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电影等多个领域。中国的文化交流团体访问吉尔吉斯斯坦,开展传统艺术表演、举办文化展览、进行文学作品翻译、组织艺术展览等。同时,吉尔吉斯斯坦的艺术家和文化工作者也会赴中国参加文化活动。2023年,作为中国-中亚峰会成果之一的“中国同中亚国家人民文化艺术年”启动,进一步推动了中国与包括吉尔吉斯斯坦在内的中亚国家在文化领域的交流。通过不断加强两国间的文化交流合作,促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缩小因文化差异造成的隔阂,有助于两国开展更进一步的深度合作。

探索语言教材编撰交流合作。两国可以积极探索俄语和中文双语语言类教材编写经验共享机制,包括基础语法、词汇、听说读写等方面内容,并结合两国文化和国情,以适应两国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两国学生更好地了解彼此。可将我国优秀名著和语言教材翻译成俄语和吉语,在吉国基础教育和大学选修课中使用。

建立跨国合作机制。可设立中吉教育合作机构或联合委员会,参考现有成功经验,如西北工业大学哈萨克斯坦分校、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哈萨克斯坦分校、吉尔吉斯斯坦土耳其玛纳斯大学、吉尔吉斯-俄罗斯斯拉夫大学等,积极开拓双方境外办学、合作办学项目,根据各自优势,共同设置课程,制定相关的管理机制,确保教育质量,建立评价标准,引进双方优秀师资团队和科研机构、企业等,在合作办学的过程中促进双方学术和科技交流合作,推动双方在科技与教育领域的跨国合作机制逐步完善。

加强人才培养交流合作。中吉两国在人才培养方面可以开展更多的合作项目,包括学生交流、教师培训、联合研究项目等,共同探索创新教育模式和方法。目前,中吉两国人才培养方面的交流合作也在不断加强。通过中国政府奖学金和交换项目的设立,越来越多的吉尔吉斯斯坦学生到中国留学,近年来中国学生学者赴吉尔吉斯斯坦留学访问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中吉两国可向基础教育师资培训和学者交流访问方向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促进中吉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术领域成果分享与合作发展。同时,通过建立线上平台授课,提供课程和文化资源,使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也能了解、熟悉、理解彼此的历史和文化,提供更丰富多元的学习机会。

增进旅游产业交流合作。吉尔吉斯斯坦是一个自然风景优美的国家,境内有着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如有“蓝色之眼”之称的伊塞克湖,以及七牛岩、阿尔金阿拉善、苏莱曼山等山地风光。2023年5月,中国-中亚峰会的召开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前往中亚地区旅游。中吉可共同开发和推广具有双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包括自然风光、文化遗产、民俗风情等;可加强两国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间的宣传推广合作,互相了解和借鉴对方的旅游经验和资源优势,提高两国的旅游知名度和美誉度,可以通过媒体等渠道宣传两国旅游资源和文化特色,吸引更多游客前往;可在旅游产品开发、宣传推广、旅游运输安保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人才培养合作。

同时,建立中吉交通运输联通机制,加强两国航班、铁路和公路等交通线路的联通和开通,提高旅游交通的便利性;开展中吉旅游大巴等旅游交通工具的开发和合作,提供全方位的旅游服务;加强两国旅游服务人才培训合作,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能力,推动旅游产业健康发展;还可建立中吉旅游人才培养交流机制,开展相关培训课程和实践性教学活动。同时,进一步加强两国在旅游安全保障领域的合作,对旅游景点、旅游交通线路和旅游从业人员等进行全方位监管,建立应急联合机制,提供旅游安全的应急保障服务。

历史上,中吉两国有着密切的交往,虽然由于战乱和政治动荡,双方的交流曾一度中断,如今,共建“一带一路”为双方带来更多的合作机会,促进了双方在文化交流、教育合作、旅游发展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共同发展,加深了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推动了两国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良性互动,更有助于两国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展示自身文化魅力,提升文旅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实现互利共赢。(作者 李坤系吉尔吉斯共和国比什凯克国立大学教育学硕士)

来源:《神州学人》(2024年第1期)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1-19 北自科技 603082 --
  • 01-15 盛景微 603375 38.18
  • 01-15 美信科技 301577 36.51
  • 01-09 永兴股份 601033 16.2
  • 01-09 腾达科技 001379 16.98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