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巡察”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田野巡察”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2023年09月22日 05:08 媒体滚动

□ 徐衡 陈诚

初秋时节,天高气爽,走进吴江区七都镇开弦弓村,但见村舍依水而建,道路干净整洁,河渠清澈见底,家家户户门口停着轿车,院里种着花草,村民们围坐八仙桌,边喝茶边聊家常。村委会旁,“江村市集”开门纳客,充满格调的西餐厅、咖啡馆、文创产品店,吸引不少游人驻足。

这里,是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笔下的“江村”,他先后26次探访,写出了蜚声海内外的《江村经济》,吴江也由此成为“田野调查”的发源地和实践地。如今在这片土地上,一项创新借鉴费老学术理念、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正在如火如荼开展。在江苏省委巡视办和苏州市委巡察办的指导下,吴江坚持问题导向,瞄准乡村振兴中的深层次问题,以“田野巡察”创新开展村(社区)巡察工作,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持续打响“江村”乡村振兴品牌。

巡察触角延伸到田间地头

京杭大运河穿城而过,滋养了吴江阡陌纵横的河道水系,也孕育出大大小小300多个村(社区)。得天独厚的区位和资源禀赋优势,让吴江自古就是富庶之地。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鱼米之乡”吴江该如何继续走在前列?面对这个时代命题,吴江既坚持系统谋划,又坚持问题导向,决定以巡察工作为抓手,将监督触角向最基层延伸,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

2018年起,吴江启动了村(社区)巡察工作,但接手的工作人员一上来就犯了难:苏南乡村与传统意义上的农村有着较大区别,集体经济普遍较发达,外来人口多,一些村的人口数量和经济规模甚至不亚于一座小型乡镇,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发力点,短时间内很难将巡察工作“一竿子插到底”。

为了响应中央提出的政治监督精准化要求,吴江静下心来审视自身不足,意识到要想从农村纷繁复杂的实际情况中抽丝剥茧、层层破解难题,就必须打破“看台账、听汇报”的模式,深入到一线群众当中,抓住巡察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对乡村进行精准“画像”,实现“靶向”巡察。在推进工作的过程中,费孝通的社会调查理念和方法逐渐进入了他们的视野。

吴江在巡察实践中发现,到群众家里看实情、到田间地头找问题,恰恰与费孝通所秉持的“走村入户访谈”“参与观察”等理念有着相同的方法基础。于是,吴江回过头来认真梳理和研究费孝通文献资料,充分借鉴费孝通社会调查理念和方法,总结归纳出深入田间、问政于野、即知即改、重访观效等实践路径,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把对村(社区)巡察利剑磨得更光更亮。

开弦弓村村民姚富坤曾多次接待费孝通,耳濡目染之下对农村发展有了深刻的研究,成为远近闻名的“农民教授”。尽管对村(社区)巡察并不是很了解,但他见证了巡察组来到这里后,走村入户问意见、找问题,并直接促成了卫生环境不佳、大量闲置房等问题的解决。“这种深入群众的工作方式,和费老搞田野调查的理念一脉相承。”姚富坤感慨地说。

运动鞋和裤脚上沾着的泥土,是十四届吴江区委第四轮巡察第一巡察组组员们留给三好村村民的初印象。“巡察组一来就在养殖池开了一场‘田间会’,从宅基地到卫生站,从承包价格到租期续约,什么都谈,那天我们大概20多位养殖户把自己的诉求都说了。”村民王老伯对巡察组很有好感,巡察人员穿着朴素,而且都很亲切,感觉就跟朋友聊天一样。

像这样的“田间会”“茶话会”已经在吴江的广袤田野上全面铺展。向家门口的村民了解农闲时的收入、与院里乘凉的村民探讨改善村容村貌的方法……巡察组从田间地头到农户家中,以村巡民意的方式一步步走到群众心头,掌握基层真实心声和诉求,逐步探索形成了“田野巡察”品牌。

推动问题高效长效解决

沉到田间地头找问题只是“田野巡察”迈出的第一步,如何高效解决百姓“急难愁盼”,是巡察工作服务乡村振兴的最终落脚点。为此,吴江明确了“即知即改”的问题解决机制,把群众反映强烈、涉及切身利益且能及时解决等8类事项列入边巡边改、立行立改的范畴,简化流程,改事前报批为事后报备,让小矛盾不过夜,棘手事不推诿;对于基层党组织自身的问题,巡察组还从专业角度“帮着改”。

