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支付机构共同发声

多家支付机构共同发声
2023年12月26日 08:52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本报记者 杜肖锦

12月17日,《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发布,多家支付机构第一时间表声表示,将深入贯彻落实《条例》,推动支付行业高质量发展。据《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财付通、中国银联、嘉联支付、拉卡拉支付、易宝支付、支付清算协会等多家相关机构表态。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表示,《条例》加强了对支付机构功能定位和发展的指引,大幅增强了用户权益保护力度,在全面加强监管、防范和化解风险方面形成更有力的法律保障,对于行业发展的重点热点问题作出了回应,是非银行支付业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法”。

财付通公告表示,《条例》的出台,一方面提升了支付机构监管法律层级,从原先的部门规章提升为行政法规,标志着支付行业有了根本性法规,有利于强化行业监管,提升监管效率,树立监管权威;另一方面顺应了支付服务市场的发展变化趋势,为规范支付机构的合规经营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支付服务的高质量发展指明了道路。

拉卡拉支付表示,《条例》的正式施行,必将引导支付机构更加注重产品创新和服务品质,更加重视合规建设和发展质量,更加重视保护支付消费者权益,也将有力推动支付市场有序竞争、支付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支付产业的长期健康繁荣提供基础保障。

中国银联表示,将积极发挥银行卡清算机构对成员机构的引导作用,联合产业各方共同领会《条例》的精神,落实《条例》及相关制度要求。

此外,嘉联支付、易保支付、钱袋宝支付等机构均表示,将认真学习并坚决贯彻执行《条例》,持续不断强化提升自身合规管理能力。

据悉,《条例》重点规定了四方面内容:一是明确非银行支付机构的定义和设立许可;二是完善支付业务规则;三是保护用户合法权益;四是明确监管职责和法律责任。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

人民银行负责人表示,当前,支付机构年交易量超1万亿笔、金额近400万亿元,分别占全国电子支付业务总量的约八成和一成,日均备付金余额超2万亿元,服务超10亿个人和数千万商户。

2023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截至二季度,非银行支付机构处理网络支付业务13.3万亿笔,金额82.74万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分别增长18.38%和16.07%。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条例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1-02 雪祺电气 001387 --
  • 01-02 西典新能 603312 --
  • 12-29 博隆技术 603325 --
  • 12-26 捷众科技 873690 9.34
  • 12-22 艾罗能源 688717 55.6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