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的“锂”想有多大?

四川的“锂”想有多大?
2023年10月20日 17:43 界面新闻

在“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持续推进、用能结构深度调整的态势下,新能源成为当下最“炙手可热”的行业之一,其中锂电、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中国新的名片。数据显示,我国锂电池产量占比超全球65%,新能源汽车产量占比超全球60%。

锂电产业作为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支柱产业,是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的关键产业,近年来,已成为工业投资和资本跨界布局的主要方向。

在抢滩入局的省市中,四川尤为引人瞩目。目前,四川锂电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正在加速打造世界级锂电产业基地。

不少人估计都会好奇,为何四川的锂电产业发展能走在全国前列?它擘画的未来“锂”想又有多大?

为什么四川的锂电产业发展处于全国领先的第一梯队,首先要从锂矿资源说起。

谈起新能源,就不得不提锂电池,它作为电动汽车中的最关键部件,占据一辆电动车约40%的成本,而锂电池又离不开锂矿。

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锂矿资源量达9800万吨,其中玻利维亚、阿根廷、智利南美三国占比高达全球的53%。中国的锂资源还算丰富,总量为680万吨,占全球总量的7%,排名第六。

在国内,锂资源主要分布在四川、青海、西藏、江西等省。其中,四川矿石锂资源占全国储量的一半以上,硬岩型锂矿资源占全国约57%,处于“遥遥领先”的位置。这样一来,四川发展锂电池等相关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四川不仅锂矿资源多,产能也很大。

截至目前,四川省内现已具备锂矿开采能力近155万吨,基础锂盐产能54万吨。2022年,基础锂盐产量18万吨、位居全国第一,正极材料产量37万吨、位居全国第二,负极材料产量18万吨、位居全国第三。目前落户四川的锂电池项目合计规划产能已超600GWh,占全国12%,产值达到14889亿元。

此外,四川得天独厚的水电资源,也是锂电产业得以快速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众所周知,锂离子电池在使用时被冠以新能源,但其作为化工产品,在生产过程十分耗能。四川水电资源丰富,目前拥有9000万千瓦的水电装机规模,以及年超3500亿千瓦时的清洁电量,水电装机容量和年发电量稳居全国首位,确保了充足的电力供给,无疑是锂电产业发展的理想地。

丰富低价的水电资源,不仅能帮助企业实现节能减排“绿电生产”,也能为企业节省成本。据估算,仅动力部分,即可节约34%至50%的成本。

除了依靠老天爷赏饭的资源优势,四川锂电产业发展也得益于四川对锂电行业近30年的布局。

据不完全统计,四川锂电池产业基地93个。有着“锂电之都”之称的遂宁发展最早,锂电池基地最多达20个,眉山、成都、宜宾后来居上,也各有10多个。

其中眉山落户了四川境内最大的外资锂电池材料厂项目;雅安以锂电正负极材料生产为基础,建立起成渝及西部地区最大的材料生产基地;自贡在锂电池组装和回收利用等领域进行重点发力,实现差异化竞争。

宜宾最为典型,用了不到8年的时间,便将动力电池产业链发展成规模破千亿的全市第一大新兴产业,并连续举办了两届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动力电池之都”的新名片愈发闪亮。

锂电产业在四川目前正呈现各有所长、抱团发展的格局。2022年四川全省锂电产业实现营业收入约2300亿元,形成了天齐锂业盛新锂能雅化集团等本土企业与宁德时代、巴莫科技、蜂巢能源等招引企业并驾齐驱的发展态势,成为了全国锂电产业名副其实的排头兵。

经济学里有个术语,叫做“资源诅咒”,它指的是那些自然禀赋卓越(比如矿产资源或海产资源等)的国家的经济发展并不理想,有些时候甚至是停滞不前,还有倒退的。

丰富的锂矿资源和水电资源,给四川锂电崛起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光靠卖资源并不是长久之计,必须思考如何把资源优势扩大到全产业优势,持续巩固提升自身竞争力。

1992年,遂宁上马碳酸锂工程,彼时新能源汽车还只是一个“概念”,锂电也未成为炙手可热的新能源,但作为四川乃至全国首批在锂电产业布局上抢跑的城市,遂宁在锂电发展上占据了先机。

近年来,遂宁抢抓产业发展风口期,把锂电产业作为城市产业“一号工程”,产业规模加速向千亿迈进。

今年8月,遂宁首个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项目首期投产运行,为遂宁锂电产业链扣上关键一环。待项目三期建设完成后,能实现年产10万吨废旧锂电池回收利用,生产约7500吨的电池级碳酸锂,相当于就地再造一座锂矿。这也将进一步完善遂宁“锂资源开发—锂电材料—电池管理—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全生命周期产业链。

产业链条不断完善,具体到企业,带来的是实打实地降本增效。

宜宾目前已构建起以三江新区为核心,辐射各区县的动力电池产业链,产业领域覆盖上游氢氧化锂、磷酸铁、导电剂等基础原材料到中游正、负极材料、集流体(铜铝箔)、隔膜等,下游的动力电池电芯和新能源汽车整车、充换电设备、电池回收循环利用等。

位于宜宾的凯翼汽车是四川唯一一家正常生产运行的拥有双资质的整车生产企业,其相关负责人表示,宜宾产业链的本土化越来越成熟,对于公司来说,最直接的收益是电池成本的显著下降。一方面本地化配套的运输成本大幅减少,另外一方面,上游原材料的成本优势也会传导到整车企业。

在各地不断完善锂电产业链的同时,四川还先后出台了多个促进锂电产业做大做强的相关政策。

2022年,四川接连发布了与“十四五”能源发展相关规划,再次将四川的绿色能源替代和发展推向一个新台阶。

其中“电动四川”计划提到,将着力建设充换电基础设施,加速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以及培育壮大动力电池产业。

今年9月20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等7部门联合印发了《促进锂电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立足将四川省锂资源优势充分转化为发展优势、经济优势,巩固提升四川锂电产业在全国的领先地位,规划到2027年,构建形成“锂资源开发—锂电材料—电池制造—系统集成—终端应用—废旧电池梯级开发及综合回收利用”的全生命周期产业集群和生态体系,全产业链产值规模超过8000亿元,建成世界级锂电产业基地,实现“四川锂电”供全国销全球。

从规划看,四川将深挖内需,发力消费端,将资源优势转移到了下游产业,再转移到消费市场,带动上游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而通过不断创新“锂”念,四川锂电产业再谋“崛起路”,其未来发展前景,无疑也值得期待。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锂电 四川省 锂矿 锂电池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0-27 麦加芯彩 603062 --
  • 10-25 百通能源 001376 --
  • 10-23 上海汽配 603107 14.23
  • 10-20 惠柏新材 301555 22.88
  • 10-20 并行科技 839493 29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