在推动问题“即知即改”的基础上,吴江进一步复盘和总结,对巡察发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努力找到问题产生的症结所在,从而有的放矢找到对应解决办法,特别是对于那些需要有关职能部门、相关主管部门从体制机制上研究解决的突出问题和系统治理的行业领域共性问题,以及“表象在基层,根子在上面”的问题,吴江加强整改联动、成果联用,创新巡察要情、巡察建议、巡察通报等工作载体,推动“联动改”,实现问题从“根源处”改,镇、村上下贯通一起改。

走在震泽快鸭港大街,只见河道碧波荡漾、鱼儿撒欢,两岸人行健身步道、木栈道、百姓戏台等公共设施一应俱全。谁能想到,这里曾经是一条引起百姓怨言的臭水沟?在巡察震泽镇蠡泽村的过程中,巡察组发现快鸭港一带黑臭水体集中的问题,便顺藤摸瓜摸清了总长近2公里的快鸭港、姚家浜、石墩浜黑臭河道问题,随后向震泽镇党委及相关村(社区)反馈了问题,同时建议截断所有污染源、拆除违法建筑、实行雨污分流、完善配套休闲设施。这一建议得到地方政府的认可,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历经20多个“大动作”,黑臭河道被彻底整治,原来的臭水沟变成生机盎然的景观河、方便群众休闲娱乐的幸福河。

将巡察中发现的问题高高举起,更重重放下,吴江以系统的问题解决机制,切实把巡在田野、志在富民的愿景落到了实处。眼下,吴江还建立起“盯、评、治”追踪问效机制,将对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查看整改前后对比情况,全链式推动整改“颗粒归仓”。

凝聚乡村振兴建设合力

作为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直接执行者,基层各级部门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到实处的关键。如何有效激发基层主体抓乡村振兴的责任感和动力,让政策执行劲头更足、办法更多,一直是吴江推进田野巡察工作的重点方向。

每轮巡察村(社区)前,巡察组制作监督重点指引,瞄准关键人和关键事进行“重点体检”。巡察后,立足巡察发现,吴江梳理归纳出“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地位、重大政治意义认识不足”“公共服务安排不足”“农业产业发展滞后”“水环境保护不到位”“乡村文明建设有所滞后”“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大”“平安建设存在疏漏”“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弱化”等41类突出问题,形成了一张张条理清晰的乡村振兴“体检报告单”,向各级责任主体提供了查漏补缺的对照表和整改方向。

当遇到一张“体检报告单”覆盖不了的难题时,吴江还会发挥“穿针引线”的能动性,统筹各部门条线合力推动问题解决。时下人气正旺的“网红村”众安桥村,就是吴江发挥协调各级部门资源优势,群策群力实现乡村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成果。

几年前,众安桥村因缺少产业支撑、农产品附加值低,导致集体经济发展后劲不足,不少村民选择外出打工。了解情况的巡察组提请吴江区民政局、农业农村局以及震泽镇涉农部门进行协同把脉,协调发挥各局办条线的资源优势,帮助众安桥村成立粮食生产合作社、劳务专业合作社、农文旅合作社,号召村民以自愿入股的形式加入合作社,调动生产积极性,同时还引入“柴米多”农场、“五亩田”民宿、“籽庐”生态摄影工作室、蚕丝工坊等民间资本,解决了大批村民的就业,村里迎来了返乡潮。

“体检报告单”开出的问题,也启发着上级职能部门从制度层面给出系统性的解决方案。比如面对“将乡村振兴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统筹谋划不够”的意见,吴江区委组织部将乡村振兴纳入区镇推进高质量发展成效考核当中,细化了现代农业及农村改革、美丽镇村建设等33项具体指标,对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任务开展常态化跟踪督查;破题“农村改革力度不大”,吴江区农业农村局启动了“完善村级财务管理体系标准化试点”和“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试点”两项改革,并向上争取列入国家级改革试点,目前“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试点”已获批农村改革试验区拓展试验任务。

经过多年的巡察实践和持续督查整改,吴江对村(社区)巡察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基层党组织落实上级决策部署更加自觉到位,推动解决群众关切、社会关注的问题更加有力,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吴江也蝉联江苏省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县级综合排名第一等次。

追随着费孝通先生的足迹,如今在吴江这片土地上,“田野巡察”正走遍每一处角落,零距离倾听百姓心声,打通政令执行的中梗阻,为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护航,催生出更多高质量发展新气象。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巡察 吴江市 乡村振兴 田野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10-09 浙江国祥 603361 --
  • 09-27 陕西华达 301517 --
  • 09-27 润本股份 603193 --
  • 09-22 中集环科 301559 24.22
  • 09-21 浩辰软件 688657 103.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